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女媧與伏羲
女媧與伏羲的關系是兄妹而兼夫婦,但在秦以前的典籍中,卻沒有這項記載。《路史·后紀二》注引《風俗通義》說:“女媧,伏希(羲)之妹?!边@才確定了他們的兄妹關系。唐盧仝《與馬異結交詩》說:“女媧本是伏羲婦。”又確定了他們的夫婦關系。其實從現代所發掘出的漢代石刻畫像與磚畫中,作人首蛇身以夫婦姿態出現的伏羲女媧畫像是常見不鮮的。他們上身通作人形,穿袍子,戴冠帽;下身則是蛇軀,兩尾相交,緊緊纏繞。兩人的臉面,或正向,或背向。男的手拿曲尺,女的手握圓規?;蚴悄械氖峙跆?,太陽里面有一只金烏;女的手捧月亮,月亮里面有一只蟾蜍。有的畫像還飾以云景,中間有生翅膀的人首蛇身的天使翱翔。有的畫像還在當中著一天真爛漫的小兒,手拉兩人的衣袖,雙足卷走,狀似飛騰,給我們呈現了一幅非常美妙的家庭行樂圖。
不但石刻畫像和磚畫是如此,就是斯坦因在隋高昌故址阿斯塔那發掘出土的絹畫也是如此。往上推則漢代初年所畫的壁畫也早就如此了。壁畫如今已不可見,但從東漢王延壽(《楚辭》編輯并注釋者王逸的兒子)《魯靈光殿賦》“伏羲鱗身、女媧蛇軀”二語可以推想而知。靈光殿是漢景帝(公元前156年—前143年)的兒子魯恭王的建筑物,到漢末王延壽游魯見到此殿的壁畫而作賦時,時間已經過將近三百年了。漢代初年即有伏羲女媧壁畫,可見傳說淵源之古。
但關于他們以兄妹結婚再造人類的神話,直到唐末李冗的《獨異志》才有正式記錄:
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侖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妹上昆侖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庇跓熂春?。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取婦執扇,象其事也。
這就是《獨異志》的簡單記錄。這個記錄雖然簡單,卻是非常可貴。第一,它證明了如今流傳在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如苗、瑤等中的伏羲女媧兄妹結婚神話,早在千多年前的漢族地區已有流傳,說明二者是同出一源的。第二,神話稱“女媧兄妹”,說明是以女媧為中心的,還保存著原始社會母權制時期思想意識的殘余;現在則無論漢、苗的民間傳說,多已轉到伏羲這方面來,說明已經經過從母權制到父權制的演變了。
不過這個簡單的記錄仍有一些缺點。頭一個缺點就是漏掉了洪水的情節。女媧伏羲本是洪水遺民,后來兄妹結婚,乃是為了再造人類。但從這個記錄中,女媧兄妹仿佛是當“宇宙初開之時”突然出現似的。既然是突然出現,他們的“兄妹”關系又從何而來呢?既然是“天下未有人民”而創造人民,那就是責無旁貸,又何“羞恥”之可言呢?第二個缺點是神話所寫“結草為扇、以障其面”情節,應當完全是附會封建社會禮俗習慣的產物,不是神話本身所應有的。從整個神話看,記錄者的目的大約也只在于說明“今時取婦執扇”這個風習的由來,神話在這個框子里因而被簡單化和被歪曲了。
唐末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八說:“陳州為太昊之墟,東關城內有伏羲女媧廟。東關外有伏羲墓,以鐵錮之,時人謂之翁婆墓?!庇终f:“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媧廟,云是摶土為人民之所,古跡在焉。又華陜界黃河中,有小洲島,云是女媧墓。”和李冗《獨異志》所記“女媧兄妹”結婚神話相印證,知此一神話在晚唐時期已普遍流傳在民間,因而才有他們的祠墓及有關他們的傳說等。
流傳在如今西南地區苗、瑤等少數民族中的伏羲女媧神話,情節大同小異,其中一則大致是這樣的:
