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傳說史

由于史料的匱缺,猶太人與其他古老民族一樣,其早期的歷史是朦朧不清的,傳說便成了構建這一時期歷史的主要來源《圣經》是主要來源。。據他們自己保存下來的傳說記載,亞伯拉罕大約在公元前1800年前后,帶著自己的家人和財產,離開兩河流域,前往被視為“應許之地”(The Promised Land)應許之地最早是一神學用語,意指上帝允諾給予猶太民族作為家園的土地。后包含希望之邦之意。的古迦南地,即猶太人所說的“以色列地”,或今日所通稱的巴勒斯坦地區巴勒斯坦稱謂最早由希臘—羅馬人使用,猶太民族傳統上稱之為“以色列地”。。遷徙到迦南地的猶太人從當地人那里獲得了一個新的稱謂——“希伯來人”,這是最早用來稱呼猶太人的一個專門稱謂。該稱謂中的“希伯來”(它的英文拼寫為Hebrew,一般認為該詞匯來源于“Habiru”有“渡河者”涵義,亦譯哈卑路人。)一詞的涵義為“自河(指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那邊過來的人”,形象地說明了他們的籍貫來歷。不管怎么說,在這塊新的土地上,伴隨著這一新的稱謂,一個新的、獨特的民族也就出現在了人類歷史的舞臺上。

猶太民族早期遷徙圖

如果仔細研究一下該地區的民族遷徙史,便不難發現,在上古時代,遷徙是生活在這一地區,特別是對于其中的游牧民族而言,十分常見的生活方式?!爸鹚荻印笔菍τ文撩褡迳罘绞降男蜗竺枋觯M管這類遷徙的半徑通常有限。此外,由于人口的增長,這里的居民每隔千年左右都要周期性地向外遷移一次。史學家希提對這一遷徙做過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就像一個大蓄水池一樣,池里的水太滿的時候,難免要溢出池外的。”希提:《阿拉伯通史》(上冊),商務印書館,1979年,第11—12頁。猶太人很可能就是兩河流域這一大蓄水池中溢出的水的一部分。

不過,亞伯拉罕的這一遷徙唯一令人稍感費解的是,與絕大多數通常是從貧困地向富庶地遷徙不同,他做出的遷徙是一次從被認為是富庶之地向貧困地的遷徙行動。因此,一些猶太學者對于亞伯拉罕率領家人離開祖輩生活的家園,從相對富庶發達的地區吾珥遷徙到相對貧瘠的迦南地一事則做出了不同的解釋。在他們看來,離開意味著“背離”、“決裂”,遷徙意味著“追求”。猶太史學家埃班據此認為:(猶太人的這一遷徙)是為了與兩河流域盛行的偶像崇拜決裂,追求一種全新的信仰。阿巴·埃班:《猶太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8頁。猶太學者羅斯的解釋更為理想化,他認為亞伯拉罕“是因為看到了某種更崇高的事物,并希望能夠達到一種更為完美的精神境界才離開他自己的家園的”塞西爾·羅斯:《簡明猶太民族史》,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5頁。。盡管這類解釋不是建立在史料的基礎之上,卻倒是在某種程度上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猶太人歷來把信仰作為生活最高目標的特征,甚至完全可以說,是屬于另一層次上的“歷史真實”。

古迦南地盡管與兩河流域,特別是亞伯拉罕祖輩生活的蘇美爾地區相比,顯然屬于“欠發達”地區,自然條件險惡,饑荒頻繁,然而,古迦南地亦并非是蠻荒之地。早在人類文明史開始之初,它就是連接兩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的紐帶,是該地區以外政治力量(如埃及)的交通要道,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商路。埃及自其兩部分——上下埃及統一后,就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勢力。在迦南時代的早期,即公元前第3個一千年中,定居點就一直存在,如在青銅時代早期(大約公元前28世紀),羅什-哈尼卡拉已經建立起一個小規模的定居點。與定居點緊鄰的、將迦南地與黎巴嫩劃分開來的山脈的戰略位置說明了為什么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商路從這里經過。在該地區進行的數次考古發現證實,沿海地區相當數量的物品來自美索不達米亞,這些物品表明該地區與美索不達米亞有著緊密的貿易聯系和人員往來。若干民族和部落在亞伯拉罕到來之前就已經在那里生活了。

