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腦兩半球機能講義
- (俄)巴甫洛夫I.P.Pavlov
- 11034字
- 2019-12-06 19:15:19
第三講
諸位!我們在前講的終末已經舉出可以形成條件反射的各種條件,并且條件反射是用無條件反射而形成的,這就是說,新的動因會與無條件刺激物同時所引起的反應互相結合。可是這最后的條件,即無條件刺激物的參與,并不是絕對必要的。我們也可以利用已形成的條件反射而形成新的條件反射,不過所利用的條件反射必須是確實可靠的。諸位已經看見了拍節機的作用。拍節機能夠成為非常確實的、強有力的食物性刺激物。動物雖在不習慣的環境(多數聽眾存在的講堂),拍節機也很正確地、顯著地發揮出它的作用。這情形是這樣的,就是如此強有力的條件刺激物可以更形成另一個條件反射。如果我們現在應用任何多少無關的新動因,只與拍節機共同應用,就是說,其時并不把食物給動物吃,那么,這個新動因也可以成為食物性刺激物[澤廖尼(Г.П.Зеленый)、弗爾西柯夫(Д.С.Фурсиков)、弗洛洛夫(Ю.П.Фролов)三人的實驗]。我們把這樣成立的條件反射叫做第二次條件反射(вторичныйусловныйрефлекс)或第二級條件反射(рефлексвторогопорядка)。然而在這第二級條件反射形成詳情上,也有些根本的特質,就是新動因,不僅在與已形成的條件刺激物結合以后不可繼續作用,并且在條件刺激物的作用開始以前,該新動因的作用必須停止若干時間。于是新的動因,才可以成為顯著的、恒常的陽性條件刺激物。在新動因是中等的生理強度的場合,這個間隔時程不能少于10秒以下。在使用強有力的新動因的場合,間隔時程就可能顯著地加長。如果我們把間隔時程縮短而使新動因與條件刺激物的作用互相融合,我們就會遭遇一個完全別種的現象。這在大腦兩半球的生理學上是最微妙而最有興味的一點,并且這是現在已經相當詳細地分析過的一點。這個對象的完全說明,只能以后在本講義內的另一部分再記載。現在從非弗洛洛夫的研究里舉出一個與此有關的記錄(1924年11月15日的實驗)。
對于一只狗,先用拍節機的響聲與電鈴,各形成第一級條件食物性刺激物;對于這只狗,只用黑四角形與拍節機的結合而形成了第二級條件刺激物,而兩刺激物的間隔時程是15秒。黑四角形停留在狗眼前的時間是10秒。拍節機與電鈴的響聲每次都繼續30秒。在該實驗內,黑四角形被應用到第十次。

我們利用第二級條件食物性刺激物的幫助,卻不會能夠形成第三級的條件反射。在應用這手續做實驗的場合,總是有完全別種現象會出現。如果用無條件性防御反射所形成的第二級條件反射做基礎,即是如果用強力電流的皮膚刺激所形成的第二級條件反射做基礎而結合一個新動因,第三級條件反射能夠成立。可是即使這樣地做,第三級條件反射以上的條件反射卻不能形成,其時總是另一種類的現象曾發生。
關于第三級條件反射,我舉出弗爾西柯夫的實驗如下。
這只狗的無條件刺激物是應用于前腿皮膚而引起了防御反應的電流。照通常的手續使狗的后腿皮膚的機械性刺激成為防御反射的第一級條件刺激物,而這機械性刺激本來是對狗無關的刺激。按照剛才上述的處理方法再用水泡音(бульканье,即是在水中通過空氣時所發生的水泡音)也形成了第二級條件刺激物。以后更利用這種水泡音的結合,而使直到當時是無關的、每秒760次的振動音成為第三級條件刺激物。新作成的條件反射的級數愈高(由第一級至第三級),潛在刺激時間也就漸漸增長,同時防御反應漸漸減弱。然而這一切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在適當地受著強化手續的場合,能夠維持了一年。但是我們再嘗試這第三級條件刺激物與新動因(在這場合是在狗眼前使物體回轉)的互相結合,結果是,引起了后述的完全不同的現象。從全體而言,我們把這樣獲得的一些反射(第一級至第三級)叫做鏈索反射(цепныерефлекс),這樣,我們有兩種條件反射形成的場合:第一是利用無條件反射,第二是利用已經確實形成的條件反射。
