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李世民御駕親征,討平高麗(2)

此刻圍城戰(zhàn)役正在激烈進行,士兵們正扛著一個個裝滿沙土的大麻袋在填充城墻四周的壕溝。李世民見狀,立刻翻身下馬,命士兵把袋子放到馬背上,然后一手拉著韁繩,一手扶著麻袋,親自把沙土運到了壕溝邊。

皇帝居然親自加入了填充壕溝的行列!這個令人難以置信又令人無比振奮的消息迅速在士兵中傳播開來。

將士們無不受到極大的感動和鼓舞。一袋又一袋的沙土被迅速扔進了壕溝中。很快,遼東城下的一大段壕溝被填成了平地。李世勣立刻指揮軍隊,將拋石機、撞車等大型攻城器械運過壕溝,對遼東城發(fā)起了更為猛烈的進攻。

但是,高麗守軍的英勇和頑強也大大出乎李世民的意料。

唐軍晝夜不停地猛攻了十二天,將這座城池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箭矢巨石如雨而下,戰(zhàn)鼓聲、喊殺聲驚天動地,可遼東城卻依舊固若金湯。

在唐軍的攻城武器中,大型拋石車是高麗人最害怕的東西。這種武器可以拋出重達三百斤的巨石,射程為一里。為了抵御拋石車,高麗守軍在城墻上修筑了一排排戰(zhàn)樓,而且還在城墻外緣建有塔樓,作為第一道防線。

李世勣發(fā)現(xiàn)分散的拋石車難以充分發(fā)揮威力,于是下令將所有的拋石車密集排列,然后在同一時間發(fā)射巨石。

這一招果然奏效。隨著無數(shù)的巨石像雨點一樣密密麻麻地從天而降,遼東城上的戰(zhàn)樓被紛紛砸塌。李世勣抓住戰(zhàn)機,迅速出動撞車,將城墻邊緣的塔樓又一一撞倒,高麗守軍只好退入城中,放棄了第一道防線。

為了加強攻城力量,李世民又親率一萬多名鐵甲騎兵加入了攻城行列之中。

五月十七日,也就是唐軍圍攻遼東城的第十五天,老天爺終于站在了唐軍這邊。

這一天忽然刮起了猛烈的南風(fēng)。李世民敏銳地抓住戰(zhàn)機,派出敢死隊登上沖竿(一種比較堅固的攻城梯)的頂端,縱火焚燒遼東城的西南城樓。在強風(fēng)之下,火勢迅速向城內(nèi)蔓延。高麗守軍大為驚恐,趕緊手忙腳亂地撲火,城中頓時亂成一團。

就在這一刻,李世民迅速下達了總攻的命令。唐軍將士紛紛攀上云梯,沖上城墻。盡管高麗守軍拼死抵抗,可還是擋不住唐軍的強大攻勢。

激戰(zhàn)一天后,遼東城終于被唐軍攻克。高麗守軍一萬多人戰(zhàn)死,另有一萬多名士兵和四萬多平民被俘。李世民隨即將遼東城置為遼州。

遼東城的陷落,對遼東境內(nèi)其他高麗守軍的士氣絕對是一大打擊!

五月二十八日,唐軍稍事休整之后,又乘勝進攻遼東城東北面的白巖城(今遼寧燈塔市西)。白巖城守將孫代音自忖不是唐軍的對手,便派人向唐太宗請降。然而,白巖城的大多數(shù)將領(lǐng)卻堅決反對投降。面對眾人的抵制,孫代音被迫改變了主意。當(dāng)李世民率領(lǐng)唐軍兵臨城下、準(zhǔn)備受降時,看到的卻是嚴陣以待的高麗軍隊。

李世民大怒,立刻下了一道命令:“攻下白巖城后,將城中男女以及所有財物全部賞賜給攻城將士。”

二十九日,右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思摩率先進攻白巖城,不料身中流矢。李世民聞訊,立刻到軍營中看望,并且親自為他吸吮淤血。

此舉再度令將士們感動不已。

無論是運沙土還是吸淤血,作為一個九五之尊的皇帝,李世民這些表現(xiàn)確實深深贏得了所有將士的心。有人肯定會說這是在作秀,可是,能把秀作到這份兒上,不也足以體現(xiàn)出李世民的過人之處嗎?

