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當代不同學科學者研究的共同背景?!叭蚧辈粏渭兪且粋€經濟、政治或社會學問題,它同時也是一個文化認同問題,它與全球化所造成的時空觀念巨變聯系在一起(薩森,2011)?!叭蚧笔侵肝幕瘜嵺`在其中發生的舞臺結構與舞臺過程(弗里德曼,2004),核心問題是文化同質化與異質化之間的張力(阿帕杜萊,2012)。從理論視角來看,全球化增進了文化交流,強化了文化精神中的人類整體意識。但是,全球化力量也在不斷消解著地方特質,抹殺著地方的獨特性,威脅著地方傳統文化的生存。由此,地方喪失其獨特的意義,成為剝離了文化意義而服務于經濟的地方(Auge,1995)。由于面臨巨大的沖擊,人們的現實生活世界與其曾經擁有的幸福過去形成巨大的反差,人們常常迷失了自己的生活價值和方向感,無法適應瞬息即逝的社會變化,造成地方文化認同的弱化甚至消失。于是,人們開始追尋地方歷史、傳統文化、集體記憶等共同話語,期望借助記憶的碎片與現實生活世界進行對比,從而在現代社會中重新建構自我的多種身份。在現代性語境下,不同行動者重建遭受全球化沖擊的本土文化時,他們既是在不斷地變動、重組和更新各個“共同體”的記憶,也是在不斷地創建各個新的“想象的共同體”(安德森,2005)。展示地方特有傳統文化的節慶活動成為地方增強群體凝聚力和塑造地方文化身份的重要策略。

與此同時,民族主義形式、多愁善感的遺產保護行為、對新來者或者局外人的敵對情緒等被激起,他們將地方視為來源于內化了的過去歷史的單一的、本質的身份。地方及其獨特性固然非常重要,然而正如多琳·馬西(Doreen Massey,1994a)的“進步的地方感”概念所認為的,地方并非靜態的,而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地方沒有清晰的邊界,也并不具有單一的獨特的身份,而是充滿認同的分異,地方認同時刻處于不斷被建構的過程之中。本文試圖理解在全球化沖擊與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地方如何利用民俗節慶以彰顯自身的文化身份認同,不同行動者如何爭奪文化表征權力,如何影響地方文化認同的建構,體現了誰的文化身份與認同。因此,為了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地方認同建構過程中的社會權力關系,有必要基于地方建構視角,充分解析不同行動者如何基于自己對地方意義的理解及地方認同,選擇何種地方性文化元素建構地方認同,這將有助于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城市節慶與地方認同的關系。

就實踐層面而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進程中,地方總是處于不斷交流、融合與重構之中?!扒С且幻妗钡膯栴}非常突出,標準化和商業化抹殺了城市建筑的特色,也削弱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多樣性,城市文化逐漸趨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全球化經營導致文化全球化,人們消費著工業化生產帶來的同質化產品,抹殺了原有的生活品質和文化傳統,挑戰人們已有的生活方式;城市快速發展背景下,城市建設或舊城改造導致傳統生活空間、生活方式變化,大量的傳統街巷、老地名、老建筑和歷史街區不斷消失,廣府人“嘆早茶”等休閑愜意的傳統生活方式已發生深刻變遷;與此同時,城市不斷吸納著新移民,廣州作為廣府文化核心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文化沖擊。在此背景下,老廣州人非常擔心廣州人會集體失憶,新移民在融入地方文化時則經歷焦慮過程。作為城市管理者和經營者的政府也日益發現城市地方性文化元素的重要價值,挖掘獨特的地方文化符號以彰顯地方特色,建構便于識別的地方形象,從而吸引投資者、新居民與游客,提升原有居民的地方認同,加速外來移民的文化融入。如何銜接多元社會群體對地方過去的記憶、當下的興趣與對未來的展望成為塑造獨特地方認同的關鍵??傊?,不管是政府主導的文化宣傳和保護,還是當地民眾自下而上發起的文化保衛戰,都從不同層面上體現出文化認同缺失之后不同社會群體對傳統文化的積極捍衛和保護。盡管民俗節慶屬于日常生活的非常態插曲,但因其轟動效應和狂歡性質,容易引起人們的廣泛參與并留下深刻記憶,甚至喚起人們塵封的文化記憶并形成新的集體記憶,節慶展演本身成為不同行動者建構地方認同的場域,研究城市節慶對促進地方認同意義重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陇川县| 康马县| 清徐县| 武宣县| 武邑县| 屏南县| 特克斯县| 厦门市| 南平市| 金堂县| 油尖旺区| 微博| 砀山县| 池州市| 漳浦县| 景德镇市| 古浪县| 保定市| 河东区| 荣昌县| 都匀市| 宣威市| 顺昌县| 迁西县| 福鼎市| 连城县| 开原市| 普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遂宁市| 宣汉县| 天长市| 开平市| 星座| 松滋市| 北海市| 营口市| 金阳县| 搜索|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