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酥油茶
- 流浪的美食家
- 打濕紙巾
- 1860字
- 2019-03-20 12:12:47
走進客廳,巴桑一家都還沒有落座,在等待著李耐。
李耐是不敢搶那頭坐的,也不敢先坐,走過去扶起小拉姆的奶奶,小心翼翼地將她扶到座位上。
小拉姆奶奶是吹了冷風,年邁的身體經不起摧殘,就染了病,雖然身體恢復了大半,從醫院出來了,但這雙腿老是有些不利索,走路時總會有些顫抖,家里的按摩器就是為奶奶準備的。
長者先入座,這是雪區也同樣全中華的傳統,表達了對長輩深深的尊敬之意。
等到奶奶入座之后,巴桑就邀請李耐先坐,這是藏族的禮儀,表示李耐是受人尊敬的客人,也表示巴桑一家對李耐到來的歡迎。
等到李耐坐好之后,巴桑夫妻和小拉姆才坐上桌位。
無論是古今還是中外,飯桌上的次序和位置總是與地位糾葛在一起。
一場先后的落座會影響到所謂的面子問題以及你,是否敬重我。
同樣,飯桌的上的位置也大抵如此。
而這些也并不能不管不顧,除非無所不能,可以讓別人屈膝,讓別人可以拋棄這些俗禮,才可以做到隨意。
但只要不能,那么可能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能造成巨大的損失,即便自己承擔了后果,別人也總是能得意洋洋的指責,看,這是他不尊重我!
巴桑家的飯桌是長方形的,有些類似于外國酒會上那種自取自用的自助餐桌。
妻子拿起桌上裝有酥油茶的茶壺,先是給奶奶,然后是李耐,滿滿倒了一杯。
只是倒茶的時候臉色有些不自然,眼睛總是遮遮掩掩,有些飄忽不定,不敢直視李耐。
巴桑有些疑惑的看著妻子,又看了看李耐,只不過被妻子瞪了一眼之后,這個壯實的,背負全家命運的漢子,就低著頭看起了茶杯。
你看這茶杯呀,它又大又圓!
拉姆看了看表情怪異的母親,又看了看安靜坐在那里的李耐,嘟啷著嘴,要說什么卻沒有說出來,只是有些愧疚的看著李耐。
奶奶樂呵呵的坐在那里,安靜的喝著茶,好像知道什么,也似乎什么也不知道。
無論人做了什么,美食都是無辜的,因人的錯而對美食置氣,這樣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李耐也不是這的人。
雙手接住,李耐沒有直接動眼前的茶,而是等到巴桑妻子倒過一圈茶后又來到李耐身邊時,才端起來茶杯用嘴吹了吹酥油茶表面的油花。
吹開油花,向巴桑稱贊起了這酥油茶。
“你這酥油茶做的是真的好,我是第一次看到做的這么好的酥油茶!”
這確實是李耐第一次見酥油茶,沒來雪區之前是不知道有這種極具地方特色的奶水的運用方法。
先選取上好的牛奶,最好是前一晚將奶牛喂充足的水和草,然后第二天清晨將奶水擠出,這樣醞釀了一晚的牛奶才是最佳最香也是最有營養的。
將牛奶加熱至15到20度左右,不易過高或過低,過高則易煮沸,牛奶易凝結,過低則無法將脂肪煮出來。
裝入事先準備好的木桶中,然后取一個直徑合適的棍子,最好是可以與桶配合,能夠形成活塞效應。
反復使用棍子抽打或者擠壓桶內的奶水,一般需要重復一千次左右,這是極其消耗體力的。
在沒有電器的時代,這項工作一般都需要一個家庭輪番上陣,持續半天,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而現在由于攪拌機的使用,可以很快就能將奶水分離,形成下層奶渣水和上層酥油。
待奶水上下分層之后,將上層的油脂取出,裝入容器之中,等其冷卻,就是一份合格的酥油了。
下層的是奶渣和水的混合物,只需一塊濾布,就可將其直接分離,而分離出來的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奶渣則可以做成奶渣餅。
一般,牛奶做的酥油呈現黃色,而羊奶則是白色,但以牛奶所制的酥油較為常見。
只需將冷卻好的酥油放到制茶桶的桶底,然后在上面澆上滾燙的茶水,充分攪拌,讓二者充分融合在一起,一種全新的飲料~酥油茶就誕生了。
常人是喝不慣酥油茶的,李耐也是如此,倘若不是長期飲用奶制品,恐怕沒人能夠承受酥油茶那種撲面而來的油膩氣息。
但一旦適應之后,微微吹起茶表面的油花,輕輕飲上一口,酥油茶那特殊的味道瞬間充斥著李耐的口腔,簡直是一種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感覺。
但桌上還坐著這么多人,看起來他們感覺味道很好,時不時還在閉著眼感受。
李耐也只好壓下自己的不適,咽了咽口水,吹了吹油花,小小的再飲了一口。
這一次感覺就有些不同了,有種淡淡的茶香在嘴里彌漫,擴散。
又小小的嘗了嘗,油脂的膩味被茶葉所抵消,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而茶葉的微微苦澀又和油脂的甜膩有效的結合了起來。
酥油茶剛入口時,是酥油先發揮了作用,從而導致第一口嘗起來有些過于甜膩,無法適應。
而第二口飲用的時候,第一口所飲的酥油茶里面的茶葉開始發揮了作用,開始減弱了酥油茶入口時膩味,微微提升了口感。
當第三次酥油茶入口時,這種口感已經提升到了巔峰,茶的苦澀掩蓋了酥油的甜膩,從而使第三口嘗起來,先是微微的甜味,然后是酥油與茶葉混合的醇厚,最后是茶葉的留香,簡直是回味無窮。
直到肚子實在有些喝不下去了,李耐才停下了手里的茶杯,拿起放在手邊的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