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講

(二)內制止過程——乙、條件性制止

諸位!上次講義的全部都是討論內制止過程中第一種過程的即消去性過程的研究。這就是陽性條件刺激物一時地變成陰性制止性刺激物的現象(在陽性刺激物不并用無條件刺激物而以短短的、幾分鐘的間隔時程重復地被應用的場合)。現在我轉而說明第二種內制止過程,這也是我們已經詳細研究過的。

一個基本的實驗如下。假定我們現在有了一個堅定地形成的陽性條件刺激物。其次,我們對于這刺激物再附加某一個新的動因,我們重復地應用這復合刺激物(комбинация),而各次實驗間的間隔時程是很大的,即使是相隔幾點鐘乃至幾天,但不并用無條件刺激物。于是這新的復合刺激物,漸漸地變成無效,就是說,與新動因相復合的,我們的條件刺激物,漸漸會失去它原有的陽性作用,可是如果同時該原有條件刺激物不斷地受了食物強化的手續,那么,在單獨被應用的場合,該條件刺激物就依然保持完全的作用。直到現在,在我們的研究方面,這個現象被叫做條件性制止(условноеторможение)。這個名稱不能說是十分恰當的,因為消去性過程(угасание)也是一種條件性制止過程,也是在一定的條件之下,才會被形成而發生的。不過這種制止過程的事實的研究的歷史,證明這名詞是正當的。因為這是附加動因(прибавочныйагент)所引起的事情,所以在研究的初期,我們把這現象與外制止過程相混淆了。只在以后,才明了這現象的性質是一種內制止的過程,于是為了與外制止過程區別起見,就用了這形容詞“條件的”。我們以后會知道,比較對它更適當的名稱也許是分化性制止。

條件性制止的形成在一個關系上具有特殊的興趣,就是和說明我們有關的這現象所具有多方面的復雜性同時,這條件性制止的形成也可以證明,利用實驗以滿足地理解這復雜性,是可能的。所以我以為,關于這一點做比較詳細的說明,是很有益的。

在條件性制止形成的場合,第一,陽性條件刺激物與附加動因兩者相遇的瞬間的如何,顯出很特殊的關系。如果附加動因在條件刺激物的作用開始以前(3~5秒)就活動起來(這是我們通常實驗的場合),或者同時開始,或者附加動因稍遲地開始作用,而在這三種場合,附加動因以后總是繼續與條件刺激物共同地被應用著,那么,條件性制止就比較地容易發展。如果條件刺激物一開始作用,附加動因即刻中止,那么,在若干場合,這條件性制止的形成,對于動物的神經系統,是具有顯著困難的,這由于動物的不安狀態和種種防御反應而顯然。如果在附加動因的終止與條件刺激物的開始之間,安置兩三秒的間隔時程,就不能發現任何效力。可是這個間隔時程如果達到10秒鐘左右(最常有的事例),附加動因的本身就會成為條件刺激物,這是在上述條件反射形成手續的場合(第二級條件反射)曾經記載過的事情。只是如果利用極強烈的附加動因,譬如汽車的警笛音,那么,這個間隔時程即增長到20秒左右,條件性制止也是可能發生的。

在此地,從弗洛洛夫(Фролов)的研究舉出一個有關的實驗如下。

對于動物,先給予汽車的警笛音10秒鐘,其次相隔10秒鐘,再給予條件食物性刺激物,即給予拍節機的響聲。警笛第一次被使用的時候,對于拍節機條件反射量并沒有影響。可是以后,即使笛音與拍節機響聲的間隔時程是20秒,重復地應用這復合刺激物,同時條件刺激物并不受強化手續,那么,條件刺激物拍節機的反射量就漸漸減小。

實驗 1924年12月28日。汽車警笛音的應用是第二次。

一般地說,上述的間隔時程是因附加動因強度的如何而有若干動搖的。

這樣,在上述的場合,我們看見興奮過程與制止過程很有趣的互相遭遇。在實驗條件方面,區別是不顯著的,而這現象的進程卻如此不同,這應該怎樣解釋呢?