兄妹的父親因爭財產和天上他的兄弟雷公結怨,雷公前來報仇,被捉住,囚禁在鐵籠里。父親上街買鹽,準備腌吃雷公,囑兄妹好生看守雷公,不許給他水喝。兄妹可憐雷公,給口渴討水的雷公喝了一點水。雷公得水,忽然轟開鐵籠,從籠中飛出。臨去,拔牙贈予伏羲兄妹,囑咐他們趕快種入土中,如遇災難,可逃入所結果實中躲避。父親回來,發現雷公已逃,趕緊打造鐵船。伏羲兄妹也試將雷公所贈牙種入土,頃刻發芽開花結果,長成一個大葫蘆。雷公報仇,發洪水淹滅世間,父親乘鐵船直撞天門,天門不開,洪水退去。父親和鐵船從高空跌落,登時粉身碎骨。伏羲兄妹入葫蘆避水,洪水退后,兄妹得以不死。那時世上人全因洪水而淹斃,他倆是人類中僅存的孑遺。他們常攀登天梯,到天庭游玩,因為其時天和地本相距不遠。時光荏苒,他們都已長大成人,哥哥便要和妹妹結婚。妹妹起初不肯,經哥哥再三懇求,便答應繞樹追趕,能追上便和哥哥結婚。于是圍繞著一棵大樹,兄妹追趕起來。追了許久,總追不到。哥哥心生一計,忽然轉身而走,妹妹便落入哥哥的懷抱。于是二人結婚,成了夫婦。不久,女的產下一個肉球。夫婦覺得奇怪,便將肉球切碎,用紙包裹起來。帶著肉球碎塊,仍然攀登天梯,去天庭游玩。剛升到半空,一陣大風吹來,紙包破裂,細碎的肉塊散落到大地上,都變作了人。落到樹葉上的,便姓葉,落在木頭上的,便姓木,不論落在什么地方,便拿那個地方東西的名稱來當作姓氏。從此世界上又有了人類,伏羲夫婦便成了再造人類的始祖。
伏羲女媧兄妹結婚神話反映了原始社會人類曾經經歷的血親婚配的艱難階段。聞一多《伏羲考》說,伏羲當作匏(xī),原本就是葫蘆的意思;女媧又稱“?(páo)媧”,以音求之,實即匏瓜,也是葫蘆一類的東西。神話中說二人曾躲進葫蘆逃避洪水,葫蘆竟成了他們的名稱。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第六章說:“有一部分(苗族)傳說,說這個男子叫作Bu-i,女子叫作Ku-eh。Bu-i就是伏羲的古音,Ku-eh同媧字的古音也極相近。Bu字的原義為祖先,i是‘一’或‘第一’的意思——Bu-i就是指最早的祖先。照這樣說,苗人最早的祖先就是伏羲、女媧。”我認為兩種說法都有意義,足供參考。
伏羲、女媧之為苗族的始祖神,從《山海經·海內經》的一段記敘中已可見到: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面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維。人主得而饗食之,伯天下。
聞一多《伏羲考》說,這名曰“延維”“人面蛇身”“左右有首”的苗民所奉祀的神,實即交尾的伏羲、女媧,其說甚是。這神,郭璞注中已指明,即《莊子·達生篇》里記敘的齊桓公所見的怪物委蛇,起初把桓公嚇得病得要死,等到管仲向他解釋清楚:人主見到這怪物有霸天下的希望。桓公的病一下子就好了。聞一多說,“相傳伏羲本是‘為百王先首’的帝王,故饗之或見之者可以霸天下?!逼湔f亦是??偠灾?,伏羲、女媧在兩千多年的古書記載中,已明確證實為苗族所奉祀的神了,實在令人驚異。
從苗、瑤民族所傳伏羲、女媧神話中,有三點值得我們注意。一是關于洪水。伏羲、女媧由于逃避洪水災禍才兄妹結婚再造人類的,因而反映在女媧補天神話中,女媧平息洪水便成了此一神話的中心內容。二是伏羲兄妹的父親所與斗爭的雷公,原是他們的親族。推論起來,伏羲兄妹自然也當是雷族的后裔。這一點在有關伏羲的古神話中也有所反映?!短接[》卷七八引《詩含神霧》說:“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倍渡胶=洝ず葨|經》說:“雷澤中有雷神,鼓其腹而熙(別本‘而熙’作‘則雷’)。”那么華胥所履雷澤的“大跡”,自當是雷神之跡——伏羲是雷神的兒子。三是伏羲兄妹所攀登的天梯,漢民族古神話中也有反映。《海內經》說:“建木……大皞爰過。”就是說伏羲曾攀登天梯建木。關于此,下一節中我們就要講到。
總之,將西南少數民族所傳伏羲、女媧兄妹結婚神話來和古書記載的這一神話互作比較,就可發現兩者實出同源,互相溝通:古書記載的某些情節既反映在如今少數民族的口頭傳述里,如今少數民族口頭傳述的某些情節也早反映在古書的記載里了。研究起來,是很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