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地藏經
- 釋心田
- 943字
- 2019-09-29 14:44:56
地藏造像:親切的“比丘菩薩”
地藏菩薩由于常居穢土,而今多以沙門形相現諸于世,與其他菩薩莊嚴高貴的天人相大不相同。
早期地藏菩薩也與其他菩薩一樣,是頭戴天冠、身披天衣,并以瓔珞裝飾的天人相。從現有的敦煌壁畫、絹畫還可以看到雙手均作印契,或捧著鮮花、凈瓶的地藏菩薩。晚唐開始出現“披帽地藏菩薩”,即用絲質頭巾遮蓋在頭上,兩端垂下至肩。
到了后來,因為地藏菩薩常居穢土,在濁惡世界中度化眾生,因此又逐漸演變成光頭或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沙門形相,左手持代表消災除厄的摩尼寶珠,右手執著象征振動地獄、驚醒眾生的錫杖,或坐或立于蓮花之上。只有藏傳佛教里的地藏菩薩仍是華麗的菩薩形,在這里地藏菩薩是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的主尊,白肉色,左手持蓮花,上有幢幡,右手持寶珠,也有右手作施無畏印的。他與寶處、寶手、持地、寶印、堅固意菩薩合稱為六地藏。
敦煌壁畫里的地藏菩薩均無甚座騎,圖像中偶爾見到有金毛獅子以及善惡二童子;“金地藏”的說法深入人心之后,神獸“諦聽”開始成為他的座騎,而曾經舉家布施金地藏的九華山山主閔公父子則成為了地藏左右脅侍。
因為地藏菩薩曾立下度盡眾生方成佛的大愿,故又以“六道地藏”的形象居于六道輪回之中:
(1)檀陀地藏:左手持“檀陀”(一種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救助地獄道眾生。
(2)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救度餓鬼道。
(3)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濟度畜生道。
(4)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濟度阿修羅道。
(5)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愿印,專門濟度人道。
(6)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專門濟度天道。
原本在《地藏本愿經》中,地藏菩薩雖有億萬分身,但并無使者,而后的《地藏菩薩念誦儀軌》則出現關于“地藏尊之六使”的記載,一為地獄道焰摩使者,二為餓鬼道持寶童子,三為畜生道大力使者,四為修羅道大慈天女,五為人道寶藏天女,六為天道攝天使者。此六使協助地藏菩薩的度化六道,基本可視為“六道地藏”的另一種描述。
藏傳佛教的“六地藏”
為了度化六道眾生,地藏菩薩也隨機應化六種分身,眾尊稱為“六地藏”。因宗派不同,六地藏的組合也各不相同。在藏傳佛教中,地藏菩薩為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主尊,與寶處、寶手、持地、寶印、堅固意菩薩合稱為“六地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