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史記(2015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863字
- 2019-09-26 13:28:52
3 時勢造就的偉大史書盛世漢王朝
漢朝初年直至武帝時,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統一對司馬遷撰著《史記》具有重要的意義,正是這個偉大的時代,才造就了司馬遷和《史記》。
◎ 政治局勢
歷史經過紛爭的春秋戰國后,進入了大一統的秦漢時期。秦末天下大亂,造就了許多英雄,最后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戰勝項羽,登上皇帝的寶座,建立了大漢王朝。漢王朝建立后,先是有七個異姓王的反叛,后來又有呂后的專政和吳楚七國之亂,但最終都被平定,還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時期。漢武帝親政后,采用推恩令,使地方王國得到大大的削弱,中國由此進入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時期。高度的中央集權為安定的政治秩序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對于身處其中的司馬遷來說,正可以在一種較為平和的心態下對歷代的政治結構和制度予以客觀準確的分析。
◎ 經濟狀況
戰國時期,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秦漢相交之時,戰亂不止,經濟遭受了極大的破壞,所以在漢朝建立后,以高祖為首的統治階層采取了“清靜無為,與民休息”的政策,盡可能地促進經濟的發展。之后的文帝和景帝也都潔身自好,不喜奢華,使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漢武帝時,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大力發展經濟,終于創造了一個家富民足的強盛漢帝國。這就使司馬遷能夠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審視歷史發展過程,《史記》的整個基調也正是建立于此。
◎ 文化思想
春秋戰國時的百家爭鳴,被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所終結,促使了秦帝國滅亡。漢朝建立之初,吸取秦朝的教訓,采用黃老之學來治理天下,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道家思想的缺陷日漸顯露,儒家學說開始占據優勢地位。漢武帝時,采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從此確立了中國歷代統治思想核心的儒家學說。文化的統一和發展對于漢朝的統治是十分有利的,同時它對司馬遷創作《史記》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是客觀上為修史提供了條件,二是大一統理論為司馬遷總結歷史、尋找規律提供了文化依據。
《史記》成書的條件
《史記》作為一部不朽的傳世名著,其產生不是偶然的,是漢朝大一統的時代背景和司馬遷的受禍發憤的結合,才最終成就了其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