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物篇

周隋禪代隋文帝

 

楊堅出身權貴,父楊忠為北周功臣,封隋國公。楊堅承襲父爵,又因滅北齊有功進位柱國,其后在仕途上青云直上,權傾朝野。公元581年,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公元589年,大隋滅了南方的陳,統一了全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楊堅為圣人天可汗,表示愿為藩屬永世歸順。隋文帝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面,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統。

隋文帝楊堅像

明人繪


隋朝建立以后,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地方官吏一律由中央任免。創立科舉制、修訂開皇律。減輕刑罰和徭役,實行均田制、租庸調法,整頓貨幣和度量衡。同時,隋文帝大興文化,提倡節儉。隋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隋朝政權得以穩固、經濟得到恢復、社會安定、文化發展,史稱“開皇之治”。雖然他開創的隋王朝只存在短短的三十七年時間,卻給后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煬帝之殤

 

隋煬帝楊廣是文帝楊堅的第二子,13歲就封為晉王,后渡江伐陳、平叛江南、北御突厥,屢建功勛,出將入相,聲名冠于諸王。

但楊廣并不滿足于此,為爭奪太子位,他矯飾言行,博取父母歡心;籠絡權臣,取得其支持;又利用文帝夫婦對長子楊勇的疑忌,挑撥雙方的關系,楊勇終于被廢為庶人。楊廣又與楊素合謀殺死病中的隋文帝,偽造文帝遺詔,處死楊勇,登上皇位。

煬帝初登大寶,也曾雄心勃勃。他下令收集整理大量文化典籍,并建館收藏;恢復學校,創立科舉制;改制六部、減輕賦役;開鑿大運河,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經略西域,開疆拓土。“隋氏之盛,極于此也。但是強盛的隋王朝也毀于煬帝。他大興土木,廣事征調,到處巡游,揮霍浪費。幾乎年年出游,南至江都,北出榆林,東北過涿郡,西抵張掖。每次出巡,從者數十萬,舟車儀仗,極盡奢華。三次征伐高麗,慘敗而歸。在位期間,前后強征的役丁不下千萬,死于役者無數。

最終,煬帝在四面楚歌的社會反抗中結束了一生,為宇文化及所殺,隋朝大廈也隨之傾倒。

大運河圖


一代雄主唐太宗

 

李淵登基建唐之后,并沒有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唐政權的勢力范圍不過關中一帶,唐朝面臨著四面受敵的艱難局面。在持續多年的統一天下的戰爭中,李淵次子李世民馳騁疆場,西平薛舉父子,北滅劉武周,東敗王世充、竇建德,驍勇善戰,功績卓著。但長子李建成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李淵按照立嫡為長的傳統,立長子建成為太子。但李世民功勞、聲望遠超其兄長,又胸懷大志,在戰爭中也形成了自己的勢力。一場皇位繼承權的爭奪勢不可免。

武德九年(626),李世民率部眾在玄武門殺死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其后迫其父李淵退位,自己坐上皇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貞觀時期,唐太宗改定官制,確定了三省六部制;精簡機構,節約財政開支;修訂唐律,完善科舉制,興辦學校,嚴格賞罰,等等。同時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百姓負擔,發展生產。這些措施使得經過隋末戰亂滿目瘡痍的社會得到恢復發展,僅十幾年間便出現了“馬牛飾野,外戶不閉”的太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后,唐太宗北滅東突厥、薛延陀,西平吐谷渾,征服西域諸國,以和親籠絡吐蕃,使得唐朝疆域極大擴展,同時注意改善民族關系,使得“胡越一家,自古未有”,唐太宗也被尊為“天可汗”。唐太宗知人善任,求賢若渴,朝中人才濟濟,貞觀善政流傳青史,歷代傳頌。

唐太宗李世民像

昭陵六駿

 

昭陵是李世民墓,位于陜西省禮泉縣東北。唐太宗為紀念自己的開國武功,將常騎乘破敵的六匹戰馬—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特勤驃、青騅、什伐赤刻石為像立于陵上。20世紀初,颯露紫、拳毛騧被盜運出國,其余四石現藏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館。

 

女皇武則天

 

在中國歷史上,武則天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本是一個木材商人的女兒,自幼聰穎美麗,性格剛強,14歲被選入宮做了唐太宗的妃妾,并賜號武媚。太宗死后,她與眾多妃嬪一起被送入感業寺做了尼姑。但是,武則天并不甘心陪伴青燈古佛了卻一生。在做太宗才人時,便與太子李治有了戀情。李治即位后,便將武則天從尼寺接入宮中,大加寵愛。數年之間,她依靠心機權術,在后宮連連擊敗了蕭淑妃和王皇后,并最終排除朝廷內外重重阻力,于永徽六年(655)登上了皇后寶座。

