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誰來拯救我呢(3)

圓圓最近經常感到身心持續疲憊,做什么事常感到有心無力,乃至心不足而力更不足。開始只是表現在—些比較重要的事情中,有時長時間開會或工作時會感到疲憊,后來就幾乎影響到所有方面。不但工作時時間稍長就哈欠連天、頭昏腦漲、分心、眼花、嗜睡,有時星期天睡上一整天,也覺得很不解乏,渾身酸懶無力。而且經常失眠,有時連續幾天每晚只能睡三個多小時,醒了以后就再也睡不著了。而且她神經變得特別敏感,室內鐘表的滴答聲,電冰箱的制冷聲,窗外風吹落葉聲乃至遠方汽車駛過的轟鳴聲等都格外清晰、刺耳。為此,她停了家里的鐘表,晚上盡量關緊窗子,但仍然不能解決問題。有時,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又因一點聲音而驚醒。光為睡眠,她不知比別人多花了多少時間,但依舊感到頭腦昏沉。每晚需靠安眠藥幫助才能入睡。安眠藥的服用量越來越大,最初服一兩片就能起作用,現在吃三四片也不管用。她感覺腦子反應越來越慢,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明顯下降。工作上總出問題,公司還降了她的職。所以,她現在心里著急,可是一時間改變不了這個狀態,她變得更焦慮。近來,她脾氣也變得很不好,易急躁、沖動,總是莫名其妙和家里人發脾氣。

圓圓去看了醫生,經診斷,她患的是典型的神經衰弱。現在的人,工作和生活壓力都非常大,也不注意勞逸結合,導致用腦過度和精神緊張。加上有些人體質較弱,性格也較脆弱,多思善慮,不能妥善地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復雜問題,就容易得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睡眠出現問題。患者經常出現失眠、易醒等癥狀。有人睡不著就開始數羊,在腦中想象草原上有一群羊,把它們一只只數完,數著數著就睡著了。但這種方法不是每個人都有用,對另一些人可能效果相反,反而越數越精神。有些人會看一些書,待有睡意后,即可關燈睡覺,可是關了燈就又不困了。

改善睡眠,一定要培養定時作息的睡眠習慣,每天早睡,不要等到有睡意后再上床睡覺,千萬不要熬夜,即使睡不著也要給自己創造一個睡覺的環境。科學家調查了264名大學生的睡眠習慣,并利用睡夢焦慮指數測量了其噩夢發生頻率。結果發現,習慣熬夜的參試者睡夢焦慮指數平均達到2.10,習慣早睡的參試者只有1.23。另外,研究人員對近4000人的網上調查發現,在20多歲的女性中,熬夜與噩夢存在正比例關系。出現嚴重失眠者不要自己瞎診斷,胡亂采用一些方法,如果不見效會加重你的心理負擔,反而使情況惡化,此時應該及時就醫。

神經衰弱不會危及患者生命,但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卻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不僅嚴重地影響學習、工作和前途,也給家庭增加了負擔,甚至影響家庭和睦。人在長期的病態情況下,會變得焦慮不安,而焦慮使上述癥狀更重,致使長期陷于苦悶之中,同時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個人身體的憂慮和情緒的不暢,又造成病情加重,形成病理的惡性循環。

小康最近由于工作出現了問題,一個很大的單子被別的公司的人搶走了,他受了很大打擊,近日來他出現失眠、入睡困難、易醒、多夢、白天無精打采、頭昏腦漲、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癥狀,也影響了他后來的工作,上級領導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能夠重拾工作熱情。可是,他依然情緒低落,而且時常感到煩躁焦慮,這樣更加重了失眠癥狀。這也影響了他正常的家庭生活,他變得敏感多疑,懷疑別人瞧不起自己,擔心自己得了什么大病,埋怨家人和朋友都不關心他,質疑女友對自己冷淡,甚至懷疑他女朋友已經不愛自己了,不然為什么也不關心自己,因此經常和他女朋友吵架。他越是這樣想,情緒就越低落。現在,他頭昏腦漲,渾身無力,肢體發麻,幾乎不能正常工作。他感到非常痛苦,失去治療信心,甚至想過自殺。