我們談到了上述事實如下的解釋,這是根據著該解釋和我們已知的其他各事實的相符合。如果附加動因與條件刺激物在時間上互相一致(完全同時地或幾乎同時地,就是說,附加動因的作用是以新鮮痕跡的形式發揮地),那么,兩者就共同地形成一個仿佛特殊的新刺激物,其一部分的性質與該原有條件刺激物相似,而另一部分的性質卻不相同。我們以后在第七講里會知道,相近似的各刺激物,譬如相近似的聲音,或皮膚相接近的各部位的刺激物,如果其中的一個刺激物受了相當的處理而成為條件刺激物,那么,相接近的各刺激物起初也自然會有條件刺激的作用,但以后如不受強化處置而系統地被重復地應用著,這些近似的刺激物就會喪失興奮作用,而都變成制止性刺激物。在我們現在所說明的事例,這也許就是條件性制止形成的一個時相(фаза)。可是如果附加動因在時間上多少與條件刺激物互相隔離,就是說,如果兩個刺激難于融合為一個刺激,或完全不互相融合,那么,就會由于這個新附加動因而有形成條件刺激物的通常過程,并且其時舊條件刺激物所具有的意義,與通常形成多數條件反射時的無條件刺激物相同。根據這個見解,在條件性制止發展的場合,附加動因愈強,附加動因與條件刺激物兩者的間隔時程會愈長的緣故就可以了然。強的動因殘留著更長的后作用,所以即使它與條件刺激物的間隔時程很長,它也會與條件刺激物相融合而共同地形成一個特殊的神經動作。不論我們這個解釋是否正確,這個現象的本身是一個鼓舞實驗者的例子,就是中樞神經的活動雖然是如此復雜,可是我們居然能夠發現一定的規律。

然而與這幾乎恒常的情形并行地,我們不能不提及一些很稀有的事例,這是在未受手術傷害的正常動物和受了手術的動物兩者的大腦兩半球范圍以內都能發生的,就是,在這兩類狗的神經系統興奮性顯然增強的場合,并且在附加動因與條件刺激物同時給予的場合,長時間地強烈出現的不是條件性制止,而是第二級條件反射的形成,而且以后條件性制止和第二級條件反射都可能同時存在。

實驗 卡謝里尼諾娃(Н.А.Кашерининова)的研究。條件酸刺激物是皮膚機械性刺激,拍節機響聲是復合制止物的(тормознаякомбинация)附加動因。在這復合制止物重復地應用到第25次的場合,1分鐘內的刺激只分泌了3滴唾液,而其時單獨被使用的條件刺激物,卻在1分鐘內分泌了29滴。在這個復合制止物應用到第34次以后,個別地被試驗的拍節機響聲引起8滴的唾液分泌,而拍節機在應用于這個制止性復合物以前卻完全不具有唾液分泌的作用。

可能的是,這樣的情形是以極微弱的、很迅速經過的形式而常常發生的。

這樣,條件性制止過程發展進度的本身也是很多種多樣的。或者在新的附加動因第一次與陽性條件刺激物相結合的時候,條件反射的作用,就即刻減弱或完全消失,而在這復合物重復地被應用以后,該條件反射作用會恢復起來,但以后又會漸漸地減弱到零。或者在另一個附加動因的場合,如果與條件刺激物的通常作用相比,該復合物開始作用時的陽性效果卻是更顯著的,但以后才又會開始漸漸地薄弱下去,一直到零。在其次實驗方式變異的場合,與該條件刺激物的正常作用相比,復合制止物的最初效果雖然較小,但以后卻大于條件刺激物的作用,再次才又會漸漸減弱到穩定不變的零值。這種種的差異具有什么意義?并且它與什么東西有關系呢?這是與附加動因所引起的新異反射的強度有關的。復合刺激物初期即刻發生的效果減弱,無疑地是一種外制止的過程。假定某個附加動因引起非常強烈的探索反射,這探索反射就會即刻制止陽性反射。如果另一個附加動因只伴發微弱的探索反射,那么,復合制止物最初的效力會增大,這無疑是解除制止的過程,因為即在條件反射的通常場合,在條件刺激物作用開始以前,有一個內制止過程的時相,這也就是由于微弱的探索反射而能除去的。在下次講義里研究內制止第三場合的場合,我們會知道內制止過程的該時相。復合制止物的最初效果減弱,而其次為效果增強所代替,這是由于附加動因的重復應用,該動因所引起的新異反射會漸漸減弱的緣故;這新異反射起初制止著條件反射,其次在這新異反射作用減弱的場合,它就解除制止化了(растормаживать)條件反射的效力,這是在今天講義的最后可以看見的。

