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面部是人體各部位和疾病的全息縮影

人體的各個部位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關聯、互相制約的,上至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下至五官九竅、皮膚毛發,無不息息相通。如果某一部位發生病變或不適,就會使其他部位,甚至整體都受到干擾或影響。面部的各個部位所代表或反映的不僅僅是這一局部,而是五臟六腑在面部這一部位的反射區。我們很自然地能從人的面部形色,推測出對方的精神、健康狀態、日常作息是否正常。一旦面部出現問題,通過調節人體的五臟六腑,就會使面部所出現的問題得到解決。

面部與人體部位和疾病對照圖

頭面:額正中點。主治:頭面病、腦病。

咽喉:頭面與肺的中點。主治:咽喉炎、梅核氣等。

肺:兩眉端中點。主治: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

心:位于鼻梁骨的最低處。主治:心悸、失眠等。

肝:心區與脾區聯機的中點。主治:肝病及兩脅疼痛。

膽囊:在肝區兩旁。主治:膽囊炎、膽石癥等。

脾:位于鼻尖。主治: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

胃:位于脾兩側。主治:胃痛、嘔吐。

膀胱:相當于水溝穴的位置。主治:腰酸背痛。

子宮:與膀胱區重疊。主治:痛經、陰部痛。

大腸:顴骨下緣。主治:便秘、腹痛、泄瀉等。

小腸:在顴骨的內側。主治:泄瀉。

腎:鼻翼水平線與太陽穴的垂直線相交處。主治:遺尿、癃閉等。

臍:腎區稍下方。主治:繞臍腹痛。

胸(乳房):在目內眥稍上方。主治:胸痛、胸悶等。

《靈樞·五色》望診圖

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五輪八廓圖

五輪學說是根據五行觀點,將眼由外向內分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和水輪五個部分,并配屬一定的臟腑,借以說明眼的生理、病理機制,指導臨床診斷、治療等。

八廓學說是將眼睛按照八卦的部位劃分出不同的方位,然后分別隸屬于六腑、心包和命門。當眼睛發病時,可以通過觀察方位、色澤、粗細、多寡,為治療提供依據。

鼻部與人體部位對照圖

鼻是臟腑組織的縮影,各臟腑組織在鼻部都有一定的相應部位。這些部位系統地反映了臟腑組織的生理、病理狀況。

舌部與人體部位對照圖

舌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過經絡與五臟相連,因此通過舌診可以了解臟腑的虛實和病邪的性質、輕重與變化。

耳部與人體部位對照圖

全息耳療是依據中醫經絡理論,由針灸發展變化而來,通過耳穴磁灸經絡傳導,可以從根本上調理患者的臟腑氣血運行,疏通血脈,達到尋根求源,治病治本的目的。

口唇與人體部位對照圖

口唇是十四經的樞紐,臟腑的要沖。我們以八卦圖來說明臟腑與唇的對應關系。

牙齒與人體部位對照圖

中醫學認為,“齒為骨之余”, “齦為胃之絡”。牙齒通過諸多經脈的運行,與內臟緊密相連。

面診治病的基礎:經絡

經絡學說是中醫的基本理論,也是現代面診、手診、足療方法的理論基礎。它具有聯系臟腑、溝通內外,運行氣血、營養全身,抵御病邪、保護機體的作用。人體這些無處不在的經絡穴位就是能使生命健康的種子,平常只要好好的培育澆灌,它就能結出健康的碩果。認識了人體的經絡系統,還要學會通過觀察臉部的各種變化,并據此進行診斷,了解健康狀況。

足太陽膀胱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眼內角,經頭頂、頸部行于脊柱內側,至下肢外側后面,過外腳踝,到達足小趾外側。

主治病癥

①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遺精、遺尿、陽痿、閉經、痛經、月經不調、腎炎等。

②消化系統疾病,如腸炎、胃炎、消化不良、膽囊炎、肝炎等。

手太陰肺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在體表起于胸部,先下行至腹部,絡于大腸,再上行至頸部,最后下行至拇指指端的少商穴。