可是還有顯然更特殊的條件反射形成的場合。
我們已經老早就根據若干的考慮而做了如下的一些實驗[柏德可琶葉夫(Н.А.Подкопаев)的研究]。用小量的阿卜嗎啡(апоморфин)注射于狗的皮下。一兩分鐘后,使狗在實驗室內聽取一定高度的音若干時間。在這音響繼續之中,狗對阿卜嗎啡的嘔吐反應開始:狗顯出多少不安的狀態,開始用舌舐口部,唾液分泌也開始,有時還現出若干微弱的嘔吐動作。這實驗重復幾次以后,音響的開始就引起相同的反應,不過反應程度較輕。但可惜因為勤務的關系,柏德可琶葉夫不曾能夠徹底做這實驗,也不曾能夠用種種變式的方法做實驗。在不久以前,他吉坎特研究所細菌學專家克雷洛夫(В.А.Крылов),做了血清學的研究,觀察了如下的現象:他慢慢長期地用嗎啡注射于狗的皮下。在注射嗎啡的場合,先會引起狗的惡心,其次是分泌多量的唾液,嘔吐,以后才會睡眠,這是周知的。克雷洛夫發現了如下的事實,如果每天注射嗎啡,那么很快地即在5天或6天以后,只要做注射的準備和環境一存在,狗就會顯出與嗎啡注射時相同的反應:很強烈的唾液分泌,惡心和嘔吐,其次也是睡眠。這樣,這嘔吐的發生,并非因為嗎啡進入血液而直接對嘔吐中樞發生作用的緣故,而是由于與嗎啡注射同時一致的外來刺激的緣故。在這場合的條件反射性聯系是很復雜而遠隔的。在極端的場合,實驗者一在狗的面前出現,狗就顯出這些一切的癥候群。如果這還不夠,那么,只要實驗者拿出注射器的盒子,而把盒子開放,剃去預定的皮膚注射部位的毛,用酒精揩一揩,末了,注射無關的液體,反應現象也就會發生。嗎啡已經注射的次數愈多,所需要的這些處置就越少,而會引起嗎啡中毒的癥候。克雷洛夫在我們研究室里,非常容易地表演了這個事實,并且用若干方式的實驗而確定,這事實是與我們條件反射完全相同的。
上述實驗也能夠很容易地在諸位面前做。這只狗是已經受過嗎啡注射幾次的。一個生人把狗放在桌上,捉住它,它是很安靜的。現在常常對它施行注射的實驗者在它面前出現,它即刻就不安,開始舐自己的口唇。實驗者現在著手揩擦它的皮膚,它就有多量的唾液分泌,并且嘔吐也出現。
這個實驗使我們了解一個久已知道的事實,就是,摘除副甲狀腺的(паратиреоидныежелезы)狗,或者門靜脈(vena portae)被結扎而作成了愛克(Экк)瘺管的狗,只要吃過一次肉,以后就不肯再與肉相接觸。很顯然,肉的外觀與氣味會多少引起某些病理的刺激,而這些病理刺激是與上述條件下肉中毒時的刺激相同的,所以這就引起拒絕肉的反應。
在考慮上述一切實驗以后,就發生一個疑問:這新的神經性聯系、新的神經道路的中繼性聯系是怎樣地,由什么過程而發生呢?從純粹事實的一側而言,解答絕不困難。無條件刺激物或確實形成的條件刺激物當然能引起大腦一定部位的活動狀態(деятельноесостояние)。姑且依照公認的術語,我們把大腦的這個部位叫做中樞(центр)吧,然而我們并不把這個名詞與解剖學上正確特殊化的概念相結合。很顯然,在大腦兩半球皮質細胞內同時由外來動因聽引起的興奮會向這中樞進行。興奮向這中樞進行的道路是特別容易的,而在同時作用若干次以后,這條道路就拓通(проторенный)了。這些事實很顯然的意義就是這樣的。根據事實的這樣解釋,我們做了前述的阿卜嗎啡的實驗,其次又由嗎啡實驗而非常證實。如果大腦兩半球皮質細胞所受的刺激是向反射地興奮的中樞進行的,那么,在由內在動因(внутренниеагенты),即在由于血液成分和特性的關系而自動地(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興奮的腦內中樞方面,當然與上述相同的情形也必定發生,這是已經證實的。在上文所說的事實材料里,還有一個與此有關的很重要的詳情。外來的刺激,甚至在動物出世以后即向某一定中樞傳導的刺激,也可能離開該中樞而傳入其他的中樞,并且可能與后者(指其他的中樞)相結合,如果后者在生理學的強度上強于前者。
