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1“我相信他很難過。”——我也相信他不是機器人嗎?
在這兩種上下文中都說“相信”一詞相當勉強。
(會是這樣嗎:我相信他很難過,但我敢肯定他不是個機器人?胡話!)
2設想我談到一個朋友說:“他不是機器人。”——這里傳達了什么信息,這對誰會是信息?對一個在通常情形下遇到我這位朋友的人嗎?怎可能對他傳達了信息!(最多是說:這個人始終像一個人那樣行為舉止而從不像一臺機器。)
3“我相信他不是機器人”,到此為止,這話還毫無意義。
4我對他的態(tài)度是對心靈的態(tài)度。并非我認為他有靈魂。
5宗教教導說身體消解了而靈魂仍能存在。我理解這教導嗎?——我當然理解——在這里我可以設想好多事情。人們甚至把這些事情畫了出來。這種圖畫為什么只是形諸話語的思想的不完美的翻版?它為什么不能和口說的學說起到同樣的作用?而這種作用才是要點。
6如果頭腦里的思想的圖畫可以強加于我們,那為什么靈魂中的思想的圖畫不能更多地強加于我們呢?
7人的身體是人的靈魂的最好的圖畫。
8然而,指著自己的心說,“你說這話我心里很明白”,——這種表達是怎么回事兒?他大概并不意謂他的這個姿勢?當然意謂。也許他意識到他只是在用一個形象說法?肯定不然。——這不是我們所選擇的一個形象說法,不是一個比喻,然而確是一個形象式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