迦南地作為三大洲(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交匯之地,不僅各種古老的文明在這里留下烙印和影響,而且各個時代的列強,如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等,都曾在這里廝殺爭奪過。這一地理特征對來到這里生活的猶太人文化的孕育、發展和擴散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外,迦南地的歷史歷來與地中海地區的歷史交織在一起,當地居民長期以來與地中海沿岸的其他國家保持著聯系,人員往來和交流幾乎從來沒有間斷過。凡此種種,使得迦南地成為上古時期人類世界的一個大舞臺。也正是在這個舞臺上,猶太人在隨后的近兩千年時間里演繹出了本民族歷史上最為輝煌的部分,同時還演繹出了具有猶太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元典意義的部分。

來到迦南地的猶太人在那里生活了三代人的時間,從亞伯拉罕到以撒,再到雅各。這三代人由于在以后的猶太人眼里一直被視為是猶太民族的族長,他們生活的時期亦被稱為“族長時期”。在這三代人中,唯雅各子女眾多,僅兒子就有12個。他們分別是:利未、流便、西緬、猶大、以薩迦、西布倫、約瑟、便雅憫、迦得、亞設、但、拿弗他利。同樣,根據猶太人的傳說,這12人的后代繁衍眾多,經數百年逐漸發展成為猶太人的12個支派需要指出的是,猶太歷史上所說的12支派并不完全與雅各的這12個兒子的名字吻合。利未的后人成為祭司階層,專職在圣殿侍奉,不作為一個支派存在,也沒有參加后來的支派土地分封一事。不過,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作為兩個獨立的支派存在,故猶太人支派的總數仍為12。。雅各由于早年的經歷(曾有一次與神角力),獲得“以色列”(意為“與神角力的人”)這一稱謂。猶太人因此在隨后的年代亦被稱為“以色列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英文拼寫中,涉及這一時代以色列人的詞匯為“Israelite”,而用于現代以色列國人的詞匯則拼寫為“Israeli”。,或“以色列”。“以色列”是猶太人在歷史上有過的第二個稱謂?!妒ソ洝分写蠖嘁源朔Q呼猶太人,以表明他們有著共同的祖先,都是雅各的子孫。

迦南地一向以饑荒頻繁出現聞名。在雅各生活的年代,迦南地出現的一次大饑荒,使得雅各及其家人不得不跑到鄰近的埃及避災。埃及是古代中東地區另一重要文明所在地。不少歷史學家認為,古埃及文明幾乎是與兩河流域文明同時出現、齊頭并進的一種文明。埃及人約在公元前3100年前后就走出史前歷史的陰影,步入文明階段。生活在上埃及的美尼斯首先崛起,建立了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開創了以法老人們對埃及人如何稱呼自己的統治者并不得而知,目前流傳的稱呼埃及統治者的“法老”一詞來自《圣經》,后成為通用。這一事實間接說明猶太文化對中東上古文明的意義。為君主的專制制度。數百年的發展,上下埃及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此后,盡管朝代不斷更迭,以法老為君主的國家形態卻以不變的方式進行著卓有成效的統治。埃及所處的與外界隔絕和不受外族侵擾的自然環境,不僅為生活的穩定創造了條件,而且也為政治的穩定創造了條件。古埃及的歷史由此呈單一穩定狀,建立的王朝按序列世代相傳,很少間斷。作為一個國家,古埃及在國家形態出現后約2500年的漫長時期中始終保持著國家的大一統。這在古代諸文明中實為僅見。

埃及人對牛崇拜雕塑

埃及奴隸工作圖

象征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

到了古王國時代,埃及便已經進入了相對繁榮時期。政治走向成熟,文學活動開始出現,金字塔的建造進入鼎盛時期。眾多屹立在尼羅河畔的巨型金字塔從一個方面見證著它的興旺發達。肥沃的尼羅河不僅孕育出了光輝燦爛的古埃及文明,而且它的三角洲地區是中東地區的糧倉。生活在埃及周邊地區的人,特別是生活在迦南地的人在饑荒降臨時去埃及避居是司空見慣的事。相傳,亞伯拉罕就曾帶著家人去那里躲避過饑荒,不過,饑荒過后不久,便又返回了迦南地。

