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文化十五講(第二版)
- 詹石窗
- 430字
- 2019-12-06 19:57:19
第三講 枝繁葉茂的道教派別
【學習目的】 探討《太平經》與早期符法道派的關系、《周易參同契》在金丹派道教中的地位,了解道教的發生、發展與社會政治的關系,認識各個時期道教派別組織的形成過程與原因,了解其基本特點。
上一次課,我談了道教的主要思想淵源。課后有人告訴我:“老師,道教思想淵源頭緒很多,不好理順。不知道有什么辦法可以清理一下線索?”經了解,這還不是個別人的問題。到底如何來清理線索呢?如果將目光一直盯在“淵源”問題上,對道教的整體了解將是困難的,對淵源本身的認識也不可能深入。要理清線索,還必須追溯道教的組織狀況。
從某種角度看,道教組織機構是以“道派”的形式出現的。換句話來說,道派就是道教的一種組織形式。當然,廣義的道派還具有比“組織”更多的意義內涵。譬如,不同的道派間往往秘傳本門的經書、典章制度。這些內容是附著于組織之內的。
由于道教思想淵源的多元性與復雜性,道教的派別組織也形成了多元的復雜局面。本次課,我要與大家一起來探討道教組織派別的形成與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