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866年海上的那一連串咄咄怪事,人們至今還記憶猶新。當時,沿海居民和內陸群眾因此鬧得沸沸揚揚,那些常年出海的船員們對此更是激動萬分。從事進出口生意的歐美商人、船主或是掌舵的船長、各國的海軍將士,乃至這兩大洲的各國政府,也都極為關注這件事的動態。
讓我來大體介紹一下這件事的起因吧:就在不久前,接二連三地有出海的人匯報,他們在海上碰見了一個像巨大的紡錘一樣的東西。這個東西的體積比鯨魚還要大得多,移動起來的速度也比鯨魚快得多,有時還能發出詭異的磷光。
許多相關的航海日志對這個東西的描述都是一致的,比如它有著紡錘般的形狀;它運動時,速度快得難以估計;它轉移時,力量巨大,令人吃驚;它本領獨特、高超等等。如果它屬于鯨魚類動物,那么,生物學家就得修改他們曾經劃定的鯨魚的最大體積。可是,像居維埃[1]、拉色別德[2]、杜梅里[3]、卡特法日[4]這樣的生物學家肯定是不會答應的,除非你把那東西放到他們眼前,讓他們仔細研究后,他們才可能承認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龐然大物。
把目前所有觀察的結果集中在一起,再進行一下客觀的分析——那些說它只有二百英尺長的,肯定是估計過低了;那些說它有一英里[5]寬、三英里長的,肯定又有些言過其實了——我們完全可以肯定,要是真有這么個奇怪的生物的話,它一定會刷新魚類學家所承認的魚類體積的最大紀錄的。
然而,那么多的事實說明這東西又是確實存在的。人類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不免開始對這個突然出現的怪物浮想聯翩了,以至于引起全世界一片騷動。而那些認為這完全是荒謬的無稽之談的論調,則根本站不住腳。
事實上,1866年7月20日那天,在澳大利亞海岸東邊五英里處,隸屬于加爾各答布納希汽船公司的喜金孫總督號,就和這個怪物相遇了。起初,船長巴克還以為發現了尚未被認知的暗礁。可是,正當他要為它做準確定位時,這個神秘的物體卻突然噴出了兩道巨大的水柱,“嘩”的一聲躥到了空中,足足有一百五十英尺高呢!這樣一來,只有兩個可能的解釋:要么,巴克船長面前的是一座暗礁,但那上邊有間歇噴泉;要么,那不是暗礁,而是一種可以噴出一百五十英尺高水柱的神秘動物。
就在喜金孫總督號看見這個怪物后的第三天,也就是7月23日那天,西印度太平洋汽船公司的克利斯托巴爾哥郎號,也碰到了同樣的事。但是,克利斯托巴爾哥郎號觀測到它的地點與喜金孫總督號的觀測地點之間相差七百海里。如果它們所見到的是同一個東西的話,那么它的游動速度確實是驚人的快。
僅僅過了十五天,同樣的事情又讓國營輪船公司的海爾維地亞號和皇家郵船公司的山農號遇上了。當時,他們正在北緯42度15分、西經60度35分的大西洋海面上相向而行,距離上述地點有兩千里之遙。兩艘船竟然同時觀察到了這個怪物。根據他們的估計,這個怪物的體長至少在三百五十多英尺以上,因為它竟然比兩船首尾相連還要長出一截,而兩船連起來不過才一百米長。經常在阿留申群島的久蘭馬克島和翁居里克島[6]附近出沒的那些鯨魚,是目前已知的最長的鯨魚,但最長也不過五十六米而已,一百米以上的,可以說是前所未聞。
類似的消息接連不斷地傳來:貝雷爾號在橫渡大西洋時又獲得了新的觀察,倒霉的茵曼輪船公司的越提那號竟然第一個撞到了那怪物身上;法國二級軍艦諾曼底號的軍官們在航海日志上提出了新觀點;克利德爵士號上的海軍高級參謀弗茲·詹姆斯精密測算出了它的位置……這些在當時的確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對于那些國民性比較浮躁的國家來說,這件事不過是大家茶余飯后的一點談資,但對于那些作風嚴肅和踏實的國家——像英國、美國和德國——來說,其意義就非比尋常了,他們都投入了專門的研究。
這怪物在各大城市變成了街談巷議的熱點。從咖啡館到報刊再到舞臺,人們歌唱它、嘲笑它、扮演它,一時間謠言四起,奇聞流布。一些原本瀕臨倒閉的報刊此時竟然咸魚翻身,發行量一路飆升,這都多虧了充斥其間、令人咋舌的離奇的報道:什么碩大的白鯨啊,什么北極海中可怕的“莫比·狄克”[7]啊,什么龐大的“克拉肯”[8]啊……要什么有什么。為了增加可信度,有人甚至搜羅出一些文獻古籍來,其中包括權威的亞里士多德的見解,博聞的蒲林尼[9]的記述,也有彭土皮丹[10]主教編纂的挪威童話,保羅·埃紀德記述的奇聞珍談,另外還有哈林頓那份不容置疑的報告,報告稱,他曾于1857年乘嘉斯第蘭號旅行時,看見了一種以前只有在立憲號到過的海面上[11]才能見到的大蛇。
