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巴門尼德
沒有任何事物會來自虛無
巴門尼德認為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變化,沒有任何事物會來自虛無,而已經存在的事物也不會消失于無形。
講完米雷特斯的三位哲學家后,哲學老師告訴蘇菲,這三位哲學家都相信宇宙間有一種基本物質是所有事物的源頭。然而,一種物質又怎么會突然變成另外一種東西?接著便說起了巴門尼德的理論。
巴門尼德(Parmenides,約公元前540—前480年),愛利亞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
巴門尼德是一位理性主義者,堅決相信人的理智,認為人類的理智是世間所有知識的泉源。他認為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變化,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變成另外一種事物,世上的萬物是亙古長存的。沒有任何事物會來自虛無,而已經存在的事物也不會消失于無形。
當然,透過感官,巴門尼德察覺到事物的確會發生變化,但他認為我們的感官使我們對世界有不正確的認識,這種認識與我們的理智不符。他認為一個哲學家的使命就是要揭穿各種形式的“感官幻象”。因此可以說巴門尼德從理性的角度認為沒有任何事物會改變,因此我們的感官認知是不可靠的。
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變化
一種物質可以變成另外一種物質嗎?
米雷特斯的哲學家都相信,宇宙間有一種基本物質是所有事物的源頭。
然而,這一種基本物質怎么會變成另外一種東西呢?巴門尼德則說,世界上根本沒有真正的變化。

很顯然,白水除了變成冰塊或水蒸氣之外,永遠不能變成西瓜。因此從某方面來說,巴門尼德的說法是正確的,世界上根本沒有真正的變化。
巴門尼德思想的意義
巴門尼德的哲學不僅代表了希臘早期自然哲學里的一派觀點,而且他對自己的哲學觀點的論證是思辨的,即通過分析概念的邏輯關系來得出結論,證明觀點。他的思想的思辨性和論辯性具有早期自然哲學的最高水平,對后來哲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