自然界的一切可能的動因都能以附加動因的性質,而有助于條件性制止的形成。當然,對于該動因,實驗動物如果沒有適當的感受器存在的表層組織,條件性制止的形成就不可能。在我們下述的實驗記錄里就會看見不少這些動因的實例。

如以前曾經提及,附加動因之有助于條件性制止的形成,不僅以與條件刺激物同時應用的形式,而也以該動因殘遺痕跡的形式,并且通常是以早期痕跡的形式,就是說,以附加動因終止后即刻直接移行于條件刺激物的形式;只在極強有力的動因的場合,該動因比較很遲的痕跡也可能形成條件性制止,這是我剛才所指明過的。

然而當復合制止物已經完全形成的時候,那么,以后附加動因與條件刺激物的間隔時程的增大是可能的,甚至間隔1分鐘,該復合制止物的作用仍然可以保存。

并且也有以時間本身當做內制止的動因的實驗例。克爾瑞序可夫斯基(К.Н.Кржышковский)的與此有關的實驗如下。對于一只狗,形成了酸反射的條件性制止(某音是條件酸反射的刺激物,皮膚機械性刺激是附加動因)。經常地某一個目的,總是在最后一次酸液注入以后過19~20分鐘,這酸反射的條件性制止被應用一次。于是發生了如下的情形:在酸液注入后第19~20分鐘的時候,即使只使用條件刺激物的音而不并用皮膚機械性刺激,該條件刺激物也只引起極小量的唾液分泌,或者完全不引起分泌。

條件性制止形成的速度及條件性制止的完全度(絕對性制止或者相對性制止,абсолютноеилиотносительноеторможение)都是與若干條件有關的。

首先是該動物的個性,即該動物神經系統的類型:或者是興奮型的(раздражительный),或者是平衡型的(уравновешенный),或者是容易制止型的(тормозимый)。有些狗需要長時間,才能夠有制止過程的形成,并且不能形成完全的制止過程。相反地,對于有些狗,復合刺激物不過重復地被應用幾次以后,堅穩的、完全的制止過程就會形成。

其次,附加動因的強度具有顯著的意義。對于一只狗[密序托夫特(Г.В.Миштовт)的實驗],拍節機是酸條件刺激物,皮膚的溫度刺激(4~5攝氏度)是附加的刺激。在皮膚溫度刺激第30次被使用以后,制止過程才開始出現,但在這復合制止性刺激試行145次以后,也不曾能夠形成完全的條件性制止。這只實驗狗4個月內不受實驗處置以后,以同一目的而對它再試用1攝氏度的溫度刺激,應用了12次,就形成了完全的制止。可是結果的如何,也由于條件刺激物和附加動因兩者間強度的關系而決定。這樣,在與條件刺激物的拍節機互相結合而對皮膚應用45攝氏度做附加刺激的場合,并不曾能夠形成完全的條件性制止復合物,然而對于這同一只的狗,在以光的刺激當做條件刺激物而并用相同的附加動因的場合,完全的條件性制止就容易形成[弗爾西柯夫(Фурсиков)的實驗]。

最后,還有一件不能不注意的事實。如果對于同一只狗所使用的一切其他條件都是相等的,那么,條件性制止第一次的形成,比以后條件性制止的形成,通常需要遠遠更長的時期。

直到現在,我只談及條件性制止,但不曾證明這實在是一種制止過程,而不是因為有計劃地不并用無條件刺激物強化手續所引起的、復合物效果的消失。我們會陸續地說明所搜集的、與這個問題有關的資料,同時也就進行上述的證明。第一是如下的證明。