白巖城被圍后,位于遼東腹地、鴨綠江以西的烏骨城(今遼寧鳳城市)即刻派出一萬余人北上支援白巖城。

李世勣隨即命右驍衛(wèi)將軍契苾何力率八百名精銳騎兵進行阻擊。

八百對一萬多。

又是一場敵眾我寡、兇多吉少的惡戰(zhàn)!

盡管契苾何力驍勇無匹,盡管唐軍將士個個都有以一當(dāng)十之勇,可高麗軍隊也不是吃素的。就在此次增援白巖城的部隊中,一個叫高突勃的高麗將領(lǐng)就同樣勇猛。當(dāng)契苾何力不顧一切沖進高麗軍隊的戰(zhàn)陣中時,高突勃就挺槍攔住了他。雙方拼殺許久,高突勃瞅準(zhǔn)機會,狠狠一槍刺入了契苾何力的腰部。

契苾何力當(dāng)即重重摔下馬背。就在這生死關(guān)頭,薛萬備(薛萬鈞、薛萬徹的弟弟)單槍匹馬殺到高突勃面前,硬是在千軍萬馬中救了契苾何力一命。

從來沒有被人刺落馬下的契苾何力頓時怒發(fā)沖冠。他仰面向天,發(fā)出一聲令人震悚的長嘯,然后用力撕下一角戰(zhàn)袍,裹住鮮血直流的傷口,翻身上馬再戰(zhàn)。左右將士受其激勵,無不奮勇廝殺,終于將高麗援軍擊潰。

最后,這支幾百人的騎兵不僅把一萬多人的高麗軍隊追出了數(shù)十里地,而且生擒了高突勃,一路還砍下了一千余顆首級。

直到暮色籠罩大地,這群殺紅了眼的大唐勇士才心有不甘地勒住了韁繩。

如血的殘陽下,一股沖天的斗志和怒火依然在他們的眼中灼燒。

這真是一支可怕的軍隊!

李世勣率領(lǐng)大軍從白巖城的西南面連續(xù)三天發(fā)動猛烈攻擊,李世民則坐鎮(zhèn)西北親自指揮。眼看唐軍的攻勢如此強大,而烏骨城來的援軍又已被唐軍擊退,孫代音徹底喪失了抵抗的意志。

六月一日,孫代音再次密遣心腹,出城向唐太宗請降,并且表示了他的難處——部將們不肯投降。李世民命人拿出唐軍旗幟,告訴密使:如果孫代音真心要投降,就把唐軍的旗幟插在城頭之上。

孫代音依計而行。城中守軍一看,以為唐軍已經(jīng)攻上了城墻,頓時斗志全無,只好乖乖繳械投降。

就在李世民準(zhǔn)備進城受降時,臉色陰沉的李世勣突然帶著幾十名官兵攔在了他的馬前。

李世民一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當(dāng)初孫代音反悔,李世民一氣之下作出洗劫白巖城的承諾,可現(xiàn)在白巖城一旦投降,官兵們期望中的戰(zhàn)利品便會全盤落空。所以,此刻李世勣是代表將士們討賞來了。

換句話說,他們是來“脅迫”天子兌現(xiàn)承諾的。

果不其然,李世勣一開口就說:“皇上,將士們之所以冒著矢石、不顧生死地戰(zhàn)斗,就是希望破城后分得自己的一份戰(zhàn)利品;眼下城破在即,卻要接受他們的投降,實在是讓將士們?yōu)橹暮 ?

