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語言文化典藏·江山
- 王洪鐘 趙普義
- 759字
- 2020-09-01 17:59:45
貳·日常用具


江山話把工具稱作“使用家生”,把不常移動的坐臥、儲藏等用具稱作“家具”。這里所說的日常用具主要包括炊具、臥具、坐具、燈具、儲具等等。
民以食為天,吃飯乃老百姓的頭等大事,燒飯的“咮鑊”[t?y44ya?2]鐵鍋自然處于日常用具的中心地位。江山有兩個跟鍋有關的舊俗,一是小孩子出生后首次到外婆家走親戚,要在鼻子尖上涂點鍋底墨,意思是背著鍋去的,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樣,不會因水土不適而生病;二是矛盾雙方的沖突不可調和時,最終的結果是“咮鑊涼帽圈,飯甑排八仙”,即以一方砸破對方人家的鐵鍋與甑子作為了斷。安了咮鑊的灶頭,是一戶人家的象征;一個地方的大小常以“火煙”的多少為準,因為一個灶頭只冒一股煙。比如說,鳳林地方很大,有三千火煙,就是說有三千戶人家。
八仙桌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也舉足輕重。按江山習俗,中堂的中央擺放八仙桌,里側靠墻擺放一張長長的、高高的“香幾”[xia?44ki44]香案,上方張掛“貼=里=公”[thi??5li??2ko?44]神佛祖宗的字幅與若干副紅對聯。吃飯、待客、議事、祭祀都離不開八仙桌。一張八仙桌,縈繞著濃濃的中國式家庭氛圍。
水缸和谷倉是飲食材料的儲藏用具,屬于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具。谷倉中稻谷的淺滿在農耕時代是衡量一戶人家貧富的重要尺度。舊時男女訂婚前女方一家要去男方察看家境,女方家長會悄悄地敲敲男方家里的倉門板,從響聲的虛實高低來判斷他家糧食的多少,進而判斷其家底的厚薄。水缸里天天儲滿水,可供飲用與防火,也可察知一家人是否勤勞。
以前,日常用具大都出于工匠之手,也有少數農家自制自用。材料多取之于田間山頭,木頭、毛竹、稻草皆可用之。制作有粗有細,細致者堪稱精美的工藝品,粗糙者也自有其實用價值。
現今,工業化生產的塑料、金屬制品成為日常用具的主力,傳統的手工制作的用具正在逐漸退出人們的日常生活,并且漸漸地淡出人們的視線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