這樣,腦的種種部位所發生的種種興奮的融合(слияние),即聯合(соединение),就是一種神經中繼性聯系(нервноезамыкание),這正是在研究大腦兩半球皮質機能的場合我們最初所遭遇的神經機制。當然還剩有一個問題:這個中繼性聯系究竟是在何處發生呢,單是在大腦皮質里面發生呢?或者大腦的下位部分也與此有關系呢?這兩個可能性都是可以想象的。一個可能性是,由大腦皮質細胞出發的興奮直接向位于大腦皮質以外部位的中樞進行。然而還有另一個可能性。從生物個體的一切活動中的器官,從個體一切部位出發的刺激,都由傳入性神經纖維而達到大腦皮質的細胞,而這些皮質細胞就是全生物個體的感受器中樞(рецепторныецентры),在器官活動的時候就進入于活動狀態,于是在無條件刺激物、條件刺激物及自動性刺激物等等的影響之下,也可能把其他的皮質細胞由外界動因而引起的刺激都集中到它們本身(指感受器中樞)上來。以外更可能的是,在大腦未受損傷而保持完整的場合,一切在動物覺醒狀態時引起無條件反射的刺激,起先進入大腦兩半球的某些一定的細胞里,于是這些細胞的部位就是形成條件反射的、種種不同刺激所趨向集中的部位。
在次序上,以后我們可以移行于另一個問題:究竟什么東西可能成為條件刺激物?這個問題不是像最初一見時所想象的、簡單的問題。當然在一般的形式上,這是容易答復的。就是說,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動因都可以成為條件刺激物,不過只需要該生物個體對動因有感受的裝置。然而從一方面說,這一般性的命題以后還需要分析和補充,而從另一方面說,卻需要限制。外界刺激物的第一個分類,可以從刺激物構成的關系著手。可能成為個別刺激物的是外界一個動因的極微細的成分。譬如同一個音的一個微細的部分、光的極微小地差異的一定的強度等等都是。這樣,只單是這樣看,刺激物可能的數量就差不多可以擴大無限。當然,這也是有限度的,而這個限度是由感受器裝置的完全度及精確度而決定的。從另一方面說,自然界對于動物所發揮的作用也以若干因數的,并且往往以很多因數的、總體的方式,即是以復合刺激物的方式而成立的。譬如在我們區別兩個人面貌的時候,我們就要同時考慮形狀、色彩、陰影、大小等等。或者在決定某一地點的情形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這樣的考慮。這類復合刺激物的數量可以說是無限的。如上指明,從一個巨大系列的各基本性刺激物可能成立極多的復合物,然而這也有一個限度,這就是由大腦皮質的構造而決定的限度。在此地,我不過想關于個別條件刺激物可能的數量,給予一個近似的概念。在以后的講義里,這個很重要的對象會被詳細說明。
這就意味著,在生物個體面前的自然界的現象,都可以成為條件刺激物。可是一個現象的終止也可以成為條件刺激物。譬如在實驗室里拍節機正在響著;其時把狗帶進實驗室里來,但拍節機的響聲依然繼續著。如果在這樣環境之下,把這個響聲停止,在間歇以后,即刻把食物或酸放進狗的口里,以引起無條件反射的發生,那么,在這樣的同時應用反復幾次以后,拍節機響聲的停息就會成為這些無條件反應的條件刺激物[澤廖尼(Г.П.Зеленый)和馬可夫斯基(И.С.Маковский)兩人的實驗]。
不僅自然界現象的終絕,而自然界現象以一定速度進行的減弱,也可以成為條件刺激物。這樣,如果由某個現象的突然停止而形成條件反射,但以后該現象如果漸漸地遲緩地減弱,那么,它就不能并有條件反射的作用。澤廖尼的一個實驗如下。他用一定強度的調音管re2音刺激動物,即刻又使這聲音終絕,于是引起了條件性的唾液分泌,每分鐘32滴。如果這同一的音慢慢地減弱而經過12分鐘以后才完全消失,那么,就完全沒有條件作用。
