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陸有銓七十壽誕
陸有銓同志是我的摯友和知己,從20世紀80年代相遇,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我們一直情同手足,在學術和生活上相互砥礪,相互幫助和支持。今逢他七十壽誕,約為其著作集作序。作序不敢,僅就所感略陳一二,作為對他七十壽誕的衷心祝賀!
有銓同志,被其弟子稱為“批判型的思想者”,這是名副其實的稱謂。在學術上他學貫中西,而且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特別是對西方的教育思想,更有深厚的研究。他的《躁動的百年:20世紀的教育歷程》一書,是對近現代中國和西方教育發展的全面分析與總結,曾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和中國圖書獎。
他的著作集,所涉及的教育問題是極為廣泛的:大至近現代世界和中國教育的發展趨勢,小至各級學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論述;尤其對“教育哲學”思想有更深刻的思考和研討。例如,他曾寫過《中國教育哲學的世紀回顧與展望》,對教育思想的引進和傳播,中國教育哲學學科的創建與發展,以及教育哲學的發展與功能等,都做了精到的論述,這是一篇指導中國教育哲學學科建設的史論結合的重要論文,對我國教育哲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和作用。
他對西方近現代教育思想的研究,尤具特色。我在撰寫《教育哲學通論》一書時,有關“西方教育哲學流派”部分,就深得陸君之助,得益匪淺。
他長期擔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對教育哲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對專業隊伍的形成和壯大都起到了極大的組織和推進作用。在教育哲學學科建設方面,從對學科體系的探討到專題討論,從對歷史的回顧到現實和未來問題的研究和展望,他對問題的研討是越來越深入,其影響也越來越大。
他在擔任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系系主任期間,由于工作成績卓著和學術上的造詣,被評為“山東省拔尖人才”。
有銓同志,對待老師、學生和朋友,真正做到了尊師如父,愛生如子,與朋友交往真誠備至。
有銓對導師傅統先先生,真正做到了無微不至的關照和愛戴。在傅先生在世時,對其生活及全家是全面照顧;傅先生逝世后,對葬禮全面負責安排。特別應當提出的是:傅先生和張文郁先生合著的遺作《教育哲學》,是在傅先生逝世之后,由有銓進行了整編,并聯系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是對傅先生的最大安慰,使其在天之靈得以安息。
他對學生是愛生如子。僅就其培養研究生來說,前后共培養了研究生(包括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七十余人,大都是博士生,外加訪問學者十余人,這些同志已成為各個方面的骨干。他對學生真正做到了愛之深,責之切,對學習和為文的要求是一絲不茍,不允許有半點松弛。但對學生的生活,又是關懷備至,從飲食起居直至經濟困難,都盡力給予關照和資助。他講的“好好生活就是好生活”,已成為學生塑造人生的座右銘。
在我和有銓同志的交往中,我從他那里深深體會到了如曾子所說的“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之圣訓的意蘊。我們曾一起編撰《教育大辭典》中的教育哲學分冊;并合作寫過《我國教育哲學的回顧與前瞻》一文,刊登在《教育研究》1988年第11期上;現在《我國教育哲學的回顧與前瞻》一文又被選為《教育研究》創刊30周年的杰出論文,刊登在《教育研究的時代足音》專集上,并獲得“杰出論文”的“榮譽證書”,這些寶貴經歷令人難以忘懷。
使我永遠不會忘懷的另一件事是:在我離家四十余年之后,適逢我去山東乳山參加教育學年會,有銓同志陪同我返家(即墨縣)探親,一同睡在我兒時住的房間里,情同手足。
我將此拙文作為祝賀陸有銓同志七十壽誕的獻禮!祝賀他永葆青春,在教育事業上為祖國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1年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