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大帝傳》中譯本序
查理大帝(公元768—814年在位)一稱查理曼,是歐洲中世紀歷史上的有名人物,是法蘭克國家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君王。查理生活的年代,是西歐封建化過程急劇進行的時刻。他的全部政策代表了新興的封建主階級的利益。他統治的四十六年間,曾進行過五十多次戰爭,建立起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并為自己加上了“羅馬人皇帝”的皇冕。連綿不斷的戰爭使法蘭克封建主掠奪到大量的土地和農奴,同時也使法蘭克自由農民貧困破產,遭受奴役。就是在查理統治期間,法蘭克封建制度終于樹立起來。恩格斯指出:“在占領高盧時構成了全部法蘭克人中的普通的自由人等級消滅了,人民分裂為大土地占有主、臣仆和農奴,——這就是查理為取得他的新羅馬帝國所付出的代價。隨著普通的自由人的消滅,舊的軍事制度瓦解了,隨著兩者的消滅,王權也崩潰了。查理把他自身統治的唯一基礎破壞了。他還能勉強支撐下去;可是一到了他的后繼者們的手里,實際上由他親手造成的東西,卻明顯地暴露出來了?!?span id="faafw4k" class="x----">163這是對于查理的全部事業最為精辟透徹的評價,它戳穿了一千年來封建和資產階級歷史家為了替查理歌功頌德而編造的一切神話。
本書包括兩種查理的傳記。一種為艾因哈德所撰,另一種為圣高爾修道院某佚名僧侶所撰。兩種傳記均撰寫于9世紀,是關于查理大帝的最早的史料。
艾因哈德約在公元770年出生于法蘭克國家東部美因河下游地方一個有地位的封建主家庭里,779年后被送進富爾達修道院受教育。由于艾因哈德學習出色,才智過人,在他剛過二十歲的時候被這個修道院的院長鮑古爾富斯推薦到查理的宮廷去供職。此時,查理已經成為一個十分強大的國家的統治者。他從歐洲各地延攬了一批知名當世的學者到宮廷來,講求學問,興辦學校,其中最著名的人士是來自不列顛的阿爾昆。查理這種附庸風雅的舉動曾獲得資產階級歷史家的大聲喝彩,被譽為“加洛林文藝復興”。年輕的艾因哈德躋身于這個文學侍從的小團體,有機會博覽群書,接觸名家,并直接受到阿爾昆的教益,學識日益精進,成為這一“復興”的后起之秀。
艾因哈德深受查理的寵信,也盡力為之效勞。他曾幾次銜查理之命出使國外。但他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查理身邊,掌管秘書,參與機要。查理死后,他繼續留在其子虔誠者路易的宮廷,恩寵不衰。他曾破例地同時兼領過幾個修道院的院長職務,這原是教會宗規所不容許的事情。這時的查理帝國已隨著地方封建勢力的加強而走向解體。路易同他的兒子們父子兄弟之間戰爭頻仍,宮廷里的陰謀事件也一再發生。艾因哈德決計離開這個政治斗爭的漩渦,從830年起隱居于塞利根施塔特的一座修道院,直到840年3月14日去世。
艾因哈德流傳下來五種著作,其中以《查理大帝傳》最有價值。這部著作寫于他住在塞利根施塔特的期間。加洛林時代的文風專以模仿古典作家為能事,艾因哈德撰寫《查理大帝傳》也是以蘇埃托尼烏斯的《十二愷撒傳》為藍本的。
蘇埃托尼烏斯是公元2世紀的羅馬史學家?!妒鹑鰝鳌肥且徊筷P于共和國末期和帝國初期羅馬統治者的傳記,記述從尤里烏斯·愷撒到多米提亞努斯十二個統治者的事跡。蘇埃托尼烏斯曾供職羅馬宮廷,接觸過官方文書檔案,因之他這本傳記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材料。但是書中同時也存在不少缺點,例如只著眼于皇帝個人行事的記載而忽略了對時代背景的敘述,為了追求趣味化而對元首的軼聞、宮闈的秘史作了過分的渲染等。這就使得這本傳記比起同時代的塔西佗的著作來,在史料價值方面不能不居于次要地位。
