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章  超越翻譯語言學派與引領翻譯研究派:韋努蒂翻譯思想資源及翻譯思想之根

我們可以任意“誤讀”韋努蒂,但我們應該知道其理論生成的原始語境:韋努蒂的翻譯研究的大背景仍然是歐美的學術語境。

前述料已說明當代翻譯理論發展的總趨勢是從翻譯的語言研究到翻譯研究。可以這么說,二戰后至今,凡是卓有成就的翻譯理論家幾乎不是從“內部”(語言學)對翻譯展開研究,就是從“外部”(社會、文化、文學甚至政治、權力角度)來研究。

在翻譯的語言學研究一節中,我們談到,所有的翻譯語言學派都在追求譯作與原作的“對等”,亦即譯作對原作的“忠實”。這種原作中心論的背后顯然是一種語言共性論的思維模式。這點從韋努蒂的著作開篇部分對翻譯語言學之父尤金·奈達的靈活對等理論(一作動態對等)的批判就能看出。注108奈達的動態對等理論形成于1964年,在其后的30年間被反復陳述及發展,已經形成了奈達翻譯理論的“符號”。奈達認為,不同的語言在其核心結構上有著很大的相似性,不同語言文化間的人們也有著普遍的人類經驗。因而在這個基礎上,他認為語言具有同樣的表達能力,用一種語言表達出來的東西也一定能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人類的共性大于人類的差異,而這種共性就是交流的基石。注109奈達認為,如果能使譯作的讀者產生與原作讀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譯文就達到了他所謂的靈活對等。可是,韋努蒂則認為,因而譯者也就完成了任務。韋努蒂指出這一主張實際上是出于一種宗教熱情,而排除了其他目的語的文化構成(other target-language cultural constituencies)。注110此外,韋努蒂對奈達靈活對等理論的批判,還在于它產生出一種通順的目的語,這其實就是對原文的“歸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白玉县| 临西县| 江安县| 正定县| 建瓯市| 乡宁县| 洛南县| 咸丰县| 平度市| 丰城市| 吉林省| 金秀| 浪卡子县| 驻马店市| 奎屯市| 故城县| 彰化县| 云龙县| 衡阳市| 两当县| 东海县| 灵武市| 鸡西市| 曲靖市| 宁河县| 上高县| 临颍县| 巴彦淖尔市| 九寨沟县| 北安市| 安仁县| 永宁县| 武定县| 西安市| 边坝县| 伊宁市| 介休市| 绿春县| 道孚县|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