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圖解正念
  • 藍梅
  • 1654字
  • 2019-09-29 14:16:39

念在佛法框架中的地位(1) 七覺支

《雜阿含經》中說:“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立心正住于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 心靈的覺悟等級

七覺支包括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舍覺支、和定覺支。所謂覺支,指的就是覺悟的部分,是達到開悟之前的修行項目。“覺”就是覺悟、智慧的意思,在佛教中又稱為菩提。“支”就是分類、類別的意思。“七覺支”合起來就是指能夠達到佛教所說的徹底覺悟,徹底解脫的修行類別或修行等級。

禪修的過程與七覺支是分不開的,我們依靠它來達成修行的目標。當七覺支成熟的時候,我們的智慧也就獲得了圓滿。七覺支達到圓滿,我們便能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覺悟,不再被世間的一切人、事、物所迷惑。

■ 念覺支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我們的心要擺脫煩惱憂慮的方法就是修行正念。如果把我們念念不斷的心比做事務繁忙的國王,那么正念就像是為國王管理財務的大臣。國王沒有辦法一一清點自己擁有的財富,只有依靠大臣的幫忙,才能厘清國庫中有多少兵器、糧食、珠寶等。國王依照大臣報上的數據來作出決策。

我們的心依靠念來分辨事物的好與不好,因此念的修行是七覺支修行的基礎,如果缺乏念,其他的覺支也不能發展。 念覺支就是我們對自己的身心狀態很熟悉,對自己的身、受、心、法也很清楚。保持正念,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才可以胸有成竹,頭腦清晰地作出抉擇。

我們在看東西的時候全心全意地看,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動作都不要心不在焉。同時我們還要覺知,以前所做的事,以前所說的話,構成我們的記憶,形成憶念。憶念就像大臣的報告一樣,把憶念當做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所說的話的參考,做到不昏沉,不散亂,這就是正念。

■ 擇法覺支

有了正念我們才能活在當下,念在人在。這樣我們才能再進一步來擇法,選擇下一步要如何來進行。我們才知道,我們到底欠缺什么,需要改善什么。應該注意什么,這叫做擇法。我們若能隨時頭腦清楚,隨時心知肚明,隨時都有正念,做每一件事都能由衷、誠懇地去做,我們的心始終處于平靜的狀態下,這樣才能選擇正法,選擇我們要走的路。

三十七菩提分

正念是抉擇正法的智慧,讓我們覺察當下的身心狀態以及所處的情境,然后通過智慧的洞察,把偏執剔除出去,看清事物的本質,作出正確的選擇。

■ 精進覺支

精進即努力而不懈怠之意,精進覺支就是指通過努力而堅持不懈的修行,達到解脫的修行境地。不論做什么事都勇往直前,遇到困難的時候不逃避,勇于面對,想辦法去解決,這樣事情才會成功。精進覺支就是在面對痛苦或困難的時候,有咬緊牙關堅持到底的毅力。

保持精進的態度,不斷提醒自己,要盡可能地修持正念。每時每刻、做每一個動作、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精進,都要提起正念,不允許自己心神散亂,不讓正念有片刻的散失。

■ 喜覺支

喜覺支指因悟得佛法而心生喜悅之情,即通過精進修行而明心見性,去污還凈,內心得到從未有過的喜悅。這里所說的喜悅不是欲望得到滿足時的高興,而是法的喜悅。

我們所追求的高級住宅小區、豪華座駕、豐厚的收入等,都不過是感官上的覺受,并不能帶給我們心的清凈和滿足。只有內心的喜悅和自在才是更真實的。只有對生命中的種種境遇無所掛礙,對諸行無常有正面的看法,我們的身心才會變得輕盈敏捷,充滿活力。

■ 輕安覺支

輕安是在不安與懊惱的心都消失之后生起,因此輕安覺支也稱除覺支。由智慧覺悟和身心清凈所帶來的改變是明顯的,貪嗔雜染漸漸從心中清除出去,心理上累積已久的壓力和情緒、扭曲逐漸被凈化,身心自然變得安寧自在。

■ 舍覺支

舍就是要我們的心放下一切,坦然地、不造作地安住當下。不必勉強觀察,等到心靜下來,自然見到當下的事物的本質。在日常生活中面臨棘手的問題時,做決策的人都應該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要保持正念,智慧才能產生出來。不執著于自身的好惡,秉持客觀的態度,這就是舍。

七覺支

■ 定覺支

專注是在做事情的時候不分心、心神不散亂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以正念正知保持專注力,讓心念止于安靜的狀態,這樣才會事半功倍。心念安靜寂止,就能夠有直覺洞察事物的實相,最后才能獲得消除痛苦執著的智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自治县| 临邑县| 岱山县| 阿巴嘎旗| 泰州市| 无棣县| 合阳县| 万载县| 云龙县| 砀山县| 中江县| 托克托县| 宜阳县| 公安县| 石首市| 六枝特区| 社会| 洪泽县| 河西区| 绥棱县| 沛县| 贡嘎县| 富顺县| 河源市| 河池市| 五常市| 朝阳区| 毕节市| 晋宁县| 庆阳市| 新乡市| 嘉峪关市| 高尔夫| 观塘区| 昌宁县| 牙克石市| 南阳市| 长葛市| 乌苏市|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