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特別篇:袍哥會簡介
- 幽靈神探
- 吳宥霆
- 1763字
- 2013-09-07 08:08:08
在林川的哥老會成員被稱為袍哥,有兩種解釋,一說是取《詩經·無衣》:“與子同袍”之義,表示是同一袍色之哥弟;另一說是袍與胞諧音,表示有如同胞之哥弟。兩種解釋大致相同。
袍哥會是清末民國時期林川(包括現在的重新)盛行的一種民間幫會組織名稱,在其他地區被稱為哥老會。袍哥會發源于晚清,盛行于民國時期,與青幫、洪門為當時的三大民間幫會組織。
袍哥會在清代的四川曾經是少部分人的秘密組織,在辛亥革命之后,它長期成為四川大多數成年男性都直接加入或間接受其控制的公開性組織。袍哥會對四川社會各方面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甚至在今天也能看到它的很多痕跡。這一特點,是中國其他任何地區都從未有過的。
對“袍哥”這個名稱,說法不一:讀書人說,是根據《詩經》上“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含義來的,這是讀書人好拉遠古,不足為據;袍哥們自己說是根據《三國演義》來說:關二爺被逼降曹后,曹操獎予很多金銀財帛,他一概不收,只收了一件錦袍,平時很少穿著,有事穿上,卻要把舊袍罩在外面,曹操問他原因,關二爺說:“舊袍是我大哥玄德賜的,受了丞相的新袍,不敢忘我大哥的舊袍”。因此,這個袍哥組織,老名稱又叫“漢留”,含義就是從漢朝遺留下來的精神氣節,源遠流長地傳到明末清初,明末清初的文學志士顧炎武、王船山、曾耀祖等人,暗中聯合志同道合的漢族人,搞民間秘密組織,以反清復明為號召,這種民間組織,一直深入社會下層,蘊藏著潛在力量。故世俗有云:‘你穿紅來我穿紅,大家服色一般同,你穿黑來我穿黑,咱們都是一個色。’即此義也”(《漢留全史》第36頁)。
看來袍哥組織,起泊于明末清初,發展于清朝末年,泛濫于民國時代,是比較實際可靠的。
袍哥組織的內部排行分五個等級,分別稱為頭排、三排、五排、六排、十排。
頭排
頭排大哥即舵頭,也稱舵把子、社長。另有閑位大哥,亦如一般社會組織的名譽理事,多為有聲望的人,也有紳、商依靠袍哥關系便于在社會上活動的,他們掛個名,贊助若干錢取得“大爺”資格,俗稱紳夾皮。
三排
又稱三哥、錢糧。掌管一社經濟及經營的商業(如茶館、賭場、棧房)。
五排
又稱五哥、管事、紅旗大管事行交際、執法等職,在袍哥中最有社會力量,不少為職業袍哥,也有紳夾皮五哥、閑五。
六排
副六也可稱五哥,是一般成員。綠林則稱藍旗,是負責巡風探事的小頭領。
十排
統稱老么,有鳳尾老么、執法老么、跑腿老立之分。鳳尾老么是有家資的年輕后生,可“一步登天海大哥”。執法老么多為流氓兇神,袍哥傳堂把守轅門,制裁叛徒充當殺手就是此輩。跑腿老么如茶堂館、賭場雜務均是。一般老么則是新人組織者。
排行中無二、四、七、八、九。二是不敢僭越關羽(關羽民間稱為關二爺)。四是桃園結義如有趙子龍在當為四弟,故虛此席。七據說是叛徒,瓦崗寨的羅成,行七。八、九忌楊家將八姐九妹之稱。
每一個公口(堂口)的組成份子為十排:頭排首腦人物稱為“大爺”(又叫“舵把子”,如行船掌舵之人)。
大爺中除了“龍頭大爺”或“坐堂大爺”之外,還有專司賞罰的“執法大爺”,另處還有些不管事的“閑大爺”。
二排是一個人,稱為“圣賢二爺”,這是大家推舉出來的人正直,重義守信的人,隱譽為桃園結義的“關圣人”,但這個人一般在碼頭上不起作用的老好人(“圣賢”與“剩閑”諧音)。
三排中有一位“當家三爺”,專管內部人事和財務收支,尤其在開香堂時,負責安排規劃各類事務,這是一個全碼頭的重心人物。
五排稱“管事五爺”,分“內管事”、“紅旗管事”、“幫辦管事”、“閑管事”。“內管事”即“黑旗管事”,必須熟悉袍哥中的規模禮節、江湖術語,辦會時,由他掌管禮儀,唱名排坐,和傳達舵把子的吩咐。“紅旗管事”專管外交,負責接待三山五岳,南北哥弟,在聯絡交往中,要做到來有接,去有送,任務相當復雜。袍哥中有兩句流行口語:“內事不明問當家,外事不明問管事”。
五排以下,還有六排的“巡風六爺”,在辦會期間或開設“香堂”時,他便專司放哨巡風,偵查官府動靜,負通風報信的專責。
八排九排的人,平時專給碼頭上各位拜兄跑腿辦雜事,一到開設香堂的會期,他們最為忙碌,聽從當家三爺的支配提調,全碼頭就靠這些人上下跑跳。
十排又稱“老幺”,老幺還要分“大老幺”、“小老幺”(大爺、三爺的兒子,又稱“鳳尾老幺”)從一排起到十排止,總稱為“一條龍”。在成都,一般碼頭都稱“公”和“社”,社還要分“總社”和“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