《劍橋中世紀史》認為艾因哈德對于蘇埃托尼烏斯的《十二愷撒傳》,是從全貌乃至細節164的全面模仿。這種模仿為《查理大帝傳》帶來深刻的影響。在早期中世紀,教會壟斷了歷史的編纂工作。歷史著作充斥著宗教迷信,成為天主教神學的仆從。這種現象,甚至連格雷戈里的《法蘭克人史》和比德的《英吉利教會史》這類史學名著也在所不免。艾因哈德撰寫本書時,刻意模仿古典著作,擺脫這種風氣的影響,為查理的一生寫成比較真實的記錄,這是蘇埃托尼烏斯給他影響的好的方面。但在另一方面,他也因襲了蘇埃托尼烏斯只寫傳記主人翁而略去時代背景的筆法,在書中除了記述查理的對外戰績和宮廷生活外,對于這一時期法蘭克國家國內外其他方面的情況幾乎只字不提。另外,他又極力仿效古典作品通常采用的短小篇幅,“把這項工作壓縮在最低的可能限度以內”。(見書中原作者自序)結果使得許許多多他所熟悉的重要材料都被舍棄;而這本本來可以寫成洋洋巨著的作品,竟被壓縮到兩三萬字,以致這半個世紀充滿動蕩和沖突的熱鬧場面,只剩下一些稀疏的線條留給后人,這是十分可惜的。
《查理大帝傳》寫成后,獲得很高聲譽。同時代人瓦拉夫里德·斯特拉博稱贊它“提供了絲毫不假的真情實況”。(見本書瓦拉夫里德序言)另外也有人夸獎它的優雅文筆,直逼古典作家。從中世紀流傳下來的手抄本,多達六十部,其傳誦一時可以概見。
關于本書的評論,誠如艾因哈德本人在自序中所說那樣:“我認為沒有人能夠比我更真實地記述這些事情,而且我也不能肯定有沒有別人會寫出它們。”無論是同時代或者稍稍晚出的編年史籍與它相比,都可以說是無出其右的。盡管本書對于查理的論述有許多溢美的地方,對于史跡的記載也間有失實之處,但它仍不失為這一歷史時期最重要的史料。
另一部查理傳記的作者是圣高爾修道院的一個僧侶,已佚其名,有人認為其人是諾特克,有人則不承認,今天已無從判斷。165至于撰寫時間,書中卻有線索可尋。據作者透露,這本傳記是查理大帝的曾孫胖子查理在圣高爾修道院作短暫逗留時囑咐他編寫的。胖子查理前往圣高爾修道院的時間為883年,可知這本傳記當在此時寫成。本書流傳至今已殘缺不全,前面原有一篇序言,業已散佚;書的末尾也欠完整,作者在第二卷第十六節中曾表示要在寫完查理的武功之后再寫一些他的生活習慣和平日言談,如果這些內容曾經單作一卷寫出的話,今天也告闕如了。
查理大帝死去半個世紀以后,有關他的種種傳說,先是在西法蘭克,后是在東法蘭克廣泛流傳開來。傳說越來越多,查理這個人物也越來越神圣化,一些虛構的武功和捏造的神話,歸到他的身上;一些諸如“薩克森人的使徒”、“耶路撒冷圣城的保衛者”之類的神圣光輪,加在他的頭上,等到12世紀,查理便完全變成一個圣徒。
圣高爾修道院僧侶撰寫這本傳記,正是這類傳說開始流傳的時候。作者宣稱他的材料根據來源有三,見于書中的則只有兩個。其一是阿達爾貝爾特,他隸屬于查理大帝的皇后希爾迪加爾德的兄弟克羅爾德部下,曾跟隨查理對匈奴人、薩克森人、斯拉夫人作過戰。另一是阿達爾貝爾特之子韋林貝爾特,他是同作者一起在圣高爾修道院修道的一個僧侶。第三個來源為何,不得而知。就前面這兩個人而言,關于查理是可能提供大量珍貴材料的。但是傳記作者基于其基督教會的神學觀點,似乎對于那些帶有迷信色彩的道聽途說更有興趣。他以更多的篇幅載錄了這種荒誕不經的故事,致使他這本著作完全成了一本稗官野史,人們只有在撥開彌漫書中的濃云迷霧以后,才能發現若干有用的材料。
但是也須指出,圣高爾修道院僧侶撰寫此書,采摭了許多民間傳說,因之在內容上與艾因哈德有所不同。他所敘述的范圍不限于阿亨宮廷,而稍稍地接觸到宮廷以外的世界,所記載的人物也非集中于查理一人,而是涉及其他某些社會階層,因之書中所展示的畫面,要比艾因哈德的記述寬闊一些。他描述了處于人身依附地位的匠人遭受的奴役折磨,教俗封建主生活的驕奢淫逸,高級教士的愚昧粗鄙,等等;也記載了查理生前和身后在宮廷內部醞釀的一次又一次的政變陰謀。這些都是9世紀的西歐封建社會的如實寫照。把兩部著作合在一起,可以為查理大帝近半個世紀的統治提供一個粗略的輪廓?!秳蛑惺兰o史》也指出,“由于艾因哈德,也由于圣高爾修道院僧侶膾炙人口的故事,查理的整個形象被刻畫得十分有血有肉,非常清晰地擺在我們眼前”。166
艾因哈德和圣高爾修道院僧侶的原著用拉丁文寫成。本書系據英國A. J. 格蘭特教授的英譯本《查理曼的早期傳記》(倫敦查托和溫德斯公司1922年版)譯出。英譯本原有序言,今略去;原來的注釋較繁,現只選譯其中一部分,另外由中譯者補注了一些,注釋后面分別綴以英譯者和中譯者字樣。限于水平,書中可能有不少錯誤,希讀者指正。
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