神經衰弱的發生與精神因素和身體因素都有關,如生活負擔過重,工作或學習壓力過大,過度疲勞,受到某些刺激和打擊,比如失業、失戀、家庭生活不如意等,都可引起神經衰弱。長期神經衰弱的人連性格特征都會發生變化,如變得心眼小、敏感多疑、易怒等。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中面對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幾乎所有人都難逃壓力的摧殘,這是產生神經衰弱的直接原因。

小紅從小就很優秀,不論是家里人還是老師都稱贊她學習好,聰明懂事,她一直都努力地維持著自己的這個形象。到了高中,女生的學習能力就會下降,小紅不能在每次考試的時候都得第一名了,為此她壓力很大,腦袋里一直都繃著一根神經。她給自己定了個目標,一定要考入國家重點高校。眼看要高考了,她就更是吃不下、睡不著了,怕考不好給自己丟臉,怕讓父母失望,被別人笑話等,她每天都有無數的擔心。她的睡眠質量也變得很差,太興奮或緊張了就睡不著,每次都是強迫自己睡,但也很難睡著,即使睡著了也是經常做夢。她也變得很敏感,因為一點小事就經常哭,這也影響了她的學習。

家長見此情況,帶她去了醫院,醫生建議她首先要放下負擔,舒緩自己的壓力。她因對自己要求太高,導致壓力過大,進而引起神經衰弱,心理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長期處于心理矛盾和沖突的人,如果本人存在神經衰弱的易患素質,就極有可能致病。人的內在心理活動也處于各種矛盾之中,美好的愿望、生活的要求、崇高的理想,但是有些追求往往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當客觀條件不能滿足主觀愿望時,就產生了心理矛盾,人就可能表現出失眠、抑郁、心情不舒、煩躁等神經衰弱癥狀。

神經衰弱不容忽視,它現在成為危害我們健康的三大神經官能癥之一。有些患者,尤其是輕微患者未意識到它的危害,沒有進行及時治療,導致病情惡化。各種綜合因素導致心理失衡,患者不僅有心理異常的癥狀,還有軀體異常的癥狀,神經衰弱的人往往缺乏自信,過分依賴別人,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容易自卑。因此神經衰弱便不單單是所謂的“心病”或者“身體疾病”,而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所以,治病要從心開始,擺正心態,正確面對,積極治療。所以,不要再自己數羊到天亮了,你應該找個人聊一聊,通過專業醫生對你內心的解釋、疏導,幫助你脫離神經衰弱。

看不到這個,我死都不閉上眼——強迫癥

當今中國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我們有的時候也會聽到說某某有強迫癥的表現。有些人會經常這樣子,那個花瓶怎么沒在原來的位置,我必須把它放回去,不然眼睛都離不開那個花瓶;墻上一幅畫掛歪了吧,就是歪一點,只要我看出來了,就得把它掛好,要不然無論干什么心里就總有個疙瘩;明明已經鎖了門卻還是在懷疑自己沒有鎖,強迫自己再回去看一下……

有人說強迫癥是心理癌癥,說得確實有點可怕,現在很多人都因為過高的壓力而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強迫癥。強迫癥主要表現為強迫性思想和強迫性行為。比如,有個人經常走一條路回家,這條路上有許多井蓋。以前他聽說過,踩井蓋會倒霉,從那以后,他就繞過井蓋走。就連下雨的時候,旁邊有個大水坑,只有個井蓋上面沒多少水,可以踩著通過,可他寧可踩在水里也要躲過井蓋,不然就很不安。所以,時間久了,他走路踩什么地方都成了一種習慣,一定要再踩同一處一下才放心,即使他踩的地方有個口香糖他也不會繞開。這種走路的強迫癥越發嚴重,他走過的每條路都要按照自己的標準走,哪應該走哪應該閃過。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幾年,他沒有辦法和別人一同出門,朋友說他得了強迫癥,在醫生的幫助下,他花了很多年時間,才改掉這個只走自己路的習慣。強迫癥是一種得了之后就難以治愈的精神類疾病,它在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同時,還影響到患者的精神狀態。

