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食物本草
- 唐頤
- 806字
- 2019-06-06 11:00:03
茄 Qie
防治胃癌,延緩衰老

【原文今譯】
茄味甘,性寒。患寒冷病的人可以煮熟少食,但不能多食。否則會損害人的健康,動氣,引發(fā)瘡癰及各種難治之病。菜類基本上只有茄對人體無益。朱丹溪說:茄屬土,所以甘而喜降火。用茄根煎水洗足,可治凍瘡;茄蒂燒成灰可治口瘡,效果都不錯,都是取其味甘,緩解火熱。
【認識茄子】
基本描述
茄子起源于東南亞熱帶地區(qū),古印度是茄子最早的發(fā)源地。中國栽培茄子的歷史悠久。南北朝栽培的茄子為圓形,與野生形狀相似;元代則培養(yǎng)出長形茄子;到清朝末年,長茄才引入日本。
優(yōu)劣辨別
茄子老、嫩的鑒別:嫩茄子顏色發(fā)烏暗,皮薄肉松,重量少,花萼下部有一片綠白色的皮。老茄子顏色光亮光滑,皮厚而緊,肉堅子實,重量大,有的帶苦味。
茄子的質(zhì)量辨別:以果形均勻周正,老嫩適度,無裂口、腐爛、銹皮、斑點,皮薄、子少、肉厚、細嫩者為佳。
【藥用功效】
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能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保護心血管、抗壞血酸。
茄子含有龍葵堿,能抑制消化系統(tǒng)腫瘤的增殖,對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食用指導】
食用方法
茄子適用于燒、燜、蒸、炸、拌等烹調(diào)方法,如“魚香茄子”“炸茄盒”等。
食用禁忌
脾胃虛寒、哮喘者不宜多吃。體弱、便溏者不宜多食;手術前不宜食茄子,因為茄子影響麻醉劑正常分解。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對于容易長痱子、生瘡癤的人,尤為適宜。
藥膳偏方
炒茄子
主料:茄子250克。
做法:茄子洗凈切成小塊,將油燒至七成熱,倒入茄塊不斷煸炒至熟,再加少許精鹽即可。
功效:能清熱解毒,適用于痔瘡出血患者食用。
茄

【別名】落蘇、酪酥、昆侖瓜、矮瓜
【科屬】茄科植物茄
【性味】性涼,味甘
【歸經(jīng)】入胃、腸經(jīng)
【功用】清熱涼血,消腫解毒
【主治】用于腸風下血,熱毒瘡癰,皮膚瘡瘍、口舌生瘡、痔瘡下血、便血等病癥
【主產(chǎn)區(qū)】主要產(chǎn)于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蘇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