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學洗冤錄
- 白平
- 1015字
- 2020-08-19 10:30:52
(一)
法治,就是依法處置有關的社會事宜,其主要目的是抑惡,其根本原則是公正?!胺ā弊肿钤绲膶懛ㄊ恰盀灐?,后來簡化為“法”?!墩f文解字》:“灋,刑也。平之如水,從水。廌,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廌、去。法,今文省?!庇郑骸?span id="349tos6" class="x-------">廌,解廌獸也。似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者?!毙谭ㄗ非蟮氖恰捌街缢保从沉斯湃藢Α胺ā钡母驹瓌t的認識。
既然追求公正,就要維護法律的權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枉法?!吨芏Y·秋官·大司寇》:“大司寇之職,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國,詰四方?!∷究苤?,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以五刑聽萬民之獄訟,附于刑,用情訊之?!笨鬃訐芜^魯國的司寇,曾經是執法者?!墩撜Z·顏淵》:“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所謂“聽訟”,就是裁決訴訟案件?!拔岐q人也”,意思是“我和別人是一樣的”,都得依法行事。
《左傳·莊公十年》:“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這里的“情”是“客觀事實”的意思。斷案時“必以情”,就符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法律原則中的“以事實為根據”的要求。
《孟子·盡心上》:“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边@是一個虛擬的故事:舜是天子,瞽瞍是他的父親。如果瞽瞍殺了人,法官皋陶就得把瞽瞍依法逮捕,舜是不能干涉的,因為皋陶是依法辦事。這說明儒家主張任何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即使是天子也不能干預司法,皇帝的老子犯了罪也得依法接受懲罰。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頃之,上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馬驚。于是使騎捕,屬之廷尉。……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金?!牡叟唬骸巳擞H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時,上使立誅之則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當是也?!?/span>
張釋之說:“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边@是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天子也不能例外。他又說“廷尉,天下之平也”,這是說,進入司法程序的案件,即使是國家的最高司法機關,也不能在執法時受皇帝意志的影響而有所偏頗。張釋之的這些說法顯然不是他個人的觀點,而是當時社會的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