此時,一些學術團體和科學報刊完全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怪物的存在,另一派則予以堅決否認,論戰愈演愈烈。“怪物問題”也始終牽動著一般公眾的視線。這就有了長期以科學衛道士自居的新聞記者,同那些向來自命不凡的文人的一場值得特書大書的火并。而用來紀念這場筆戰的不僅僅是淌成小河的墨水,甚至還有個別人的幾滴鮮血,因為那些家伙的傲慢態度把本來指向怪物的筆鋒引到了自己身上。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中,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當時的流行小報可是出盡了風頭,它們一面挑戰著巴西地理學院、德國柏林皇家科學院、英國不列顛學術聯合會以及美國華盛頓斯密孫學院刊出的研究論文,一面回應著《印度群島報》、摩亞諾神父的《宇宙》雜志、皮德曼的《消息報》所做的討論,以及世界各國大報刊的科學版面發布的新聞。反對派經常引用的林奈[12]那句“大自然不制造蠢東西”的名言,反倒成了那些才情四溢的作者們規勸大家的利器。在他們看來,什么大海蛇、“莫比·狄克”、“克拉肯”以及海員們口中所說的其他怪物,全是在造大自然的謠,根本不存在。六個月之后,來自以尖刻著稱的某諷刺報的一位編輯先生竟成了話題的終結者。他如同兒戲般地發表了一篇概述文章,像夷包列提[13]那樣,在嘩眾取寵中,給駱駝背上添了最后一根稻草,把它徹底壓了下去。就這樣,科學在機智的詭辯中轟然倒塌。
波瀾不驚的1867年的頭幾個月,人們似乎徹底遺忘了關于海怪的問題。然而,就在這時,又傳來了一些新的消息,而且問題完全變了性質。因為這個怪物現在變成了暗礁、巖石,并且是捉摸不定、會奔馳的。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而是必須認真設法避免的一個危險。
1867年8月5日那天夜里,隸屬蒙特利奧航海公司的摩拉維安號正行駛到北緯27度30分、西經72度15分的大西洋洋面上。突然,船右舷莫名其妙地和一座巖石撞上了。因為之前沒有任何地圖標明這一帶還有這么一座巖石。而當時,摩拉維安號正好在四百匹馬力的推動下順風行駛,其速度達到了每小時十三海里。完全可以肯定地說,幸虧摩拉維安號船體特別堅固,要不然這么一撞,船上的二百三十六名從加拿大載來的乘客非得被甩到海底去不可。
這起事故發生時,天剛破曉,大概也就早晨五點的樣子。事故一發生,值班的海員就迅速趕到了船受到撞擊的部位。他們認真地觀察了一下四周的情形,只見海面上有個直徑六百多米的大旋渦,等那旋渦消失后,就什么都沒有了。他們檢查了一下船身,見沒有受到什么損害,就只好記下事故發生的確切地點,然后按預定航線繼續行駛。當時真不好確定事故的原因,摩拉維安號究竟是撞上了什么東西呢?這個問題一直在人們心里打了一個問號。后來到船塢檢查時,才發現船的一部分龍骨早已折斷了。
雖然這件事十分蹊蹺,但要讓人們充分地認識到事態的嚴重性,還要等到三周之后。因為那時在類似的情況下又重復了類似的事件。而這次事件之所以能引起十分廣泛的反響,還是因為受害船所屬的國籍和公司在世界范圍內都享有著崇高的聲望。
英國航運業巨頭茍納爾的名字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早在1840年,這位精明的企業家就用三艘四百匹馬力、載重一千一百六十二噸的明輪木船,創辦了茍納爾郵船公司,經營利物浦和哈利法克斯[14]之間的航運業務。僅僅過了八年,公司擴充到擁有四艘六百五十匹馬力、載重量達到一千八百二十噸船的規模。其后兩年,兩艘馬力和載重量更大的船的到位,使公司實力獲得了進一步的提升。1853年時,茍納爾公司繼續把持著裝運政府郵件的業務,一口氣添造了六艘快船,分別取名阿拉伯號、波斯號、中國號、斯各脫亞號、爪哇號、俄羅斯號。這些船在當時來看,不僅在速度方面是數一數二的,而且就體量而言,也僅僅是排在大東方號之后。到1867年出事前,茍納爾公司有八艘明輪,四艘暗輪,共計十二艘。
