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學研究
-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 748字
- 2019-12-20 16:35:37
《涂紀亮哲學譯著選》自序
作為一個進入耄耋之年的老年知識分子,我已走過一段漫長旅程。這段旅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30歲以前主要致力于學習、特別是外語學習;30—50歲這20年主要從事哲學翻譯;50歲以后這30年主要從事哲學研究,但在晚年也作了不少翻譯工作。50余年來,哲學翻譯和哲學研究成了我一生中兩種不可分離的學術活動。
我在哲學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收入已出版的六卷本《涂紀亮哲學論著選》中,這里獻予讀者的是我50余年來的主要翻譯成果。這套《譯著選》共收入十多本譯著,分為三輯。其中第一輯收入的維特根斯坦的五本譯著,選自上世紀90年代我主編的十二卷本的《維特根斯坦全集》。第二輯收入的費爾巴哈的三本譯著,選自上世紀70—80年代我翻譯的《費爾巴哈哲學史著作選》。第三輯關于實用主義和新實用主義的五本譯著,選自本世紀初我與陳波主編的九卷本的《美國實用主義文庫》和六卷本的《蒯因著作集》。這套譯著都是根據其德文或英文原著譯出的。
這十多本譯著完稿于不同的年代,受當時自己主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些譯著不可避免地含有許多理解不準、表達欠佳,甚至譯錯之處。此次再版之際,本應首先逐字逐句校正,但我已過80高齡,年邁體衰,實在沒有精力一一校正這400余萬字的譯著,不得已只能精選其中的一部分呈獻給讀者。我對此深感遺憾與內疚,敬請讀者諒解。
翻譯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只有通過反復校改,精雕細琢,才能得出精品。我的大部分譯著都是為了適應當時哲學研究的迫切需要,沒有進行精雕細琢的充裕時間,主觀上只求譯著沒有嚴重地曲解原著,盡可能如實地表達原著的基本觀點,使讀者在增長知識方面有所收獲。近二三十年來不少青年學者曾向我表示,他們曾從這些譯著中獲得許多關于近現代西方哲學的重要信息。若真是如此,我就心滿意足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涂紀亮
2009年1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