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成就一家之言特色撰史思想

司馬遷在撰著《史記》的過程中,形成了他“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進步思想和歷史觀。

◎ 究天人之際

天人關系是司馬遷所生活的西漢初年最根本的哲學問題。當時的儒學大家董仲舒宣揚天人感應的神學,司馬遷曾師事董仲舒,所以自然就接受了天命論和天人感應的學說。對于天人關系,司馬遷的回答是抽象肯定,具體否定,帶有濃厚的二元論色彩,但基本傾向是樸素唯物主義的。反映在《史記》的創作中,他講天命只是表面文章,強調人為才是重點。他所講的天人感應,其目的是警戒國君改過自新,修德修政。

◎ 通古今之變

司馬遷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制確立和鞏固的時代。中央集權制度是當時最先進的制度,而他的理論基礎就是大一統的歷史觀。鄒衍和董仲舒都對其作了闡述,司馬遷在繼承他們大一統理論的同時,又系統地發展了這一理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大一統歷史觀,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司馬遷還對董仲舒的“三統循環論”作了揚棄和改造,并從人事和歷史思考中,突破了循環論的框架,認為歷史發展的本質就是“變”,而且是不斷進化的。司馬遷還認為推動歷史變革和發展的不只是英雄們,還有許多很平凡的人物;國家的興亡,民心向背起最后的決定作用。

在具體的治國方面,司馬遷崇尚德治,反對暴政;主張順民之俗,頌揚無為政治。對于戰爭,司馬遷立足于治國平天下的政治高度,系統地總結了歷史上的戰爭經驗和兵學理論,對兵政關系作了辯證的理論概括。在道德方面,司馬遷既重視道德,又不以其為唯一標準;既重視功過是非的分析,又不以成敗名位論英雄。對于人才,他認為人才的成長需要磨煉,既強調機遇的客觀條件,更重視自奮立名的主觀努力。此外,最值得贊賞的是司馬遷的經濟思想和民族思想,他從人欲爭利的行為中看到了人欲是生產的動力,考察了生產領域中的社會分工,總結了治生之術,鼓勵人人發財致富,并斷言人人可以致富。司馬遷還首創民族史傳,區別國內外民族,論證各民族的歷史發展是歸向一統的。

司馬遷的著史思想

司馬遷通過《史記》的撰述,充分表現了自己的思想,做到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的這一家之言也影響了后代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乐县| 农安县| 东兴市| 鸡西市| 和林格尔县| 沐川县| 同德县| 武邑县| 永嘉县| 磐石市| 景洪市| 大城县| 汪清县| 萍乡市| 祁东县| 如皋市| 外汇| 奈曼旗| 澄迈县| 普安县| 建湖县| 七台河市| 宿州市| 富川| 南陵县| 巴林右旗| 清丰县| 巴林左旗| 涞水县| 宜州市| 依兰县| 胶南市| 五家渠市| 南安市| 新干县| 信宜市| 琼结县| 龙里县| 凤翔县| 长春市|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