上面,我簡單地把茍納爾公司的情形介紹了一下,主要是想讓大家適當了解一下這家海運公司的地位。由于它經營得法,把競爭對手都遠遠甩在后面,是當之無愧的航運界老大。二十六年來,學術流派凈是庸俗進化論的追隨者,之后實證主義者斯賓塞橫空出世,使人耳目一新。而他也對茍納爾公司贊不絕口,他說:“茍納爾公司的郵船在兩千次的橫渡大西洋的航行中,從未有過一次航行取消,從未有過一次航行遲誤,從未有過一封信件遺失,從未有過一人一只船損失。”因此,盡管法國的郵船公司使盡渾身解數想要搶它的生意,但是乘客們就是不買賬,就認準了茍納爾公司的船,近年來的官方統計文獻完全可以說明這一點。只要了解了這些,便不難理解茍納爾公司的郵船的意外遭遇,為什么會引起軒然大波了。
1867年4月13日,海上風平浪靜,斯各脫亞號又一次行經北緯45度37分、西經15度12分的海面上。當時,在順風及一千匹馬力的發動機的推動下,它的速度達到了每小時十三海里半。兩組機輪轉動正常,吃水六點七米,排水量為六千六百八十五立方米。
就在這天下午四點十六分時,乘客們一如往常地在大廳中吃著點心,一陣輕微的震顫自斯各脫亞號的船尾、左舷機輪后面一點的地方傳遍了全船。
這感覺似乎不像是斯各脫亞號撞上了什么東西,而像是什么東西撞上了斯各脫亞號。不像是敲擊,而像是鉆鑿。這次沖撞的力度非常輕微,要不是因為負責監理船艙的人員跑到甲板上來喊:“我們的船要沉了!我們的船要沉了!”也許根本不會有人在意的。
起初,旅客們被嚇得魂飛魄散,但船長安德生迅速出面安慰大家,說:“請大家不用擔心!由于斯各脫亞號被防水板分割為七大間,即使有一間被撞出了個把漏洞,也不用緊張,暫時不會發生沉船的危險。”
之后,他立即跑到艙底下去查看情況。查到第五間時,發現有海水浸入了,而且浸入的速度非常快。這說明船被撞出了一個相當大的漏洞,但幸好蒸汽爐不在這里,要不然,爐火一熄,麻煩可就大了。
他立即命令停船,并且派了一個身手麻利的潛水員下水檢查船身損壞的具體情形,若有可能的話,盡量修補好。沒多久,情況就查明了,船底被撞出了一個兩米長的大洞,堵是堵不上了。沒辦法,斯各脫亞號只有繼續行駛,爭取早日趕到距此三百海里之外的克利亞海岬再做修補。這樣,等船駛進公司的碼頭時,第一次延誤了,整整延誤了三天。這三天對于在利物浦焦急等待的人們來說,每一秒都像是一年。
工程師們把斯各脫亞號架起來進行檢查時,他們完全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船身吃水線以下兩米半的地方,有一個很規則的等邊三角形的裂口。包裹船身的鐵皮上的傷痕也十分整齊,就是用鉆孔機鑿,也未必能鑿得這么精確無誤!這家伙在鑿穿了四厘米厚的鐵皮后,還能詭異地使自己全身而退,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這就是最近這次事件的大致經過了,正是這次事件又使人們重新亢奮起來。所有從前那些原因不明的海難,現在都有了明確的解釋了——海中怪物所為。于是,這個神秘莫測的怪物就背負起了導致船只沉沒的罪名。事實上,它的罪名可不算小,因為不幸沉沒的船只數目相當大,僅僅有據可查的,每年就有三千艘左右,至于那些沒有登記在冊的,就更不計其數了!
人們不管這怪物是不是應該背上這個罪名,只要一有船只失蹤或者沉沒,也懶得去細究,都算作它的責任。然而由于它的存在,海上交通受到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不惜任何代價也要清除海上這個罪大惡極的怪物,成了人們的共同心愿。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遲來的周先生
青梅竹馬到相看兩厭,簡橙從周聿風的肋骨變成一塊雞肋骨,成了他故事里的蛇蝎美人,惡毒女配。后來兩人解除婚約,所有人等著看她笑話,她轉身嫁給前未婚夫的小叔,那個高不可攀,無人敢染指的矜貴男人。簡橙救過周庭宴一次,求過他兩次。第一次周聿風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挽留,第二次她想悔婚,她求周庭宴幫她恢復自由身。周庭宴說事不過三,救命之恩只能滿足她三個愿望,于是第三次…簡橙:“小叔,你缺老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