雅各及其家人來到埃及的年代一般被認為是在喜克索斯人統治埃及的時期。猶太人最初受到統治埃及的法老的善待。據稱,他們在埃及生活了約400年的時間,史稱“寄居”埃及,以突出猶太人在埃及生活的暫時性?!妒ソ洝分械摹凹s瑟的故事”對這一經歷的開端進行了極富戲劇性的描述。不過,到了后來,歷史學家認為,很可能是在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時期(約公元前1304年—前1237年),猶太人在埃及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開始淪為奴隸,失去了做人的自由。不僅如此,當時新上臺的埃及統治者采取的民族排斥和迫害政策使猶太人面臨民族滅亡的危險。為了擺脫奴役,獲得自由,猶太人在一個名叫“摩西”(Moses)的猶太偉人的帶領下逃離埃及,開始了返回“應許之地”——迦南地的行動?!冻霭<坝洝钒血q太人的這一行動描寫得繪聲繪色,特別是摩西與法老的斗法更是引人入勝。猶太人為了擺脫奴役,獲得自由而離開埃及之舉,具有特別的意義,猶太人第一次顯示在他們的記憶中,迦南地,上帝允諾給猶太人的“應許之地”,是他們的故土、故鄉,是他們在外鄉罹難時,唯一能夠想到返回的一塊土地。

約瑟基

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猶太人極可能在這一時期在埃及淪為奴隸

公元前14世紀前后在埃及為奴的閃米特人頭像

據信,在重新進入迦南地的途中,猶太人在西奈半島的曠野中游蕩了近四十年,超過了一代人的時間。其間,猶太人的民族意識得到了加強,以一神思想為基礎的猶太人的宗教思想開始出現。摩西在西奈山接受神諭,從上帝手中獲得“十誡”法版的故事表達的就是這一思想。猶太文化的核心部分——猶太教對這一傳說歷史十分重視,認為猶太教的成文法和口傳律法均是摩西在西奈山上從上帝那里獲得的。我們將在本書的第四章對此進行專門的敘述。

摩西被埃及王后收養圖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敘述的關于猶太人的一切活動基本沒有為有價值的史料證實,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學家甚至完全不能同意對猶太人歷史進行上述這一敘述。他們認為,上述的一切過于戲劇化而不可能是歷史的真實。在他們看來,猶太人于公元前13世紀在定居迦南地以前,所謂的“以色列人”并不一定是源于同一祖先,有同一血統,來源和歷史背景也很可能完全不一樣,極有可能是操同一種語言的不同部落群體的組合。然而,基于傳說的上述這一切卻早已深深融入猶太人所認同的“歷史”之中,成為猶太人的一種集體意識。無論是對于猶太民族而言,還是對于猶太文化而言,這樣的“歷史”才算是猶太民族的“真正歷史”。實際上,這一傳說史不僅重要,而且成為影響日后猶太人思想的決定性因素。正因如此,猶太人才有了統一的歷史淵源。猶太人把自己視為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后代的觀點與中國人把自己看成是炎黃子孫的說法具有同等的歷史“真實”和意義??梢哉f,在這一意義上,那種把古老文化說成是最初建立在傳說基礎上的觀點顯然是十分“準確的”。

不僅如此,猶太人的上述部分傳說經歷還成為世界文化史上極具寓意意義的事件,如猶太人出埃及一事就是其中典型一例。在上古時代,一個民族(或部落)淪為另一個民族(或部落)奴隸的事可以說是司空見慣,沒有任何其他一個民族像猶太人那樣對待受奴役一事,把民族的自由,把人的自由權利,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此外,他們反抗奴役的方式也“與眾不同”,并沒有采用“傳統”的揭竿而起,用武力進行反抗,而是用腳“投票”,以全民集體離開奴役他們的國家的方式對人類的暴政說“不”。正因如此,猶太人當年出埃及、跨紅海事件歷來被看成是人類“擺脫奴役,奔向自由”之舉,是“挑戰性地宣布了人類的權利”之舉,是代表革命的激情和推動社會前進的事件。參見埃班:《猶太史》,第15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旺苍县| 杭锦后旗| 卓资县| 无锡市| 花垣县| 英吉沙县| 肥东县| 荔波县| 惠水县| 大埔县| 华宁县| 渑池县| 深圳市| 桐柏县| 樟树市| 庆城县| 陵水| 板桥市| 陕西省| 辽宁省| 上蔡县| 左云县| 台南市| 蕲春县| 呼玛县| 基隆市| 信丰县| 策勒县| 合江县| 房产| 澄城县| 明光市| 高雄市| 鲜城| 江山市| 遵化市| 和龙市| 台前县| 山丹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