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達波噶舉的傳承:“四大八小”
岡波巴死后,他的四個弟子在前藏和后藏建寺收徒,形成四大支系,其中帕竹一系又分出八個小系,總稱“四大八小”。
(1)影響最大的噶瑪噶舉
該支系創始于岡波巴及其弟子都松欽巴。都松欽巴早年學習噶當派教法,后來拜岡波巴為師,學習噶舉教法。公元1147年,在昌都地區的昌都縣建噶瑪丹薩寺,噶瑪噶舉因此而得名。公元1187年在拉薩西北堆隆建立的楚布寺任該派主寺。
噶瑪噶舉在西藏佛教各派中率先采用活佛轉世相承制,先后建立過若干活佛轉世系統,都松欽巴被尊為第一世噶瑪巴活佛。在它的眾多支系中,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黑帽系和紅帽系。
噶瑪噶舉派主要學說是月稱派中觀見,重密宗,采取口耳相傳的傳授方法,曾融合噶當派教義。修習上,噶瑪噶舉派注重修身,主修大手印法。
(2)蔡巴噶舉與拔戎噶舉
蔡巴噶舉
該支系的創始人是蔡巴·尊追扎(1123—1194),本名達瑪扎。他13歲拜岡波巴學佛,法名尊追扎。30歲隨岡波巴的侄子貢巴楚臣寧波學習岡波巴所創的“俱生和合法”,證得了真實義。1175年,他在噶爾家族首領的支持下,于蔡溪卡建立了蔡巴寺,蔡巴派因此得名。后來又在蔡巴寺附近建貢塘寺。1194年蔡巴死后,噶爾家族直接控制了蔡巴噶舉教派。公元14世紀中葉,蔡巴萬戶在各封建領土的斗爭中被帕木竹巴打敗,封地被奪走,貢塘寺被燒,蔡巴噶舉也就隨之衰微。后來,蔡巴寺和貢塘寺成了格魯派的屬寺,傳承斷絕。

噶瑪噶舉的創始人都松欽巴
布本設色唐卡 清代 西藏
都松欽巴是噶瑪噶舉派的創始人,是岡波巴大師的弟子之一。噶瑪噶舉在西藏佛教各派中率先采用活佛轉世相承制,先后建立過若干活佛轉世系統,都松欽巴被尊為第一世噶瑪巴活佛。唐卡中的都松欽巴頭戴黑帽,手持佛珠,坐在法座上。

噶舉紅帽派喇嘛之一(局部圖)
拔戎噶舉
該支系由岡波巴的弟子達瑪旺秋創立。他得到岡波巴的真傳,在昂仁地區建立拔戎寺,該派因此而得名。他以密教大印和顯教大印境界為主,收徒傳法,自成一派。該派以家族世代相繼承,因家族內部為權勢爭奪而屢生爭執,從而使寺院堪布也隨之頻繁易人,經濟勢力衰微,教派也因此而衰絕。

噶舉紅帽派喇嘛
布本設色唐卡 19世紀 西藏
紅帽派是噶舉派兩大活佛傳承體系之一,另一個為黑帽派。紅帽派由噶舉派高僧扎巴僧格所創,他曾被封為元朝的灌頂國師,受賜金邊紅帽一頂,故稱為紅帽派。唐卡中,主尊和四周都為紅帽派僧人,他們頭戴相似的紅帽,或者手持經卷,或者作說法印,或者作辯經狀,神態各異,充分展現了該派祖師的大師風采。
(3)支系最龐大的帕竹噶舉
帕竹噶舉創始人帕木竹巴,本名多吉杰波(1110—1170),簡稱帕竹,生于康區金沙江流域的哲垅乃學地方,屬韋哇那盤托家族。9歲出家,19歲時從一富人入藏游學,遍習噶當、薩迦、寧瑪等派教法。后投在岡波巴門下,習“俱生和合法”、大印法門,并有所完善。1134年,從甲律師受比丘戒,學《戒律本論》。又從瑪爾·卻吉堅贊(洛窮弟子)、瓜譯師、薩欽(薩迦初祖貢噶寧布)等人習密法。返康后,在蔡崗地方收徒傳法。所著《噶古釀格》,闡述了他的教法。1158年,他到山南帕木竹地方建丹薩替寺,在此傳法至去世。
帕竹的門徒眾多,他們在康藏各地分別建寺授徒,形成八個分支,即:止貢巴仁欽貝創立的止貢噶舉、達垅塘巴扎希貝創立的達垅噶舉、林熱白馬多吉創立的主巴噶舉、格丹意希僧格創立的雅桑噶舉、杰擦和袞敦兄弟創立的綽浦噶舉、結貢·楚臣僧格創立的修賽噶舉、意希孜巴創立的葉巴噶舉、瑪倉·喜饒僧格創立的瑪倉噶舉。其中止貢巴、達垅巴、主巴三個支系的經濟實力雄厚,與地方封建主結合密切,所以有較大發展,其他五個支系或被兼并,或自行消亡。
帕竹系以丹薩替寺為主寺,與其他分支同時并存。1208年,山南的封建主朗拉斯家族扎巴瓊乃奪取了丹薩替寺的寺主職位,帕竹噶舉由此被朗氏家族把持,其傳承僅限在這個家族之內。元代至元五年(1268),忽必烈封帕木竹巴為十三萬戶之一,萬戶長由寺主推薦,呈宣政院任命;后來則由寺主兼任,形成了比薩迦時期更加典型的政教合一體制。到14世紀,帕竹萬戶實力大增,扎巴瓊乃的侄孫大司徒絳曲堅贊先后用武力消滅了薩迦派地方勢力,于1354年建立了帕竹地方政權,統治了衛藏的大部分。明永樂四年(1406),成祖封帕竹首領扎巴堅贊為“闡化王”,朗氏家族在政治、經濟、宗教上的實力達到極盛。

止貢噶舉主寺的建立者——袞嘉貝瑪卡波
布本設色唐卡 清代 西藏
止貢噶舉是帕竹噶舉八小支派之一,創始人是仁欽貝。仁欽貝是帕木竹巴的弟子,37歲時建成止貢替寺。所傳的教派也就被稱為“止貢噶舉”。唐卡所描繪是本派后世的學者袞嘉貝瑪卡波,他于16世紀在南藏創的祖桑阿確林寺,是止貢噶舉派的主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