小趙說自己有個毛病,她總是忘記自己是不是鎖門了。她每次都記得自己是鎖好門后才出門,可走不了多遠,心里就開始緊張起來,腦子里反復在想:我剛剛是把門鎖好了嗎?但是,我怎么覺得沒鎖呢,到底是鎖還是沒鎖……心里七上八下犯嘀咕,只好返回去檢查鎖沒鎖,到家一看,門鎖得好好的。她看見門是鎖好的時候,心里明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但她每次一出門還是會覺得自己是忘了鎖門,還是照樣回去檢查,不然她就不放心,也不能安心工作。小趙的這個行為不是一個小毛病,而是一種強迫癥。患者明明知道某些事情早已過去或是已經完成,再去想它毫無意義,卻依舊想那些事,難以擺脫。這種“強迫”現象,正常人有時也會有一些,例如:你在包里放了許多錢,明知道放在那很安全,可還總是隔一會兒看看包,檢查錢是否還在。這都屬于“強迫”行為,不斷重復強迫性的動作和想法,以緩解他們的焦慮感。就像有些人會反復檢查液化氣罐好幾次,看看它是否關掉了,明知關掉了,但為了絕對安全,你還是忍不住要去看一次,過不久又去看一次……

精神上受了刺激,就會不由自主地反復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物和情境,雖然也明知回想只會引起痛苦而于事無益。尤其是具有某些性格的人,以上情況就更容易發生。在人群中,有2%~3%的人受到強迫癥日復一日的困擾。英國球星貝克漢姆在一次采訪時,稱自己患有“強迫癥”。他對家里的任何擺設都有嚴格的要求,物體必須排成直線擺放,而且最好是成雙成對。他的衣櫥里有許多一模一樣的內褲,而且都是成對擺放,襯衫也必須根據顏色順次排開。家里的三個冰箱分別擺放食品、飲料和沙拉,從不混淆。家里的沙發必須擺得整整齊齊,如果飲料的數目不成對,小貝會扔掉一瓶以保證對稱。他就連住酒店都是這樣,如果酒店房間里的東西沒有擺放好,他一定要親自動手把它們擺成直線,不然他就待不下去。這些人一般都覺得自己這樣做是在追求完美,所以,他們無休止地按照“完美”這個標準改造周圍的環境,安慰自己。

美國著名心理學醫生斯蒂文·懷特塞德說:“盡管從統計來看,現在并沒有明顯數據表明,名人容易得強迫癥,但是這種焦慮癥狀態,并不是全都有害無益。實際上,某種程度上,強迫癥只要不是過分嚴重,反而能幫助人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因為這些患者總是考慮到別人沒有想到的事情,也特別關心別人可能忽略的問題,最終的結果是使他們在特定的方面出人頭地。”這就是說這些人對完美的苛求成就了他們的事業,追求完美是強迫癥很大的一個根源,過分追求完美,到了欲罷不能的境地時,這種完美就是一種病態。在我們強迫自己追求完美時,先問問自己,那些強迫行為,真的能讓你完美嗎?事實上,這樣強迫的行為會嚴重影響人身體和心理的健康,只有戒除才能讓生活更完美。

就像有些有“潔癖”的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追求一種完美的衛生條件,而意識不到這是一種病態。他們每天都要洗無數遍的手,每次接觸到一件東西后,他們都要洗手,而且要用香皂、洗手液或是消毒液洗很多遍,不然就受不了,覺得自己要被細菌吞噬。明知自己的手已洗干凈,但仍唯恐不干凈,要反復去洗。琳琳在小的時候雙手患有嚴重的濕疹,醫生建議她平時盡量戴手套,有時在接觸水的時候要戴塑膠手套。這手套一戴就好幾年,在這些年里,她一般時候都會戴著手套,除了晚上睡覺,手很少直接接觸物體。最近,她的濕疹好了,手套是不用戴了,可是她落下了新的毛病。只要手接觸物體,她就要洗手,而且越洗越頻繁,洗一次手10分鐘左右,先得用水沖,再擦肥皂,一直要擦洗到肘關節處。這個習慣使她不愿意與人接觸,別人碰她一下她都覺得人家是不是把細菌帶給她了,也不愿意和別人握手。時間一長,這樣的習慣就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其實自己明知道沒有必要,可就是控制不住。有“潔癖”的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見過很多,他們恨不得把自己的世界整理得一塵不染,他們整天都活得特別緊張,因為他們怕別人破壞了他們整潔的世界,所以焦慮和不安時常困擾著他們。

