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臉識病輕圖典
- 《輕圖典》編輯部
- 606字
- 2019-09-26 13:18:29
異常的面色
面色與五臟病變
人有病時,皮膚的光澤發生變化,稱為“病色”。異常面色也分青、赤、黃、白、黑五種,既可以提示不同臟腑的病變,又能反映病變的不同性質。
◎ 面色異常判斷疾病
《黃帝內經》記載,同樣顏色在不同的健康狀態下表現在面部是有區別的。如白色,健康人表現出來的是白色絲綢裹著朱砂般,白里透紅,而不健康的人則表現出異常的蒼白、灰白。下面就病態面色做一些簡要介紹。
面色蒼白:多為虛證、寒證或失血。
疾病征兆:久病體虛、大出血、慢性腎炎等會使面色發白。
飲食調養:多食用一些紅棗、枸杞、龍眼等補益氣血之品。

枸杞
面色發紅:多為熱證。血熱則行,血流加速則皮膚呈現紅色。
疾病征兆:高血壓患者常常紅光滿面;結核病患者由于低熱,會顴部緋紅。
飲食調養:盡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胡椒、生姜等。

辣椒
面色青紫:多為氣血不通、脈絡阻滯所致。
疾病征兆: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肝病導致血液中廢物過多等,會使面色變為青紫。
飲食調養:多吃番茄、菠菜、硬殼果仁、西蘭花、燕麥、大蒜等食物。

番茄
面色發黃:黃色鮮明屬于濕熱,黃色晦暗多屬于寒濕。
疾病征兆:面色萎黃,多為心脾虛弱、營血不足;面黃浮腫為脾虛有濕。
飲食調養:多食用馬鈴薯、香菇、板栗、紅棗、雞肉等。

板栗
面色發黑:多屬腎病或血瘀證,常為重病。
疾病征兆: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砷劑、抗癌藥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面色發黑。
飲食調養:多食用具有補腎作用的食物,如核桃、木耳、黑豆、黑芝麻等。

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