所以,不但同一動因的突然出現,而且它的消失、停止或相當迅速的減弱,都可以成為條件刺激物。我們當然可以獲得無數的這一類的條件刺激物。
因此我們應該把以前有關可能形成條件刺激物的各動因的假定作如下的更改,就是,外界環境向積極方面的或消極方面的動搖,都可以成為條件刺激物。
下一組的條件刺激物,與前述一組的條件刺激物具有若干的差異。這一類條件刺激物不是對動物即刻發生作用的現存刺激物(наличныйразлражитель),而是該刺激物停止以后存在于神經系統內的殘余作用。實驗的進行如下。對于動物,給予某一定的外來動因,譬如給予某一個響聲30秒~1分鐘,其次在音響停止以后經過1~3分鐘,再應用食物或酸的結合。如果我們重復數次地應用這復合刺激,就有如下事實的發生。這動因本身并不引起任何反應,但在這動因停止以后,會發生食物反應或酸反應。在這場合的條件刺激物不是現存刺激物,不是我們所應用的響聲,而是響聲殘存于中樞神經系統里的痕跡。因此我們區別現存刺激性反射和痕跡刺激性反射(наличныеиследовыерефлексы)的兩類。
關于這個痕跡性條件反射,現在舉出格洛斯曼(Ф.С.Гроссман)的實驗記錄。條件痕跡性酸刺激物是皮膚機械性刺激。每次的皮膚刺激繼續1分鐘,停止以后休息1分鐘,以后再把酸液注入口里去。

關于這痕跡反射的性質,我們更作如下的區別,即由新鮮殘留痕跡所形成的反射,也就是在動因終止以后只過了一至數秒,而形成的反射——這是短時性痕跡反射(короткийсл.рефлекс)。如果在刺激動因終止以后,我們等候1分鐘或1分鐘以上的相當長的時間,才使之與無條件刺激物結合,我們就把它叫做長時性后發性痕跡條件反射(длинныйпозднийследовойрефлекс)。
我們所以必須區別這兩樣場合的原因是,在現存性條件反射和后發性痕跡反射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這是在以后適當的地方會說明的。
末了,我移行于最后一個特殊動因的記載,這是與以前一切動因都不相同的。它本身恒常地似乎獨立地會成為條件刺激物。關于痕跡性刺激的問題,并沒有疑問的余地。因為從神經系統里的一切興奮之中,我們都會遭逢所謂后作用(последействие)的現象。然而我們的這個新動因,雖然和以前所說的一切動因相同地是真實性的東西,可是在其性質的明了理解上卻有若干的困難。我用這類一般性實驗的記載而開始罷。我們帶一只狗到實驗室內,不斷地經過每次一定的間隔時程以后都給狗吃食物;而對于另一只狗,卻在同一的間隔時程內把酸液注入于其口內。如果我們這樣地重復幾次以后,就會得如下的結果,就是如果在某一次的中隔時程內應該給予食物或給酸的時候而不曾給予,那么第一只狗自動地會顯出食物反應,而第二只狗自動地會顯出酸反應。
我從費阿克里托娃(Ю.П.Феокритова)的實驗舉出一個例子。
在實驗架臺上的一只狗常規地每30分鐘都被給予食物一次。在各個實驗里,在一至三次給予食物以后就省掉一次。于是在某次食物給予后大約經過30分鐘,唾液分泌會開始,同時食物運動性反應也開始出現。這個反應有時完全正確地在第30分鐘出現,有時卻遲一兩分鐘才出現。如果該實驗進行的回數是足夠的,那么,在間隔時程本身以內(注:即不在第30分鐘),卻沒有一點反應的出現。
這樣的實驗結果應當怎樣解釋呢?不能不說,在這場合,時間的本身是條件刺激物。
