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西方教育哲學
- 陸有銓
- 1142字
- 2019-11-25 18:28:57
前言
1988年,北京師范大學黃濟教授擔任國家教委博士點專項研究基金資助的“教育哲學系列研究”項目的負責人。黃先生的研究思路是,先對中國和西方的教育哲學思想分別加以整理、研究,在此基礎上再寫一本教育哲學教程。為此,黃先生鼓勵、支持我對現代西方教育哲學流派方面的資料加以整理,并對我將從事的這項工作的進行程序,以及成果的基本框架、結構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受命以后,我即在黃先生的指導下開展資料的整理研究工作。
關于本書的寫作,除了上述緣由外,還必須感謝引導我進入教育哲學領域的傅統先教授和張文郁教授。我于1979年師從傅先生和張先生攻讀教育哲學專業碩士學位課程。當時,兩位先生命我除學好校方規定的各門學科之外,著力于西方教育哲學思想的學習,并把它作為今后的研究方向。傅先生要求我閱讀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和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的原版書(盡管它們已有中譯本),并以他自己珍藏的杜威著的《價值論》作為我專業外語的教材,逐句逐段地加以講解。1982年取得碩士學位去山東師大工作后,遵從師命開設教育哲學課,主要講授現代西方教育哲學。本書就是在我上課用的講稿的基礎上,結合“教育哲學系列研究”課題的要求,加以補充,修改而成的。回山東工作以后,由于傅先生和張先生遠在上海,自己的業務進修又就近請教山東師大的潘伯庚教授、章益教授和其他老師,得到了他們很多的幫助。在完成本書的寫作、回顧成書過程的時候,對于許多老師在我成長過程中給予的指導、幫助和鼓勵,深表感謝?,F在,傅統先教授、章益教授和張文郁教授三位恩師都已先后辭世,而他們的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每念及他們,尤感凄然。
本書主要敘述20世紀以來西方主要的教育哲學流派。原先計劃在開始部分對20世紀以前的西方教育哲學思想的發展作一概述,此外,20世紀以來西方教育哲學流派還有一些,由于本人在這方面材料的收集、整理不夠完善,加以1991年返滬以后許多事務需要處理,時間、精力不濟,未能實現原定計劃,這是一個很大的缺憾。
本書“分析教育哲學”一章是在我和華東師大馬榮根同志合作的一篇論文的基礎上作適當的補充而完成的,馬榮根同志為此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在此表示感謝。征得張家祥教授允許,附錄“當代西方 ‘新馬克思主義’教育觀述評”一文選自張家祥、王佩雄編著的《教育哲學研究》(1990年出版),作者是王佩雄,特此說明并對他們表示感謝。
趙祥麟教授和張家祥教授分別審閱了本書的一些部分,向我指出了許多具體的修改、補充意見,并給我提供很多寶貴的材料。瞿葆奎教授也從治學、寫作的態度和經驗方面對我加以指點。對于諸位老師的耳提面命,“感謝”一詞豈能容納得了!
盡管得益于老師、同志和家人的許多幫助,由于本人的理解能力和學術水平有限,書中定有許多不當和錯誤之處,懇請讀者給予指正。
陸有銓
1993年1月16日
于上海教育學院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