陣前討賞這種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萬一處理不當(dāng),就有可能激發(fā)兵變。

不過這種事情對李世民來講只能算是小菜一碟。

李世勣話音剛落,李世民立刻翻身下馬,首先向?qū)⑹總儽硎镜狼福缓笳f:“將軍所言甚是!然而,縱兵殺人,掠虜人家妻兒,朕實在于心不忍。請你們放心,凡是將軍麾下的有功之人,朕一定用府庫中的錢物來賞賜,以此向?qū)④娳H回這座城。”

天子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李世勣等人當(dāng)然就無話可說了。

唐軍受降后,白巖城的一萬多居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李世民甚至下令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賞賜布帛。而對于其他各城派駐白巖城協(xié)防的高麗士兵,李世民則發(fā)給他們干糧,要去要留,任他們自便。

隨后,李世民將白巖城置為巖州,任命孫代音為巖州刺史。

六月三日,李世民又將最早攻下的蓋牟城置為蓋州。

早在唐軍攻破蓋牟城之前,淵蓋蘇文曾經(jīng)從加尸城(今朝鮮平壤西南)派出一支七百人的特遣兵團進駐該城。城破之時,這些人都愿意加入唐軍,為唐帝國效力。可是李世民卻沒有同意,他說:“你們的家都在加尸,如果為我而戰(zhàn),淵蓋蘇文肯定會殺死你們的家人。得一人之力而滅一家,我不忍心這么做。”隨即發(fā)給路費和干糧,將他們?nèi)糠艢w。

從這些戰(zhàn)后處理來看,李世民不愧是一代明君。

因為上述表現(xiàn)確實充滿了人道主義色彩。

當(dāng)然了,這些做法也可以說是出于一種政治宣傳的需要,比如——彰顯大唐軍隊王者之師的風(fēng)范,以吊民伐罪的姿態(tài)收攬人心,從而瓦解其他城市高麗軍民的抵抗斗志,等等。然而,無論李世民的動機中摻雜了多少政治意圖,只要這些做法能夠避免生靈涂炭,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挽救無辜平民的生命,那么不管到什么時候,這些行為都值得我們敬佩和感動。

不過,盡管李世民放過了絕大多數(shù)平民和戰(zhàn)俘,但是有一個人他卻不想放過。

這個人就是高突勃。

李世民把高突勃五花大綁地送到契苾何力面前,要讓他親手結(jié)果高突勃,以報那一槍之仇。不料契苾何力卻對李世民說:“他為了自己的主公,在戰(zhàn)場上冒著刀槍箭矢與臣搏殺,雖然刺傷了臣,但卻是忠勇之士。臣與他本來就素不相識,更談不上什么怨仇,只不過各為其主罷了,請皇上赦免他吧。”

契苾何力可以稱得上一個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身上不僅有一種舍生忘死的勇猛,更有一種超越常人的寬宏氣度和磊落胸襟。

這就叫大將風(fēng)度,也叫做武士精神!

只有具備這種風(fēng)度和精神的人,才配得上英雄兩個字。

在李世民的親自指揮下,大唐遠征軍以所向披靡之勢橫掃遼東。

唐軍鐵騎縱橫馳騁在白山黑水之間。

堅實而廣袤的遼東大地發(fā)出了陣陣戰(zhàn)栗。

躊躇滿志的李世民將目光轉(zhuǎn)向遼東的最后一座軍事重鎮(zhèn)——安市城(今遼寧海城市)。只要拿下它,大唐遠征軍就可掃平遼東半島,繼而跨過鴨綠江,一舉奪取平壤!

