第17章 那我算什么
- 浮生流浪記
- 一石二水
- 2374字
- 2019-04-23 23:51:17
“那我算什么?”葉蓁問劉宇,也這樣問著自己。
“紅顏知己吧。”對方沉默了些許時間,這樣回答著。
葉蓁黯然,一瞬間突然墜入了無力地漩渦中,連掙扎也沒有力氣。
“嗯,新年快樂啊知己。”出租車停在小區門口,葉蓁收起手機走下車。
天空細細綿綿下起了雪粒,被路燈照著,溫柔地洋洋灑灑跌進黑暗里。葉蓁覺得有些冷,背脊的汗毛站起來,她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想起來給二師弟屯的貓糧貓砂還在自提柜,葉蓁不得不打起精神去扛快遞。等掃碼打開柜門,葉蓁傻眼了。
一個塞著20升貓砂和各種罐頭零食的大箱子,被塞進了自提柜最上面一格,箱子的邊角死死卡在了柜子里。葉蓁足能想想,配送員為了把這件快遞塞進去,廢了多大的牛勁。
一個衣著整齊的姑娘,在深夜一兩點,踮著腳狼狽地扣著快遞柜。
經過半天的努力,包裹松動,再使勁往外一扯,箱子總算被移出,最后葉蓁雙手托舉著沉重的箱子慢慢擱到地面。嘗試著把傘夾在肩頸上,雙手搬運快遞,可一走兩步傘掉落在地,雙手也不堪重負,將箱子摔落。沮喪和崩潰一時間全部襲來,葉蓁蹲在原地哭了起來。
夜太深了,深到整個小區除了路燈,再見不到什么人家的燈光,深到葉蓁哭泣了半天,也沒有一個路人能搭把手。
抹眼淚之際,葉蓁委屈地撥通了劉宇的電話,卻在響鈴三聲之后立刻掛斷。
“跟他說了又能怎樣呢?這樣又算什么呢?”葉蓁悻悻地蹲在地上沉默了一會兒,再站起來時收起傘放在箱子上,帶上羽絨服的帽子,雙手抬起箱子,走一截路歇一會兒地搬回了自己的單元樓。
回到房間打開空調,擦拭了衣服上的雪水,葉蓁打了好幾個冷戰,突然覺得安全感和幸福感襲來。
此時劉宇回過來電話,詢問剛剛打電話有什么事。
葉蓁語氣平淡,只說剛剛快遞取不出來,取出來了搬不動,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而電話那頭,劉宇尷尬了片刻:“呃......你不會是想讓我過去幫你搬吧?”話畢打趣地笑著。
“是啊,你又不是我的什么人,沒有義務來關心我幫助我,我有什么資格讓你來幫我做什么事情呢”葉蓁哂笑說道。
劉宇想要第二天再見一面,葉蓁卻以約了朋友回絕。通話并不愉快,很快便以劉宇的困意結束。
男人啊,果然是直腸子的生物,沒有九曲回腸,目標明顯,一旦達不到就連偽裝和敷衍都不愿意了。葉蓁如是想著。
第二天,劉宇果然沒有來找葉蓁,也一直沒有給葉蓁消息,只在航班登機前來了消息,告知就要起飛,希望來年再見,預祝新年快樂。
葉蓁看著一條條的消息,一句話也沒有說,一個“好”字也沒有答復,疲憊地抽離了目光。
說來也怪,從相識,到相交,不足一月,卻讓葉蓁經歷了天上地下、曠野神馳,落得個身心俱疲的現狀。
即使不是第一次來打針,二師弟也并不好糊弄,全程仍然膽戰心驚吱哇亂叫。兩名醫護人員齊上陣,最終降服。
折騰一番之后,葉蓁抱著二師弟準備打車回家。二師弟害怕貓包,從來不肯進去,葉蓁都是用浴巾抱著來往醫院。