與條件性制止過程發生有關的附加動因究竟是什么?這附加動因的決定性的機能是什么?當然需要種種其他方式的實驗以檢查這附加動因,這問題才可以解決。在條件性制止充分形成以后,如果單獨地應用該附加動因,它完全不發生任何外顯的效果。可是如果把這個附加動因,與以前不曾共同應用過的條件刺激物互相復合而進行實驗,該動因的意義就完全明了地出現。在與這復合制止物的附加動因互相結合的場合,這些其他的條件刺激物的效果,比平時即刻非常減弱。這樣的作用不僅對同族反射的條件刺激物能夠發生,就是說,不僅對于同一的無條件反射所形成的同族條件反射能夠發生,而且也對于異族條件反射,并且甚至對于無條件反射也能發生。

與此有關的實驗如下。

一只狗已經形成了三種的條件食物性反射。條件刺激物是在狗眼前電燈的開亮、回轉物、調音管的cis音。對于這個回轉物的條件反射,個別地應用了皮膚機械性刺激和拍節機的響聲,各形成了完全的條件性制止[來柏爾斯基(Н.И.Лепорский)的實驗]。

在第一實驗,皮膚機械性刺激第一次與電燈復合的結果,就有很強的制止過程的發生,不過不是完全的制止。在第二實驗,把cis音與拍節機第一次互相復合,所得的結果也是相同。

由于這些結果可以知道,對于某一個條件反射已經形成條件性制止的動因,對于第一次被復合應用的同一無條件反射有關的其他各條件反射也會發揮制止性效力。

可是不僅如此,這動因,對于用完全相異的無條件反射有關的各條件反射,即對于異族條件反射,也同樣地具有制止性作用。

對于一只狗,拍節機的響聲是條件食物性刺激物。哨笛音是與拍節機相結合而形成的制止復合物的附加動因。皮膚機械性刺激是酸的條件刺激物[巴勃金(Вабкин)的研究]。

從條件性制止對于反射的復合物所發生的作用大小而言,這是與接受這條件性制止作用的反射性復合物的強度相關的。

現在從來柏爾斯基的研究之中,舉出一個有關的實驗。一只狗有三種條件食物性反射:回轉物,電燈,音。用皮膚機械性刺激,分別對于這3個條件反射形成了條件制止物,并且每個制止性復合物的效力都不引起一滴唾液的分泌。但是如果同時應用3個條件刺激物,就比個別地應用最強刺激物的場合,顯出遠遠更大的效力。

如上表所指示,在個別地使用場合能對各條件刺激物發揮完全制止的(即制止到零)條件制止物,對于由三個刺激物而建立的比較更強有力的復合刺激物,不過只部分地發揮了制止作用。

由于上述的這些實驗而引申如下的結論,這是極正當的。就是附加動因在條件性制止過程完全發展的場合,該動因本身是引起制止性作用的條件,成為真正的條件性制止物(условныйтормоз),因此我們現在也使用這名稱,以表示這類動因。

自然明白,制止復合物的本身也能顯現這同樣的制止作用。并且這樣的制止作用,即使在刺激本身停止以后,在一定的長時間以內還是殘存的。這就是后繼性制止(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оеторможение),可以繼續作用幾分鐘乃至幾十分鐘。這后繼性制止的作用,不但個別地對于復合制止物中的條件刺激物,而也對于其他各條件刺激物,甚至對于異族條件刺激物,也是會發生的。

與此有關的實驗如下。

Ⅰ.對于一只狗,回轉物是條件食物性刺激物,加爾頓笛(гальтоновскийсвисток)3萬的振動音是條件制止物[尼可拉耶夫(П.Н.Николаев)的實驗]。

在復合制止物作用停止以后,該復合物的條件刺激物減弱了幾十分鐘。

Ⅱ.對于一只狗,回轉物是酸條件刺激物,音是食物性條件刺激物。皮膚機械性刺激是食物性條件刺激物的條件制止物[伯尼惹夫斯基(Н.П.Понизовский)的實驗]。

在上例,異族條件反射也受了后繼性制止的影響。

條件制止物在單獨地被給予的時候,也與應用制止復合物相同地,引起后繼性制止。

現在還有要注意的兩件事情。后繼性制止是能累積化(суммироваться)的。如果我們應用制止性復合物不只是一次,而是繼續若干次,那么,重復地應用的次數越多,該制止性復合物的后繼性制止的作用就越強、越顯著。

