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正義
- (英)赫伯特·斯賓塞
- 825字
- 2020-08-19 14:36:58
第二章 次人類正義
第 五 節
在上述兩條相互對立的、每一物種的保存所追求的基本原則中,本章只關注第二個原則。我們這里將略過由年長者與年幼者所組成家族的法則,專門討論僅由成年者組成的物種的法則。(8)
我們已經知道,這一法則是:以適應生存條件的能力來衡量,最具價值的個體將獲得最大的利益,較差的個體將獲得較少的利益,或者遭遇更大的惡果,或者既只能得到較少的利益,而且還會遭遇更大的惡果——從其生物學的面向上來講,這一法則意味著適者生存。以倫理學的術語來解釋,這條法則意味著,每一個體都應當承受其本性及其相應行為的結果。在次人生命當中,這條法則毫無限制地發揮作用;這是由于并沒有任何機構可以去干預成年者中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在全面考察這一原則的重要意義之前,讓我們暫時停下來,考慮一條相似的法則;或者說,考慮一下存在于另一領域的同一條法則。根據其或好或差的適應活動,一個物種的各個成員各自或好或差地保存自身,這一法則就呈現于一個物種各個成員之間的關系之中,除此以外,這一法則也呈現于一個有機體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之中。(9)
每一塊肌肉、每一個臟腑、每一個腺體都獲得與其功能相適應的血液。如果它獲得的血液少,那么它就營養不良,并日漸衰竭;倘若它得到的血量充足,則營養充足并日漸生長。經由這一營養供給與消耗的平衡,該有機體的各組成部分同時也取得各自力量的均衡。因此,該有機體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其組成部分不斷協調其需要的東西,從而適應其存在。顯然,每一個體內部自我調適的原則類似于一類物種作為整體適應其環境的自我調適原則。這是由于,一類物種中,身體機能及其相應活動最適應這些需求的成員,能獲得更好的營養并具備更強的繁殖能力; 與此同時,身體機能及其相應活動方面適應能力較弱的成員,自身及其后代自我保存的能力較為低下。這些因素共同致使該物種在各種環境中以最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特定方式成長。
如此,這就是次人類正義的法則——每一個體都將從其本性及其相應行為中獲得利益,或者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