這個實驗也可以用多少改變的形式做。我們可以對于動物每30分鐘一次地給予食物,并且同時再應用某一動因作用的結合。就是說,在每次給予食物以前的數秒,先使動物受某一動因的刺激,于是就形成了復加性條件刺激物(суммарныйусловнийраздражитель)。這復加性條件刺激物是由所使用的動因及一個30分鐘時間的因素而成立的。如果在這動因經過5~8分鐘就試驗這一動因,那么,該動因不會顯出任何作用。如果再遲一些時候試驗該動因,它就會顯出作用,但是不大的作用。在20分鐘以后,這動因的作用就會增大,在25分鐘以后,它會更增大;而在30分鐘的時候,該動因的效果就會是完全的。如果在30分鐘以外的時間都有系統地不給狗吃食物,那么,只在第30分鐘,該動因會顯現完全的效力,而甚至在第29分鐘也不發揮效力。
實驗 從費阿克里托娃的研究內試舉一個實驗例子。
對于一只狗,在每次給予食物以前的30秒鐘先給聽拍節機響聲。各次食物的間隔時程是30分鐘。

當然,利用任意的間隔時程都可以形成這條件反射。不過我們的實驗,不曾利用過30分鐘以上的間隔時程。
具有條件刺激物性質的時間,從生理學的立場應該怎樣解釋呢?當然目前對于這個質問還不能有精確的一定的回答。但是關于這一點做一個相當的解釋,這是可能的。一般地說,我們是怎樣地標明時間呢?我們是利用自然界的種種周期的現象,譬如太陽的升降、鐘的分針在數字盤上的運動等而標明的。可是,在我們身體的內部也有不少的這一類的周期現象。大腦在白天接受許多刺激而疲勞,以后又能恢復。消化管周期地為食物所充滿,以后又變成空虛。因為任何器官的每個狀態,都能夠反映于大腦兩半球,所以我們有理由地相信,大腦是具有區別時間的能力的。我們試取很短的時間作為例子而想一想。當刺激剛剛發生的時候,我們對于刺激的感覺是很強烈的。當我們進入充滿某種氣味的房間的時候,我們起初很強烈地感覺這個氣味,可是以后我們的感覺會慢慢地減弱。在刺激的影響之下,神經細胞的狀態會蒙受一系列的變化。在相反的場合,情形也是如此。當刺激物消失的時候,它起初還是非常強烈地被感覺著的,但以后就會越過越淡,最后我們就完全不能察覺它。這就意味著,這又是神經細胞一系列各種不同狀態的存在。從這一觀點,我們就可以理解刺激物的終止所引起的反射和痕跡反射,同樣地也可以理解時間的反射。在上述實驗里,動物周期地被給予了食物,同時動物的許多器官也與此相關地有了一定的活動,就是說,這些器官也體驗了一系列的一定的、連續性的許多變化。這些一切的變化都在于大腦兩半球內顯現出來,都被大腦兩半球所感受,于是這些變化的某一定瞬間都能成為條件刺激物。
最后,關于可能成立的條件刺激物的命題是還可以如下地改變而擴大的:生活個體的內界與外界的無數動搖(бесчисленныеколебания),各反映于大腦兩半球皮質神經細胞的一定狀態,都能夠成為個別的條件刺激物。
其次,我著手說明如下材料豐富部分的事實。直到現在所討論的都是陽性的反射,就是說,這些反射在最后的結果上都是具有陽性作用的:即運動和腺的活動,而在神經系統里這就是興奮過程(процессвозбуждения)。然而我們知道神經活動的另一半部,這在生理學的生命重要性上是與興奮過程有同等重要意義的制止過程(тормознойпроцесс)。所以我們在研究最復雜的大腦兩半球機能的時候,不能不期待著,我們會與制止現象相遭遇,而這制止現象是與興奮現象極復雜地互相交錯的。然而在從事于這問題的研究以前,我認為需要先稍稍說明在無條件反射場合的中樞性制止的現象。
從現在的生理學的實驗資料而言,在正常活動的場合,可以區別兩種中樞性制止過程(центральноеторможение)。我們也許可以把它們叫做直接性及間接性制止過程(прямоеикосвенноеторможение),或者把它們叫做內(內在的)和外(外在的)制止過程(внутреннееивнешнееторможение)。我們一方面知道,在各種為神經所支配的器官內,譬如在骨骼肌肉運動的器官內,血液循環、呼吸等的器官內,由于一定的傳入性神經或由于血液里的某些動因對于相應中樞的刺激,會引起直接性制止作用。但從另一側說,中樞性神經活動充滿著極多的間接性制止過程。一個中樞的間接性制止過程是這樣發生的,就是,與該中樞的現存的活動同時,由于其他傳入性神經所傳來的刺激,或由于其他自動性刺激的作用,另一個中樞會變成活動的狀態。