在李世民看來,這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贏了大半。

征服高麗只是時間問題了。

駐蹕山大捷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六月中旬,李世民率領(lǐng)遠征軍迅速南下,于六月二十日包圍了安市城。

在遼東境內(nèi)的所有高麗據(jù)點中,這座安市城的情況最為特殊。

嚴格來講,它現(xiàn)在處于半獨立狀態(tài)。

當(dāng)初,淵蓋蘇文發(fā)動政變、大權(quán)獨攬后,高麗各地方的守將和城主都懾于他的淫威,不得不向他屈服,唯獨安市城主拒不承認淵蓋蘇文的新政權(quán)。淵蓋蘇文勃然大怒,數(shù)度發(fā)兵攻打。由于安市城城防堅固,加上安市城主英勇善戰(zhàn)、指揮有方,所以屢屢將政府軍擊退。淵蓋蘇文沒轍,最后只好放棄,任憑安市城變成一個沒有歸屬的獨立王國。

但是此時此刻,淵蓋蘇文卻不能再對安市城置之不理了。

因為遼東的其他重鎮(zhèn)均已陷落,只剩下這座安市城可以阻遏唐軍的兵鋒。雖說它的南部還有建安、后黃、銀城、烏骨等城池,可這些地方的防御都相當(dāng)薄弱,根本經(jīng)不起唐軍一擊。安市一旦失陷,唐軍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跨過鴨綠江,直搗平壤。

所以,淵蓋蘇文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安市城——保住這遼東的最后一道屏障!

就在唐軍進圍安市城的次日,淵蓋蘇文就命令北部總督高延壽、高惠真,統(tǒng)領(lǐng)高麗、靺鞨兵共計十五萬人,大舉救援安市城。

十五萬人是什么概念?是傾國之師,是高麗王國目前可以動用的所有機動兵力和后備部隊!

毫無疑問,唐帝國的遠征軍與傾國而來的高麗軍隊必將在安市城展開一場大決戰(zhàn)。

安市城的存亡將對這場戰(zhàn)爭產(chǎn)生決定性的影響。

李世民很清楚——安市城是一顆硬釘子,要拔下它并不容易。

所以一開始,李世民曾打算繞過安市城,先把南部的建安城打下來。可李世勣卻不同意皇帝的戰(zhàn)略,他的理由是: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唐軍的補給中轉(zhuǎn)站在遼東城,如果繞過安市進攻建安,那么后方的運輸線很容易被安市守軍切斷;反之,如果先攻下安市城,則建安城唾手可得。

李世民尊重李世勣的意見,遂決意攻打安市城。

當(dāng)高延壽的救援大軍火速向安市城推進的時候,李世民對當(dāng)前的形勢作出了三種判斷。

他說:“現(xiàn)在高延壽有三種戰(zhàn)略選擇:第一,率領(lǐng)大軍前進,與安市城的守軍互為掎角,占據(jù)險要地形,派出靺鞨騎兵抄掠我們的牛馬,一旦我們進攻受挫,要撤退又受阻于沼澤,就會陷入困境,這是上策;第二,救出安市城的軍民,然后撤退,這是中策;第三,自不量力,與我們在戰(zhàn)場上一決勝負,這是下策。諸位等著瞧,高延壽必出下策,要生擒他易如反掌。”

與此同時,高麗軍中的一個謀士也正在向高延壽獻策:“李世民對內(nèi)掃除群雄,對外制伏戎狄,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如今傾國而來,我們不是他的對手。而今之計,只有堅壁清野,避其鋒芒,作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zhǔn)備,然后派出奇兵切斷唐軍的補給線,一旦唐軍的糧食告罄,求戰(zhàn)不得,欲歸無路,我軍便可大獲全勝。”

很顯然,這個謀士的策略正是李世民所說的上策。

可惜的是,剛愎自用的高延壽根本聽不進去。他斷然拒絕了謀士的建議,毅然揮師西進,決意與李世民一決雌雄。

一切都被李世民掐準(zhǔn)了,而高延壽的敗局也就此注定。

高麗援軍馬不停蹄地向安市城奔來。

當(dāng)他們距離安市城四十里地的時候,李世民擔(dān)心他們不敢前進,于是命左衛(wèi)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率一千名突厥騎兵作為誘餌,去誘使高麗軍隊繼續(xù)深入。