主治病癥

①呼吸系統疾病,如急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咳血等。

②五官疾病,如咽炎、鼻炎等。

足陽明胃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鼻翼外側,繞口周,走頸前,向下過乳頭到臍旁,沿下肢前外側繼續向下,最終到達第二趾外側。

主治病癥

①頭面五官疾病,如頭痛、牙痛、面神經麻痹、腮腺炎等。

②腸胃疾病,如胃下垂、腸麻痹、胃腸神經官能癥等。

手少陰心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源于心臟,上行至肺,從腋下出,沿臂內側后緣行至肘內,再沿前臂內側后緣至掌后小指內側,最后到小指前端。

主治病癥

①心血管疾病,如心動過速或過緩、心絞痛等。

②神經精神疾病,如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癲癇等。

手厥陰心包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胸中,向上走腋下,再沿著上臂內側下行,從手太陰經與手少陰經的中間進入肘中,然后沿前臂兩筋之間進入掌中,經中指到手指尖。

主治病癥

①心血管疾病,如心動過速或過緩、心絞痛、神經官能癥等。

②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神經衰弱等。

足少陽膽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由眼部開始,經身體側面下行,止于第四趾端。

主治病癥

①肝膽疾病,如膽絞痛、膽囊炎、肝炎等。

②頭面五官疾病,如偏頭痛、眼痛、頸項痛、牙痛、耳鳴等。

③經脈所過部位疾病,如肋痛、髖關節痛、膝關節痛。

足少陰腎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小趾下端,過足心,沿下肢后內側向上至胸中,最后沿喉嚨上行至舌根。

主治病癥

①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陽痿、遺精、痛經、胎位不正、腎炎等。

②五官疾病,如耳聾、耳鳴、牙痛等。

手陽明大腸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食指橈側段的商陽穴,通過拇指和食指指尖向上沿前臂上緣行至肘外側,再沿上臂外側前緣向上至肩,最終達面部,止于鼻子旁邊的迎香穴。

主治病癥

①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發燒、咳嗽頭痛等。

②頭面五官疾病,如面部痙攣、甲狀腺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耳鳴、耳聾、鼻竇炎等。

足太陰脾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大腳趾內側,然后沿下肢內前側上行至腹部,上穿橫膈膜,向上與舌根相連,散布在舌下。

主治病癥

①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不良、腸麻痹、腹瀉、便秘、胃腸功能紊亂等。

②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難產、盆腔炎、前列腺炎、遺精等。

手太陽小腸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小指外側的少澤穴,沿手臂外側上行至肩部,再到面部,止于耳部。

主治病癥

①頭面五官疾病,如耳聾、中耳炎、腮腺炎、扁桃體炎、眼疾等。

②經脈所過部位疾病,如肩背疼痛、肘背疼痛等。

手少陽三焦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無名指端的少澤穴,經手臂行至手腕,走前臂外側兩股中間穿過肘部,沿上臂外側到肩部、側頸部,繞過耳后至眼眶下。

主治病癥

①頭面五官疾病,如偏頭痛、面部神經麻痹、耳鳴、腮腺炎、咽炎等。

②經脈所過部位疾病,如頸項痛、肩背痛、肘臂痛、手背腫痛等。

足厥陰肝經與主治疾病

循行路線

起于大拇趾外側,沿下肢內側中線向上行至陰部,然后上至小腹,穿過橫膈膜,散布于脅肋部。

主治病癥

①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痛經、崩漏、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②肝膽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囊、肝脾腫大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鲁县| 大连市| 城口县| 砚山县| 泾川县| 西贡区| 白朗县| 承德县| 辉南县| 子长县| 八宿县| 陕西省| 抚宁县| 二连浩特市| 石楼县| 齐河县| 湖北省| 姚安县| 班戈县| 会理县| 安丘市| 万载县| 苏尼特右旗| 上杭县| 西平县| 尤溪县| 台江县| 阿巴嘎旗| 长武县| 筠连县| 阳江市| 措美县| 随州市| 商南县| 永嘉县| 贺兰县| 蓬溪县| 含山县| 舟曲县| 嵊州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