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國文化與跨文化交際作者名: 王暉本章字數: 6字更新時間: 2020-09-01 17:58:19
【文化專題】
■中國人的面子觀念
“面子”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中國人非常典型的文化特征之一。美國學者阿瑟·亨德森·史密斯(2011:3)認為,面子是“打開中國人許多重要特征這把暗鎖”的“鑰匙”。
“面子”這一概念是中國人的首創,由人類學家胡先縉介紹到西方國家。英國學者布朗和列文森將“面子”定義為“每一個社會成員希望在他人那里獲得的自我形象”,并把面子分為積極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極面子(negative face)兩種。(畢繼萬,2009b:122)積極面子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贊同、喜愛、欣賞和尊敬;消極面子是指不希望別人強加于自己,自己的行為不受別人的干涉、阻礙,有自己選擇行動的自由。
一、 中國文化中的面子
按理說,世界各民族的人都會重視面子,但為什么單單把“愛面子”的這頂大帽子戴在中國人的頭上呢?這與中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中國人看來,面子問題就是尊嚴問題。“尊嚴”是個褒義詞,而“面子”是個中性詞。《現代漢語詞典》(2016:905)對“面子”的解釋是:①物體的表面。②表面的形象;虛榮。③情面。從與我們所說的“面子”有關的②③兩個義項來看,“面子”一詞基本上偏于貶義,沒有明顯帶有褒義的義項。這也難怪當我們說一個人“愛面子”“要面子”“好面子”“給面子”時,總是或多或少地含有否定的口氣。
中國主體文化源于兩千多年前的儒家文化,其思想核心是“天人合一”和“仁愛”。與西方文化重視個人價值不同,在儒家文化的理論體系中,個人被看作社會的一分子,要根據自己的社會角色承擔社會賦予的責任,并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品質。因此,中國文化具有高度重視社會整體、強調個人服從整體的歷史傳統。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張以“仁愛”之心待人。孔子的這種“仁愛”思想與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的等級觀念緊密相連。在這種等級體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它強調個人要嚴格按照自己在等級體系中的位置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在最大程度上服從于自己所在的團體或社會,以期達到社會道德規范的標準。這種文化背景下產生的“面子”與西方的“面子”不盡相同。
中國文化中的“面子”非常強調公共面子,公共面子不是像西方的面子那樣強調個人愿望的遷就,而是強調個體行為和群體觀念、評價的和諧統一。當個體的行為與群體觀念不一致時,則要遷就群體觀念。在生活和工作中,中國人都希望得到群體的接納、認可和尊重,而并不崇尚滿足個人行為的自由。例如,在和別人一起吃飯時,中國人會不停地勸對方“多吃點兒”“別停筷子”,從而營造一種和諧一致的氣氛,以顯示禮貌、客氣,以及和對方屬于同一群體的資格。相比而言,西方文化更注重對彼此消極面子的保護。在社交禮儀中,西方人特別推崇“盡量避免給他人帶來不便”這一原則。這樣就給對方留有更多的選擇余地,還避免造成尷尬,從而充分尊重了彼此行為的自由。從前邊布朗和列文森對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的解釋看,中國文化語境中的面子主要是積極面子,基本不包括西方文化中的消極面子。
中國人的面子觀還可以從中國文化是恥感文化的特性中得到解釋。中國人的羞恥感是以別人怎么想為主的,也就是說,自己覺得事情該不該,是由別人會怎么想怎么看自己決定的。西方文化則是罪感文化,罪惡感是不以別人怎么看為主的,而是看事情本身對不對,也就是以內省的方式審視自己有沒有違背自己的原則。因為中國人的面子觀與西方不同,有時甚至偏于貶義,所以就給人一種中國人尤其“愛面子”的印象。
二、 中國人重視面子的種種表現
第一,平均主義。有好事大家利益均沾,大家都差不多時,就論資排輩,輪流坐莊。別人跟自己年齡、條件都差不多,如得到的比自己多,心里就不舒服。
第二,攀比心理。別人買了大房子和汽車,自己也要買大房子和汽車;別人開車上下班,自己家雖然離單位很近,但為了面子,也要開車上下班。
第三,好聽的名稱。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某些國有企業職工由于專業技能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的要求,所以就離開了企業。那時候在政府文件和新聞報道中都不叫“失業”,而叫“下崗”,雖然是一回事,但好聽一些。類似的如在社區當保姆的叫“社區服務人員”,“學院”改名為“大學”,等等。
第四,搶著買單。出去吃飯結賬時,中國人都會搶著付錢,最后付錢的那個人顯得很有面子;如果跟女生(不一定是女朋友)出去玩兒,男生一般會主動付錢,這樣的男生會獲得女生的好感,給女生留下大方的印象。
第五,用外國貨。不少中國人以擁有外國貨為榮。同樣產品,比如手機,雖然國產手機物美價廉,但很多人仍覺得擁有外國產手機在別人面前就非常有面子。
三、 重視面子的利弊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面子是指個人有所成就而獲得的社會地位或聲望。從好的方面看,面子就是自尊。為了自尊而發憤圖強,終有所成,這當然有利于社會的發展。但任何事情都得把握一個度,過分追求面子,虛榮心膨脹,可能就會打腫臉充胖子,甚至會導致弄虛作假,對社會和個人都只能是有百害而無一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