阿史那社爾與高麗軍剛一交鋒,就佯裝敗北。高麗士兵大喜,互相喊著說:“唐軍太容易對付了!”于是爭先恐后地追擊,直抵安市城南八里,然后緊靠山麓扎營列陣。

李世民笑了。

高延壽果然有勇無謀。

他隨即帶著長孫無忌等人和數(shù)百名騎兵登高遠望,觀察敵情,只見高麗軍隊旌旗飄飄,陣營綿延達四十里。同時,李世民又仔細觀察了高麗軍營附近的山川地形,尋找適合伏擊和沖鋒的地點。

一番偵察之后,李世民心里已經(jīng)有了八成的勝算。

就在這時候,江夏王李道宗向李世民提出了一個直搗腹心的戰(zhàn)略。他說:“高麗以傾國之兵來戰(zhàn),都城平壤的防御必然薄弱,臣請率精兵五千,直搗腹心,拔其根本!只要攻下平壤,高麗的數(shù)十萬眾便可不戰(zhàn)而降。”

這是一個出奇制勝的戰(zhàn)略。

假如李世民采用了這個戰(zhàn)略,那么這場高麗戰(zhàn)爭的結(jié)局很可能就會全然不同。可令人困惑的是,李世民聽完后卻一句話也沒有說。

沒有說話并不代表默許,而是表示拒絕。

李世民為什么會拒絕李道宗的提議呢?

唯一的解釋只能是——他太自信了。眼下他已經(jīng)成竹在胸,完全有把握一舉吃掉高延壽的這支援軍。而安市守軍一旦沒有了外援,就算他們想負隅頑抗,其下場也必定和遼東城一樣!

這很可能就是李世民當(dāng)時的想法。

李世民用沉默拒絕了李道宗之后,隨即遣使給高延壽送了個口信,說:“淵蓋蘇文強臣弒主,所以我前來問罪,至于交戰(zhàn),本來就不是我的意愿。我大軍深入你們國境,糧食供應(yīng)不上,所以先奪你們幾座城池,等你們政府恢復(fù)藩臣的禮節(jié),自然會將城池交還給你們。”

很顯然,這是李世民有意釋放的煙霧彈。他知道高延壽有勇無謀,所以吃定他了。

高延壽果然中計,隨后便放松了警惕,軍營的防備也異常松懈。

而李世民則連夜召開了軍事會議,抓住戰(zhàn)機進行決戰(zhàn)部署。他命李世勣率領(lǐng)步騎混成部隊一萬五千人,搶占西面的山頭;又命長孫無忌率精銳部隊一萬一千人,從山北狹谷秘密行軍,迂回到高麗大軍的后方;而他本人則親率四千人坐鎮(zhèn)北山,將總指揮部設(shè)置于此,從這里俯瞰整個戰(zhàn)場,以戰(zhàn)鼓、號角及各種旗幟作為指揮作戰(zhàn)的信號。

這場殲滅戰(zhàn)能否取得成功,關(guān)鍵就在于長孫無忌這支奇兵能否順利迂回到敵軍后方,擾亂其軍心,并且切斷其后路。

李世民在北山的制高點上,迫切等待著長孫無忌發(fā)出的信號。

六月二十二日清晨,李世勣率部悄悄占領(lǐng)了西嶺。當(dāng)薄霧逐漸散去,高麗軍隊才赫然發(fā)現(xiàn)唐軍早已在他們身邊擺出了一個攻擊陣形。

高延壽大驚失色,立即下令軍隊準(zhǔn)備作戰(zhàn)。

可一切都已經(jīng)來不及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源市| 荔浦县| 颍上县| 通化市| 江口县| 多伦县| 梧州市| 应城市| 北碚区| 绥阳县| 浑源县| 无锡市| 庆安县| 化德县| 县级市| 偃师市| 肇庆市| 长汀县| 阿拉善左旗| 谷城县| 新乡县| 宁城县| 读书| 甘肃省| 合江县| 定兴县| 错那县| 长葛市| 同仁县| 洛川县| 临安市| 张家界市| 迭部县| 泊头市| 福州市| 宁河县| 河南省| 海晏县| 迁西县| 高邮市|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