在復雜反射的所謂本能的場合,情形也是與此相同。例如多數的昆蟲,特別在幼蟲時期,一受什么接觸,就即刻會變成不動的狀態而落下。這明明是全運動神經系統的直接性制止過程。從另一面說,我們試舉剛從雞蛋出來的雞雛當做一個例子看。它從地上極小物體一接受了視覺的刺激,就即刻能顯現食物性啄抓反射(хватательныйрефлекс)。但是如果該物體強烈地刺激雛雞的口腔,那么,啄抓反射即刻就被制止而為防御性拋擲反射(выбрасывательныйрефлекс)所代替。
這樣,一種制止過程是由于傳入某中樞的刺激而引起的直接效果,這就是內制止過程,而另一種制止過程是許多同時活動的各中樞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就是外制止過程。
在條件反射的場合,我們也與這兩種中樞性制止過程相遭遇。因為條件反射的外制止與無條件反射的外制止是完全沒有什么差異的,所以我先談外制止。
最單純的、常見的事例是這樣的。你們和一只實驗狗同在一個實驗室里,而這個環境是暫時不變的,但以后環境忽然發生變化,或者有異常聲響傳進來,或者實驗室的光線突然變化(太陽為云所掩蔽或從云里出現),或者從房門有氣流吹進,并且氣流甚至帶著什么新的氣味。這些一切都一定會或多或少地引起條件反射的減弱(由于新刺激的強度而不同),并且如果條件反射正是同時開始,新刺激就可能使該條件反射完全毀滅。對此現象的說明是簡單而沒有任何困難的。任何一個新的刺激物,即刻會引起探索反射的發生,就是說,有關的神經感受器會轉到新刺激物的方向去,狗就向新刺激傾聽著,注視著和嗅聞著,并且這探索反射就會制止條件反射。所以在研究條件反射的場合,很重要的是需要上述的、特別設計的建筑物。這樣,偶然的刺激物與該研究室的接近關系就可以被除去,或者至少可以非常受限制。
在此處我們還需要注意如下的情形,這是不言自明的。本來一切動因,即使是迅速消失的動因,不僅在它存在的時期以內,而也在它停止以后的若干時間以內,它的作用都存在,這就是由于神經系統內的所謂后作用而起。所以如果我們在一個動因以后即刻應用條件刺激物,條件反射就或多或少地會被制止。此外必須要補充地說,各種不同的新異刺激物,不論是偶然的或故意應用的新異刺激物,可以說,在神經系統內消失的速度也是種種不同的:某個刺激物在兩三分鐘內會喪失效力,而另一刺激物可能在10分鐘以后才消失,但也有些新異刺激物能在幾整天里具有效力。最后這一類的是口味性的刺激物,特別是食物性刺激物,所以我們必須十分注意這一點。
新異反射(постороннийрефлекс)的作用當然由于條件反射的不同而是非常各不相同的。就是說,與這新異反射發生關系的條件反射是新近建立的呢,還是老早建立的、穩定的呢?當然,新成立的條件反射比堅定的舊反射容易被制止。因為這個緣故,以前當一個實驗者和實驗動物共在實驗室內的時候,一件滑稽的事情曾經重復地發生過。一位工作同人,形成了動物的一個新條件反射,想做示例試驗,邀我去看,但是他不能證明任何成績。我一進實驗室,新反射就消失。這事其實是很簡單的。對于狗,我是一個新異的刺激物,狗注視我、嗅聞我等等,這就足夠地使剛形成的新條件反射被制止了。還有這樣一個事例。一位研究同人對他的狗形成了很好的、穩定的條件反射,并且用這反射做過很多次實驗。可是一把這只狗交給另一位研究同志做研究工作,這條件反射暫時就不出現了。在動物從某一個房間移到別一個房間的時候,尤其在從某一實驗室被移到別一個實驗室的時候,上述的情形也是常常發生的。
