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莊子(2015版)
- (戰國)莊周 《圖解經典》編輯部
- 1255字
- 2019-09-26 13:05:54
6 神人的逍遙境不以俗物為務
姑射山上的神人之所以美好,就在于他能做一個純粹的自己,而不與天下人隨波逐流,不為俗物所累。
在遙遠的姑射山上,住了一個神人,肌膚有若冰雪一般潔白,容態有若處女一般柔美;不吃五谷,吸清風飲露水;乘著云氣,駕御飛龍,而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精神凝聚,使物不受災害,谷物豐熟。他的德量,廣被萬物合為一體,人世喜紛擾,他卻不肯勞形傷神去管世間的俗事。外物傷害不了他,洪水滔天也不會被溺斃,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枯焦而他不會感到熱。他的塵垢秕糠,就可以造成堯、舜,怎肯紛紛擾擾地為外務所累。
姑射山上的神人之所以那么美好,就在于他能做一個純粹的自己,而不與天下人隨波逐流,不為俗物所累。只要你單一、專注,就可以明白一切。人生的積累過程不是為了積累夠多,而是為了積累得夠純。只要夠純,就會夠神。
純的境界是覺醒。美女幼小時,不知道自己是美女,于是一切恣態自然美好,讓人喜歡。一朝覺醒,美女就顧影自憐而自戀,從此扭捏作態,毀了天然之美,何者為純,竟是后者。因為美女不知道自己美,人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就沒有意義,覺醒后才有意義。不純之金勝于純金,人毀后才是純的。
純的境界是動。東晉宰相謝安指揮淝水之戰時,卻在家里下棋。他必須找點事做,必須動起來,才能以自身的小運動應照外界的大運動。世上沒有靜,有的只是“動的和諧”。靜坐非靜,血在流。花開非靜,香盈袖。愈動愈純,以速度致單一。
純的境界是一。森林再大,也是“一”片森林;地上人再多,也是“一”個地球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然后又是萬物歸三,三歸二,二歸一。純是一切,而不是一個。反照自身,原來所爭的一切并不屬于自己。最輝煌的成就,也常不過功過相當,更別說并不輝煌的業績,從根本上說,損人尤多,損己亦尤多。原來,人生的輝煌曇花一現,短暫中又摻著許多虛假。真正的鮮花與陽光,歲歲年年今又是,日日新,月月新,只在自然的懷抱中。
這猛醒只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才看得到,實在遲了些,但遲了也有意義。有兩位英雄同室操戈,一成一敗。成功者,占有天下,為帝為王。失敗者,流落異國他鄉,一生不免壯志難酬,凄風苦雨。為帝為王者后來晚節不佳,幾乎把天下斷送了,眾叛親離中,孤苦謝世。旁人把這消息告訴流落異國他鄉的那位英雄,意在安慰他,讓他高興,那人卻說:“我也是要上那條路的,一切都過去了。”一句話說盡了爭斗的徒勞,榮華的虛妄。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赫赫有名的英國首相丘吉樂,臨終前,別人請他說幾句話,他竟然說出:“一切都厭倦了。”他不再說,也不再做了,從容歸去。
姑射山神人
逍遙游是莊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反復強調的主題。莊子將逍遙游境界人格化、具體化成姑射山神人,神人肌膚若冰雪,柔美若處子的美麗形象在于其內外兼修。

逍遙游的人格形象——姑射山神人
逍遙游究竟是什么樣的?姑射山神人就告訴了我們逍遙游的情境,姑射山神人肌膚如雪,柔美如處子的美麗形象,意指逍遙游無所依賴,不為外物所累的境界。
純的境界
姑射山神人之所以那么美好,在于其純,不為外物所累。純是什么?是覺醒,是動,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