實驗 拍節機是食物性條件刺激物。回轉物是這條件刺激物的條件制止物[徹伯他來娃(О.М.Чеботарева)的實驗]。

第一天實驗的條件反射量,起初是比較小量的。給予制止性復合物后,經過了1分30秒鐘,條件反射量就減少了一半(不是6滴,而是3滴)。在第二天的實驗,即在應用制止性復合物兩次以后,經過了5分30秒的間隔時程,條件反射量不過是原有反射量的四分之一(由8滴而成為2滴)。

第二件與后繼性制止過程有關的非常重要的事實,就是在重復地應用制止性復合物的場合,在許多實驗內,該后繼性制止的繼續時間慢慢地會縮短。最初期的制止作用有幾十分鐘之久,可是以后漸漸地過幾分鐘,甚至于過數秒鐘就消失。

實驗 回轉物是食物性條件刺激物,音是對于該條件刺激物的條件制止物(尼可拉耶夫1909年6月2日的實驗)。

從使制止性復合物及條件制止物的作用故意地破壞的問題而言,這在全體上是一個相當復雜的現象,并且直到今天,事實上我們還不曾知道這現象有關的全部詳情。我現在只提及最確定的一些情形。如果要使制止性復合物的制止作用完全消滅,當然最自然地迅速地奏效的方法,就是采取與形成條件性制止的手續相反的辦法,就是說,在應用制止性復合物的時候,須要并用該條件反射的無條件刺激物。

實驗 調音笛的音是酸反射的條件刺激物,皮膚機械性刺激是有關的條件制止物(克爾瑞序可夫斯基的實驗)。

非常富于興趣的是,上述的破壞條件性制止的手續,如果與該制止性復合物中受通常強化處置的條件刺激物的應用正確地互相交替,就會使破壞的進程非常緩慢。在以后,這個事實會有詳細的研究和分析(參看第十一講——譯者)。

此外,在制止性復合物是逐漸弱化的一切場合,也有制止性復合物的迅速破壞,而其破壞作用是即刻發生并迅速地又消失的。如果在制止性復合物對動物發揮作用的時候,我們所謂中等強度的外來性消去性制止物一組中的某些刺激物恰巧與動物相接觸,那么,制止性復合物就多少顯出陽性作用,而這陽性作用是該制止性復合物中的某條件刺激物單獨應用時候所特有的。所以消去性制止物(гаснущийтормоз),會解除制止性復合物的制止作用,就是說,我們現在所遭遇的現象正是我們在研究消去性反射的場合所謂解除制止的現象。

尼可拉耶夫說明這些關系的實驗如下。

食物性條件刺激物是回轉物,音是這條件刺激物的條件制止物,皮膚機械性刺激和溫度刺激、拍節機響聲等,是新異動因。

這樣,在拍節機的響聲、皮膚的機械性刺激、溫度刺激等,新異動因被應用的場合,其時制止性復合物的制止作用就暫時消失,于是這制止性復合物多少顯出初期的陽性作用。

對于同一狗的如下實驗很有興味。為了應用一個新解除制止物(растормаживатель)——即氣味——的目的,狗被帶到另一個新房間里去。在這房間里有發出氣味的器械。這器械在狗的眼前不僅當做一個新東西而具有作用,并且電氣馬達的不斷地吹動及其發出的聲響也對于動物發生作用,就是說,這等于是一些新異刺激物的復合物。

實驗 這是上述實驗后的翌日(1909年12月23日),對該狗所做的實驗。

各新異刺激物的新復合物對于原有的制止性復合物顯出解除制止的作用,可是這些新異刺激物對動物的作用與時俱進地漸漸衰弱,而在實驗開始以后大約經過了一點半鐘,該作用就完全消失了,這正是新異刺激物當做外制止物所常有的現象。不能不說明,在上例的場合,狗是長久在研究所飼養的,受過了各種環境變化的影響,所以對于這只狗,一切新的變化幾乎不發生作用,或者所發生的作用是迅速消失的;這只狗對于新的變化不久就成為毫無關系的。因此這只狗在新的環境里即刻有解除制止現象的發生。同樣的情形也在應用樟腦氣味刺激的場合可以發現。從第一次應用起,樟腦氣味就解除了制止性復合物的制止作用,而在第二次使用的時候已經成為對動物無關的刺激了。