隨著后宮角逐的勝利,又兼高宗性情懦弱,武則天的權力欲望也逐漸膨脹起來。而唐高宗的患病更給了她馳騁政治舞臺的機會。她明敏果斷,先是受高宗委托批閱奏章,處理政事。后來便與高宗一起上朝,垂簾聽政,政無大小,皆與聞之;最終天下大權悉歸中宮,皇帝只落得拱手而已,當時朝野稱為“二圣”。后來高宗病重,近乎失明,她便一人獨攬大權,實際做了天下之主。高宗死后,她先后立了兩個兒子為皇帝,即中宗李顯與睿宗李旦,但不到一年便將他們廢掉。公元690年,67歲的武則天正式登上皇位,建立大周,自稱“神武皇帝”,改元天授,并改名武曌。

十幾年后,武則天病危時,被兒子和大臣挾制,還政于唐中宗,武周王朝結束。臨終遺囑去皇帝尊號,中宗皇帝追謚“則天大圣皇后”,合葬乾陵。

乾陵無字碑

高630厘米 邊寬186厘米 現藏陜西乾縣乾陵

 

乾陵矗立著兩座石碑,一座是“述圣紀碑”,記述唐高宗生平、業績。另一座是一塊完整的巨石,碑額有螭龍盤繞,碑側各刻一條升龍,碑座刻有一匹駿馬和一只雄獅。雕刻細膩、高大雄渾,卻未刻一字,被稱為“無字碑”。對于此碑的來源、無字的原因,至今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武則天將自己的功過留給后人評說,也有人說武則天功高德大,無法用文字表述。盡管有各種說法,這碑與武則天有關是多數人公認的。

 

唐明皇

 

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則天的孫子、唐睿宗的第三子。他自幼勇敢強悍,甚得祖母的喜愛。武則天去世后,即位的中宗無能,皇后韋氏參與政事。韋氏有效法武則天當女皇之意,她的女兒安樂公主也想成為“皇太女”以繼承皇位,在朝廷結黨弄權,發展個人勢力。李旦的兒子臨淄王李隆基對此早有不滿。景龍四年(710),韋后與女兒安樂公主密謀毒死中宗,立16歲的皇子李重茂為皇帝,韋后臨朝攝政,總攬大權。李隆基發動羽林軍趁夜晚攻入皇宮,一舉誅殺了韋后、安樂公主及其黨羽,隨后奉其父相王李旦即皇帝位,即唐睿宗。不久,睿宗便傳位給太子李隆基,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

在后人心目中,唐玄宗是一位風流皇帝,特別是他與楊貴妃的一段哀艷情史。其實他是一位文韜武略兼備、很有作為的君主。面對多年的動亂迭起,紛爭不斷,他勤勉奮發,勵精圖治,使得唐朝出現了近半個世紀的大治局面。經過數年的穩定發展和財富積累,唐朝進入了開元全盛時期,歷史上號稱“盛唐”。

 

歸隱的吳越王

 

隋唐帝國經歷了近三百年的輝煌后,終于暗淡下去,一個混亂動蕩的年代出現了,這就是五代十國。所謂五代,是指先后占據中原地區的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因為五代的名稱在歷史上出現過,所以古書中將其名前均冠以“后”字,以示區分。五代的統治區域主要是在淮河以北的黃河流域一帶。當時在淮水以南,還先后存在過九個小國,即吳、南唐、吳越、閩、楚、南平、前蜀、后蜀、南漢,加上割據山西的北漢,統稱為十國。

吳越的創建者為錢镠,杭州臨安人,年輕時曾販鹽為盜,后應募當兵,由偏將而主一州之兵。他先后剪除了其他割據勢力,遂據有兩浙之地。唐廷任命他為鎮海、鎮東節度使,公元902年,又封其為越王。公元907年,后梁建國,錢镠稱臣,被封為吳越王。吳越是五代十國中最為安定的地區之一,統治者重用文士,興修水利,勸農課桑,手工業和對外貿易也獲得了較大發展。

北宋建立后,相繼吞并江南諸國。南唐亡后,吳越王錢不敢獨立,便于公元978年獻納國土于宋朝,并自請歸于汴京,兩浙未經兵戈而歸于宋。

錢镠鐵券

長45厘米 寬29厘米 厚0.3厘米

 

這具鐵券,制作于唐昭宗乾寧四年(897)八月,是賜給五代十國中吳越國建立者錢镠的。此鐵券形如覆瓦,上嵌金字詔書333字。詔書內容還包括錢镠的爵銜、官職、邑地和據以受封的功績,還特別說明對錢镠本人可以免除九次死罪,其子孫后代可以免除三次死罪。若觸犯國家其他法律,有關官員也不得過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邮箱| 西畴县| 巫溪县| 昭平县| 隆德县| 舒兰市| 广灵县| 固阳县| 孙吴县| 赤城县| 无极县| 平南县| 高青县| 上虞市| 睢宁县| 拉萨市| 陕西省| 洪泽县| 巴塘县| 枞阳县| 普洱| 莒南县| 西青区| 新泰市| 西畴县| 北京市| 灵台县| 沧州市| 马山县| 犍为县| 搜索| 定兴县| 霍山县| 始兴县| 海晏县| 微博| 五台县| 喀喇沁旗| 胶州市|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