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倫堡審判:對德國法西斯的法律清算
- 何勤華 朱淑麗 馬賀
- 2012字
- 2020-08-19 14:39:27
四
摩根索,猶太人,羅斯福總統的密友,時任美國財政部部長。1943年到1944年間,納粹大規模屠殺歐洲猶太人的詳細報道開始在華盛頓傳開,摩根索為此心煩意亂,他不僅震驚于納粹的暴行,而且為美國政府所采取的拖沓態度感到氣憤。國務院遲遲不愿采取措施援助受害者,這激起他的義憤,使他決心開展個人運動,強迫華盛頓官員開始行動。摩根索因其政治地位,以及他與羅斯福之間長期而密切的私人交情,而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摩根索非常清楚德國人應該受到什么樣的懲罰。他對大屠殺的憤怒,強化了他對戰后德國計劃的見解。他認為,在不到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里,德國兩次發動世界大戰,它所實施的暴行已經自行取消了任何仁慈待遇的資格。他堅持認為,只有實行最嚴厲的戰后控制,才能確保世界和平。
懷著這樣的想法,1944年8月,摩根索奔赴歐洲,名義上是去考察金融狀況。當他出訪英國時,委派到美國軍隊里去的一個財政部代表呈給摩根索一份文件副本,內容是美國軍方對待未來的德國占領區的指令。這些指令,是史汀生要求制訂的預防計劃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在征服和占領德國后,如何管理占領區。計劃的重點是重建德國。而在摩根索看來,以這種方式對待德國人的經濟和社會,意味著德國只是一個被盟軍解放的國家,而非一個失敗的交戰國,這是個駭人聽聞的信號,是美國軍方對德國人的“嬌縱”。
一回到華盛頓,摩根索發起一場激烈的運動,旨在以一個更強硬的占領計劃取代軍方的指令。他和財政部官員一起,開始攻擊陸軍部和國務院,譴責和抱怨它們的對德戰后計劃。摩根索把軍方的指令和計劃手冊作為把柄,徑直去找羅斯福,挑戰陸軍部的對德政策。同時,為了正式表達批評意見,他留下了一份備忘錄,其中引用了手冊中的段落,以便說明軍方打算輕易放過德國人。在德國問題上,羅斯福總統堅定不移地傾向于摩根索,因為他也一向主張對德國采取“強硬立場”。于是,看完摩根索的報告后,他深受觸動,氣憤而匆忙地寄給史汀生一份便函,聲明軍部的對德計劃“糟糕透頂”,要求重新制定一個更嚴厲的戰后德國政策。
羅斯福對摩根索的支持,陷陸軍部和國務院于尷尬境地。這兩個部門的部長,史汀生和科德爾·赫爾(Cordell Hull),不得不尋找機會與摩根索達成協議,他們邀請摩根索加入正在籌建中的對德占領政策的總統咨詢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剛一成立,摩根索就發動進攻。財政部擬訂了所謂“摩根索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目標是限制德國發動戰爭的潛在能力。摩根索建議拆除德國所有的工業設施,把德國變成一個農業社會。摩根索及其支持者們根本沒有耐心考慮通過法律程序解決戰犯問題,他要求把德國戰俘作為強制性勞力使用,重建遭受蹂躪的歐洲;他建議將低級的納粹黨成員流放到遙遠的地方,并向正在不斷推進的盟軍提供一份首要納粹分子的名單,建議對這些納粹黨和國家的高級官員,一旦擒獲就地槍決。摩根索計劃甚至提到了如何對待納粹精英的外圍組織——黨衛隊成員的6歲以下的子女。總之,這個計劃的實質是實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
對財政部的整個計劃,冷靜、謹慎的陸軍部部長史汀生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史汀生是一個70多歲的老人,在民主黨的新政內閣中是一名不屈不撓、正直的共和黨人,也是一個令人敬畏的對手。他長期而卓越的從政生涯,使他即令在新政時期也享有不同凡響的政治聲望。他曾任塔夫脫61政府的陸軍部長,胡佛62政府的國務卿。羅斯福也曾認識到,在戰爭期間,惟有史汀生的威望才能最有力地領導軍隊,同時保護陸軍部不受國內政治的誹謗。
從1941年擔任部長起,史汀生竭力捍衛陸軍部的權力,的確不負所望地達成了羅斯福總統的心愿。同時,史汀生的政治經驗極為豐富、廣泛,這使他的思想和活動都遠遠超出陸軍部的范圍。他長期關注國際合作,尤其注意增強和提高國際事務的合法性根據。比如,1931年,時任國務卿的他,嚴厲指責日本人侵略中國東北;正是在所謂“史汀生原則”的推動下,美國正式出臺官方政策,拒絕承認日本人建立的“滿洲國”。
陸軍部對摩根索計劃的反對,沒有停留于對它過分簡單化的經濟思想的批評。摩根索計劃建立在專橫的政治權力的基礎上,它直接侵犯了史汀生的權限范圍。史汀生指出該計劃的明顯缺陷,反復勸說羅斯福和摩根索放棄這個冒險性方案。他認為,對德國實行非工業化,必然傷害到歐洲經濟,使幾百萬德國人身受饑餓的威脅。史汀生解釋說,“經濟抑制”的手段是危險的,因為這些方法“不能阻止戰爭,反而更能滋生戰爭”。史汀生也強烈反對就地處決納粹頭目,提議使用一定形式的審判程序,因為,如同他告訴羅斯福的那樣:“以莊嚴的態度對這些人施以懲罰,才與文明的進步協調一致,也才能對后世產生更大的影響。……我堅信,我們至少應該參與組建一個國際法庭,來審判主要的納粹官員。”63 史汀生一方面堅定不移地反對摩根索大部分的經濟和政治計劃,另一方面竭力使總統相信他并不贊同“寬厚的處理方式”。他解釋道,陸軍部與財政部兩個方案的唯一不同之處純粹是手段問題,因為其目的都在于力圖防備德國故態重萌,再次企圖統治世界。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