二師弟在葉蓁懷里很乖,安安靜靜地,偶爾從浴巾里探出半個腦袋,打量四周的一切,眼珠子睜睜地凝視觀察,扭頭看見葉蓁的臉,便顯得放心,把下巴擱在軟軟的毛巾上,閉眼休憩。
“至少我還有你啊”葉蓁輕聲地說。
匆忙結束了這杭城的一地雞毛,葉蓁打包好行李,帶著二師弟坐上來哥哥的車子,踏上回家過年的路。
換了個環境的葉蓁,有意遺忘這座城市里的一切,落地后的劉宇一直發來消息,都被葉蓁置之腦后。
憑著思念與孤寂,獨身一人的葉蓁要忽視劉宇很難。而現在,葉蓁努力讓團聚的親情和老同學的敘舊填補著自己的生活,這些天來對劉宇的信息只是閱后即焚,不予理睬。
終于有人按捺不住,在除夕夜這天深夜撥來了電話,開口便是一句“我想你了”
葉蓁頓時淪陷無力招架,只看著院門外張羅著點彩燈的父母,用他們聽不到的聲音講著電話。
“這個時候你應該陪伴你的妻女,而不是來想一個你不該想念的人。”
“她們已經睡了,孩子睡得早,守不了夜。”劉宇說完一時無話,停頓幾秒,見葉蓁并不張口說話,便主動打破沉默,“這幾天為什么不回復我信息?”
“沒什么原因,事情比較多就沒顧得上。”
“可是我真的很想你葉蓁。”
“那你離婚娶我吧。”葉蓁隨口一說。不遠處的父母聊到什么開懷的笑了。葉蓁突然覺得很幸福,父母之間很少有這樣的場景。
葉蓁覺得這夜雖然冷冽,但自己的心很通透,不由得輕笑出聲。
發覺電話那頭的沉默,葉蓁主動道別:“很晚了,去陪你的家人吧,不要再把時間浪費在不相干的人身上。新年快樂。”
放下電話,周遭煙花四起,炮聲齊震,夜色被絢麗的顏色裝點,空氣里是硝煙的味道。葉蓁走過去,挽著媽媽的手臂,看爸爸在院門外點燃煙花。
這夜很暖。
春節期間的葉蓁過的愜意,沒有工作的煩擾,沒有每天早出晚歸緊鑼密鼓的生活節奏,沒有城市里的陌生與冰冷,不拜訪親戚的時間,就穿著厚睡衣窩在沙發上看電視,或是應同學的邀約上街小聚。
劉宇仍然每日來信問候,葉蓁從未答復。有幾次,葉蓁遇見好玩的事情還是會下意識地想與他分享,最終在打開了對話框之后忍忍作罷。
葉蓁自我感覺很好,就像在戒一種癮,戒一種依戀。
一周的春節假期很快過去,返程臨行前,媽媽再次幾番叮囑葉蓁,早些回到家鄉安頓,言語之間有些懇求的意味。
葉蓁不知如何作答,內心不忍拒絕這樣的媽媽,卻也不忍心違背自己的內心,走上自己拒絕的道路。
一如既往地,葉蓁支支吾吾想糊弄過去,也被媽媽看出拒絕的態度,這次分別也一如既往地以不甚愉快告終。
葉蓁懷著愧疚與心疼,坐上回杭的大巴,站外的媽媽靠著欄桿出神地望著,見葉蓁上車后,看起來顯然是嘆了口氣,微胖蹣跚的身影轉身離去了。
那一刻,葉蓁似乎看見了自己。一個孤獨的人,一次次期待卻又一次次被失望。
葉蓁心疼不已,抵達杭州后給媽媽去了電話,企圖拉近距離,卻在母親委屈地倔強里失敗。電話那頭的媽媽冷漠而不耐,什么都不想說,匆匆就掛掉了電話。葉蓁太能體會媽媽,如出一轍的個性使葉蓁感同身受,但葉蓁不能,也不愿放棄,因此只能在難以均衡的尷尬處境中艱難跋涉。
而杭城的現實沒有給葉蓁過多的時間矯情,返回的第二天,葉蓁就迎來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