尼可拉耶夫的剛剛進入研究所的另一只新狗的實驗結果是完全相異的。這只狗可能具有另一種神經系統的類型,是容易制止型的。

實驗 1910年2月15日。回轉物是食物性條件刺激物,音是這個條件刺激物的條件制止物。拍節機是新異的動因。

第二天的實驗也獲得完全相同的結果。在第三天(2月17日)著手實驗的開始,先把拍節機發出響聲1分鐘。該實驗以后的經過如下。表281910年2月17日實驗

在2月15日的實驗,開始當做新異刺激物的拍節機,在第一次被應用的時候,對于制止性復合物完全不發生解除制止的作用,可是事情是這樣的,就是這拍節機只和條件刺激物相結合的時候,它本身就對該條件刺激物顯出完全的制止作用。這樣,在三種刺激——回轉物+音+拍節機——相結合的場合反射成為零的事實,可以說不是內制止依然不受影響的零,而是一種外制止的零,這是由于拍節機以新異反射刺激物的性質,在第一次被應用的場合,發生了很強作用的緣故。可是拍節機在2月16日幾次重復被應用后,并應用于2月17日的實驗開始,于是它當做新異反射的刺激物的意義就減弱了,同時它對陽性條件刺激物制止作用也幾乎地或者完全地消失了,而對于制止性復合物,它的解除制止作用也非常明了地顯出,這是在2月17日的實驗里了然可見的。

當然在說明這些實驗的場合,我們的表現方法,是似乎人工的、隨意的,然而這個現象是很復雜的,它的內在機制的分析,現在依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把這復雜現象最初系統化的時候,這種方式的說明是不能避免的。實際上的情形和這些現象的連續狀態,不能不用這種形式的表現而加以證實。

制止性復合物的解除制止過程,在單純性、恒常性制止物一組中的刺激物的場合也是可以實現的。尼可拉耶夫的與此有關的實驗如下。回轉物是食物性條件刺激物,音是這條件刺激物的條件制止物。

在蘇打液與制止性復合物互相結合以后,蘇打液的潛在性后作用就解除了這復合物的制止作用。

強有力的動因的潛在后作用,如果與制止性復合物互相結合,譬如把奎寧的濃厚溶液注入于動物的口內,那么,起初,解除制止過程是不能發現的。這與在剛才所說的實驗里面,當做解除制止物而應用拍節機的情形是相同的。然而在給予奎寧以后,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而奎寧的潛在后作用已經若干減弱的時候,再檢查制止性復合物的作用,那么,奎寧的解除制止的作用就很顯然,這是與拍節機的實驗完全相同的。

上述關于條件性制止的所有資料使我們完全明白,在條件性制止的場合所發生的過程是與在反射消去場合的過程完全相同的。這兩種過程發生的基本條件是相同的,就是不并用無條件刺激物。在這兩種過程進展上,過程的發展都是漸次的,都是由于重復的應用而漸次增強的,并且其后繼性制止作用,不僅限于受了消去性實驗處置或條件性制止形成處置的條件刺激物,而也及于其他的各條件刺激物,甚至還影響于異族的條件刺激物。并且,最后這兩種場合的制止過程在新異動因的影響之下,迅速地、一時地會被破壞。唯一的區別,就是在反射消去的場合,陽性條件刺激物單獨地會失去作用,而在條件性制止的場合,卻與新異動因相結合以后,陽性刺激物才似乎是另一種刺激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绥中县| 沁阳市| 瓦房店市| 崇阳县| 牙克石市| 利辛县| 贵港市| 芦溪县| 克拉玛依市| 临夏市| 潜江市| 香港| 云霄县| 云龙县| 双城市| 大石桥市| 南木林县| 九龙县| 缙云县| 微山县| 武安市| 齐齐哈尔市| 绥宁县| 甘谷县| 且末县| 自贡市| 景洪市| 贵定县| 双流县| 蒙山县| 应城市| 章丘市| 湛江市| 平果县| 巴彦淖尔市| 福泉市| 巩留县| 山阴县| 瑞安市|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