強迫癥,聽起來可能僅僅是一種“完美主義”的傾向,但嚴重的強迫癥卻能夠影響人們的生活。作為焦慮障礙的一種,患者會出現強迫性的行為,大多時候他們能夠意識到這種行為是沒意義的,就像反復檢查門鎖沒鎖、不斷地洗手、按照一線擺放物品等。如果不進行強迫性的動作或想法又會增強他們的焦慮感。在這個惡性的循環中,強迫癥打破了日常生活的規律。

強迫癥的發作常不分時間和場合,所以強迫癥的發作就特別容易造成患者的困擾。具有敏感、固執、主觀任性、小心謹慎、唯恐出錯、按部就班、要求完美等性格的人就較多出現強迫癥。可能瞬間一個念想就喚醒了你心理的強迫因子。有一個平時就很小心翼翼的人,有一天要上班,開車的時候突然產生一個念頭,車后面會不會有一只小狗,倒車時會不會壓到它,于是他下車去檢查,發現什么都沒有。等他回到車上去的時候還是覺得車后面有小狗,于是又下來檢查,可是還是什么都沒有,這樣反復幾次他才倒車,把車開走了。從那以后,他就落下了這個毛病,每次倒車他都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地下車檢查,看看車后有沒有小狗,折騰好一會才能開車。這使他經常遲到,已經影響到了他的工作。有強迫癥的人內心充滿了沖突、糾結、自己做不了主的心理狀態。

強迫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它受多種因素影響,一般過度的疲勞、壓力、緊張、精神刺激等可以誘發強迫癥。現代都市人有越來越多的“強迫癥”,比如有手機強迫癥、購物強迫癥、電腦強迫癥等新的名詞出現。今天,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這些高科技產品,它們滲透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每個環節,我們對此也形成了依賴。有些人一天到晚掛在網上,一刻都離不開,聊天、看新聞、玩游戲、刷微博,等等。如果給他們斷網幾個小時,他們就開始焦慮,精神空虛,什么也做不下去。這些人大都是一些平時就比較“宅”的人,他們哪兒都不想去,也無朋友可聚。如果離開網絡,他們心理開始恐慌:大家都在干什么?是不是現在正在聯系我卻聯系不上?不玩手機我會不會“OUT”了?不玩手機我都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才好,也不知道自己會干什么了。這些恐慌讓他們一分鐘都離不開網絡。如果電腦不能上網了,那對他們來說真是噩耗,他必須想辦法修好后才能做別的事,即使此刻他用不到網絡,他擔心馬上會有事必須上網查資料,上不去網怎么行。上網強迫癥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甚至健康。

其他強迫行為也一樣,由于長期處于“強迫”和與這些“強迫”現象作思想斗爭當中,人就會精神恍惚,出現擔心和焦慮,陷入無法擺脫的精神痛苦。強迫癥屬于心病,首先要從心理上接受它,順著感覺走,不要強迫自己做此時做不了的事,以免出現精神上的混亂。我們先試著接受它,然后再調整它。同時,盡早去專業機構進行診斷,及時發現、盡早治療是最明智的選擇。不要繼續沉迷在自己覺得“完美”的世界里,生活原本就不需要太較真,也沒有絕對的完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彰化市| 贡山| 县级市| 石狮市| 绵竹市| 陇西县| 朝阳区| 廊坊市| 泰州市| 荣成市| 岳阳市| 焦作市| 济南市| 尤溪县| 邵东县| 武鸣县| 大石桥市| 玉田县| 斗六市| 镇坪县| 加查县| 南乐县| 米泉市| 永顺县| 诸暨市| 千阳县| 章丘市| 乌恰县| 弋阳县| 通化市| 苍溪县| 北京市| 龙胜| 张家界市| 洱源县| 延吉市| 安化县| 广南县| 新沂市| 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