當然,在外制止過程的場合,特殊的刺激物具有更強的制止作用。譬如獵犬看見鳥兒,大多數的狗看見貓,或者某些狗聽見由地面傳來的沙沙聲(шорох)以及一般地非常強烈的、完全異于尋常的刺激物等等皆是。從最后一類的強烈的刺激物而言,事情是很復雜化的。在強烈的、異于尋常的刺激物的關系上狗可以分為兩組。有些狗對于這些刺激是積極地攻擊地反應的:激烈地吠吼,要向刺激物沖過去。另一些狗卻顯出被動的防御性反應:或者努力要從實驗架臺逃去,或者在架臺上像木頭一樣地站著不動,或者在架臺上發抖,伏在臺上,或者甚至排尿,這在通常條件的場合是不會發生實驗架臺之上的。所以,對這一類的狗來說,制止過程是占著優勢的,并且制止過程也影響于條件反射。因為這類制止過程是起源于腦內另一些部分的,以后才向條件反射的腦內部位傳布,所以不妨把這一類制止過程也歸納于條件反射的外制止過程之中。
然而我剛才所列舉的這些事例都有一時性的特色,所以我們把在這些場合發揮作用的動因都叫做消去性制止物或一時性制止物(гаснущиеиливременныетормоза)。如果這些動因重復地對動物發揮作用,而同時并不對于動物并有什么重要的結果,那么,這些動因就遲早會對于這個動物成為無關的動因,并且也會喪失其對于條件反射的制止性影響。
與此有關的實驗,就是說,一時性制止物的實驗也在諸位面前有過了。我給諸位看過的、用拍節機做實驗的一只狗,在講義開始以前就站在這個講堂里,并且一個工作同人已經把這實驗重復地做了幾次,其時,我不曾使諸位注意于這個實驗。事情是這樣的,就是這實驗起初不曾能夠成功——條件反射被制止了。這只狗,慢慢地才解除了這特殊的、新環境的制止性影響。在幾年前,我也做過有關條件反射的特別連續講演,并且當時我是這樣進行的。在講義開始以前,我已經把實驗供覽所需要的狗放在這講堂里,并且我的工作同人們與我的講義進行無關地預先重復地做幾次相當的實驗,在需要實驗說明的瞬間,我就利用這些狗的實驗,并且這在全部講演中不曾有過一次的失敗。可惜,現在因為若干外方的關系,我喪失了這準備的可能。所以我只能間或做示例實驗,主要的還是已經印刷的論文中的記錄,或者是正在進行中的研究的記錄。
然而在外制止過程的這一小組以外,還更有恒久性制止物的一小組。這一小組的制止物在重復應用的場合并不喪失其作用,而恒久地保持住。譬如用條件酸反射做例子。如果在這酸反射以前,先把食物給狗吃,就是說,這是使在動物吃東西的時候大腦一定中樞部位發生活動的,那么,在這以后,條件酸反射就在相當長時間以內會完全地或相當地被制止。不管怎樣多次地重復做這個實驗,情形都是相同。所以這是應該作為恒久性制止物看待的。這種恒久性制止物并不很少。例如我們在用酸液注入而形成條件反射的場合,因為不注意(注入過濃的酸液,或者酸液的注入量太多和回數太多)而引起狗口腔的炎癥,那么,酸的條件反射就會被制止,直到口腔黏膜的病態完全治愈時為止。還有如下情形也是可能的,就是狗具有皮膚的傷口,在實驗架臺上受細繩的刺激,于是就會有防御反射的發生,而條件反射,尤其酸的條件反射,會被制止。當然其他這類的例子也是很多的,譬如下面所舉的一例。一個實驗,起初進行很順利,可是忽然一切條件反射都減弱下去,最后會消失。這是什么緣故?然而只要把這只狗帶到院子里去,讓它一排尿,以后它在實驗室里又會恢復一切的條件反射。很顯然,排尿反應中樞的興奮制止了各條件反射。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雄狗的交尾期。如果雄狗在實驗以前曾在這雌狗的近旁,這只雄狗的條件反射就或多或少地會被制止。很顯然,在這一場合,性中樞的興奮具有制止的作用。
這樣,諸位現在看見,制止我們反射的條件是很多的,所以“條件的”這個名稱不是徒然的。可是這一類的條件是容易掌握的,也是容易除去而不許發生的。這就是一切外制止的場合,我再重復一次說,這些外制止過程的特色是如下的,就是,在中樞神經系統里,一有其他新異的神經活動的發生,該新神經活動即刻就使條件反射減弱或消失,不過這是一時性的,就是只在新神經活動的刺激物本身或其后作用存在的時期以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