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語言文字政策研究發展報告(2015)作者名: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本章字數: 878字更新時間: 2020-09-01 18:03:49
第二章 關注現實:語言生活研究
語言生活是應用語言文字的各種社會活動和個人活動。注重對語言生活的觀察與研究,正逐漸成為我國在語言政策與規劃研究領域的鮮明特征和獨特品格,李宇明指出,應當進一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生活派”,引導國際研究趨勢、提升中國在本領域的話語權注4。國家語委從2006年起每年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至2014年已連續9年,顯示政府部門對語言生活的發展變化高度關注,并帶動相關研究持續升溫。從2013年起,《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英文版面世,有學者認為這意味著中國的社會語言學研究獲得了國際學術界的認可,中國的“語言生活派”已然形成。
本年度關于語言生活的學術研究取得了新的發展。有學者從全局角度分析指出了當下中國語言生活的總體特征:一是“雙言雙語”(多言多語)的語言生活初步形成;二是現實與虛擬兩個空間的語言生活相互影響;三是城市與鄉村的語言生活正在發生巨變;四是統籌兼顧國內和國外語言生活兩個大局。更多學者針對不同專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在“雙言雙語”方面,相關研究進一步提出了“確立雙言雙語意識”“培養優勢雙言雙語人”等諸多新觀點;在“城市語言生活”方面,相關研究對進城務工人員的語言生活予以了重點關注,這不僅體現出學者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之心,也反映出學者們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使命意識;在“區域和領域語言生活”方面,出現了一批關于少數民族、港澳臺、國外語言生活的調查實證研究;在“網絡語言生活”方面,出現了從以往僅關注漢語網絡語言生活走向關注少數民族網絡語言生活的新變化。
本章收錄、摘編了2014年發表的探討語言生活問題的研究文獻共35篇。分為四節:第一節7篇文獻是關于語言生活的相關理論研究,內容涉及雙言雙語生活、領域語言生活以及語言生活監測;第二節15篇文獻是關于區域語言生活的研究,內容涉及城市語言生活、少數民族地區語言生活、邊貿地區語言生活、港澳臺語言生活以及國際語言生活;第三節5篇文獻是關于信息時代網絡語言生活的研究;第四節8篇文獻探討城市化進程中的語言文字問題,內容涉及農民工語言文字問題、少數民族地區城市化進程中的語言文字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