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在佛法框架中的地位(2) 五根與五力
《雜阿含經》中說:“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 五根
五根指信根、勤根、念根、定根和慧根。根即能生、增長的意思,佛教認為修行此五法,能產生和增長一切善法,這五種法是生起一切善法的根本,所以稱為“五根”。
信根指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佛教的信仰,堅信佛教所說的“四諦”等教義是真實之理,并由此發(fā)起修行之心,堅信按佛教教義所規(guī)定的方法修行,就能獲得徹底的精神解脫,得到無上覺悟。
勤根也稱為精進根。指在堅定對佛教信仰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而不懈怠,精進是努力、奮斗,激起力量,修行的過程一定要有精進,才能不怠惰放棄。
念根指一心專注,憶念佛教所說的正法,依法修行而不忘失。具體地講,就是用四念處的修行法來培育正念與智慧。
定根即于佛法修行時,使心專注于一境而不散亂,定就是“禪定”的意思。聚集正念于觀照目標之上,不分心、不放逸、不散亂,達到心的穩(wěn)定與平靜。
慧根是指能正確地認識和掌握佛法,并能以佛教的觀點來觀察和認識世界。以正念如實地去觀照事物的本質,從而得到有關事物的真相,這種經驗即是智慧。當智慧在培育起來后,我們就可以用它來對治一切痛苦和修行的障礙。
信就是目標;進就是努力踐行;念就是活在當下的正念;定就是于事于理明達,不動其心,專一于信,心無旁騖;慧就是通曉事理,圓融所見,能于己信,漸漸了達。我們可以把五根比喻成五種操縱駕駛順暢的因素。信根就如引擎,精進根為汽油,念根為好的司機,慧根就是良好的駕車技術,定根為司機持續(xù)關注于路上景物,好比前頭的車燈照射路景的作用一般。
■ 念根
修行念根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心靈力量,它幫助我們增長信根,精進并助長正念。保有正念,我們的心不會離開所緣,會不斷專注于一件事情上,不會分神顧及其他。不論是在走路、吃飯還是工作、休息,都可以全心專注于當下正在進行的事情上。
五根平衡
五根必須平衡發(fā)展,才能使圣道修習圓滿,它們的平衡關系可用一個十字圓輪來說明,軸心由念根來帶動。其中,信與慧、定與精進的平衡是最為重要的。

五根如駕駛
我們可以把五根比喻成五種操縱駕駛順暢的因素。信根就如引擎,精進根為汽油,念根為好的司機,慧根就是良好的駕車技術,定根為司機持續(xù)關注于路上景物,好比前頭的車燈照射路景的作用一般。

這樣專注的態(tài)度慢慢養(yǎng)成習慣后,不論行、住、坐、臥,不管是什么情況,我們都能做自然的修行。不論是在打坐,還是在其他任何事情,我們的心都不會散亂放逸,只要煩惱一出現,就會馬上覺察到,不會讓它們控制我們的心,迅速把心拉回到正念之上,讓我們的心安住于清凈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定和慧就會出現,成就我們的修行。
■ 五力
《大智度論》中說:“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是名為力。”意思就是說,因為修習信根等五根,而增長五種能夠維持修行,獲得解脫的力量,也就是五力。五力是配合修習五根而產生的,所以五力與五根一一對應,分別為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信力指對佛教信仰的堅定虔誠,由修習信根而增長,能破一切疑惑、不堅定心和一切邪信;精進力是因修習精進根而增長之力,能斷諸惡,能破除一切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所有懈??;念力指因修四念處而使正念堅定,破除一切不符合佛法的邪念的力量;定力是因修習定根而增長的禪定力量,能破除各種妨礙專注一心修行的胡思亂想;慧力是修習慧根而增長的,使修行者能夠按佛法來觀察、把握世界本質的能力。
■ 五根與五力的關系
五根是學佛的道路與等級,而五力是依據五根的修行而來的決心和精進的力量。五力是修五根而起,配合修習五根,維護五根增長的力量,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五根圓滿的快慢決定于五力的大小。信的圓滿,來自于決心的力量;精進的圓滿,來自于堅持不懈、永不停止的力量;念的圓滿,來自于深思熟慮、信心增強的力量;定的圓滿,來自于一心不亂、寵辱不驚、穩(wěn)如泰山的力量;慧的圓滿,來自于洞徹萬物、靈光四射的力量。
兩者的修行十分相似,但結果略有不同。據《雜集論》解釋,五根與五力在修行時,所緣之境、修習的自體都相似,但兩者的結果卻不同。相對而言,在克服修習過程中的障礙,破除一切修行過程中的不利因素方面,五力較五根功能更強一些。
五根與五力
五根是學佛的道路與等級,而五力是依據五根的修行而來的決心和精進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