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莊子(2015版)
- (戰國)莊周 《圖解經典》編輯部
- 997字
- 2019-09-26 13:05:48
2 亂世隱者莊子其人
這位曾經夢蝶而不辨蝴蝶與自己的先哲,最大的夢想是做泥塘里一只自由自在的烏龜。生當亂世,他棄漆園小吏,站在常人難以達到的宇宙之巔冷眼觀世,想為人類萬物求得一種合理的生存狀態。留一部《莊子》,幽默詼諧中道盡人生真諦。
白描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自幼家境貧寒,曾經做過宋國的漆園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因為世道污濁,所以他退隱;因為有黃雀在后的經歷,所以他與世無爭;因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強調率性。他主張精神上的逍遙自在,試圖達到一種不需要依賴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種逍遙自在境界;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質,人應融入于萬物之中,從而與宇宙相終始;提倡護養生命的主宰是要順從自然的法則,要安時而處順;要求重視內在德性的修養,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種自足的精神力量。他所著的《莊子》,想象豐富,語辭華美,氣勢壯觀,文章極富有寓意,生動而思辯性強。
莊子生卒
由于莊子生不顯赫,乃亂世隱士,所以關于他的生卒年代,史籍中沒有明確記載。能夠據以判斷的文獻資料,一是《史記》的大概說明,即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和楚威王想請莊子為相來判斷。二是《莊子》的有關內證,就是以書中提到的魏惠王、惠子、宋王偃、公孫龍、趙惠文王等推斷。其他還有晉人李頤說與齊泯王同時,南宋朱熹說比孟子晚幾年等。近代學者據以上線索,對莊子生卒年分別畫出一個大致的時限。學術界普遍采用的是馬敘倫《莊子年表序》所謂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之說。
莊子故里
近年來,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山東東明都邀集學者開會研討,說其地是莊子故里,真是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關于莊子故里,最早、最有權威的記載是司馬遷的《史記·莊子傳》,說莊子為戰國中期蒙人。至于蒙地在戰國時屬于哪個國家,或許在他看來,當時的人都十分清楚,毋庸贅言。沒想到正是在這一點上,后世意見分歧,先后出現宋之蒙、梁之蒙、齊之蒙、楚之蒙、魯之蒙諸說。
莊子的生平
莊子生卒
由于莊子生不顯赫,乃亂世隱士,所以關于他的生卒年代,史籍中沒有明確記載。近代學者們只有根據《史記》和《莊子》中的一些內容大概推出莊子的生卒之年。

莊子故里
莊子是名人,又是說不清楚的人,其故里自然就有很多說法,因此就各說其由。主要有宋之蒙、梁之蒙、齊之蒙、楚之蒙、魯之蒙諸說。

莊子故里想象圖
莊子故里,古名漆園,民風淳厚,是孕育莊子哲學思想的搖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