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時代俗尚與文風

除了時代的政治之外,影響文學風貌的外部條件,主要還有各種意識形態以及當時的社會風氣俗尚。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舉了幾個例子。戰國時代群雄紛爭,百家爭鳴,縱橫游說之士蜂起,這也影響了當時的文學,如屈原、宋玉辭賦的“煒燁之奇意”,就是“出乎縱橫之詭俗”《文心雕龍義證》,第1662頁。。屈、宋辭賦那種鋪陳夸飾、想象奇富、辭藻豐麗的特點多少受到當時縱橫風尚的影響。更為明顯的例子是晉代文學深受玄學的影響,“自中朝貴玄,江左稱盛,因談余氣,流成文體。是以世極迍邅,而辭意夷泰,詩必柱下之旨歸,賦乃漆園之義疏”同上書,第1710頁。。當時社會動亂,作品卻空談玄理,不反映現實,寫得平靜舒泰。尤其東晉以來,玄言詩流行,鐘嶸《詩品序》說:“永嘉時,貴黃老,尚虛談。于時篇什,理過其辭,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傳:孫綽、許詢、桓、庾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論》。建安風力盡矣?!?img alt="(南朝梁)鐘嶸著,曹旭箋注:《詩品箋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4810E/13173365105550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782912-xHlQ3sx8mzYPOQaQgy1XoUGjaP8xaKNh-0-58838966e350a7a6b010b53276bb12c3">玄言詩因受玄學影響,注重表現老莊哲理,文辭平典恬淡,缺乏詩味,失去了建安文學風清骨峻的傳統。在當時,玄言詩的影響很大,就連陶淵明這樣偉大的詩人也沒有脫離玄風的浸染。陶淵明的人生觀頗受老莊思想的影響參看陳寅恪《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系》,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版,第201—229頁。,陶詩語言質樸平淡,愛發議論,明顯受到玄言詩的影響。但陶詩不是抽象枯燥地發揮玄理,而是抒情真率,形象生動,富有機趣,又與一般玄言詩不同。

從文化史上看,各種意識形態之間聲氣相通,互相影響。每一次哲學思想上的變革都會反映到文學思想和文學創作中,先秦諸子百家、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的流行都可以在當時的文學思想中找到它們的痕跡。又如明代中葉以后,以王艮為首的王學左派,猛烈批判程朱理學,懷疑傳統的封建教條,反對束縛個性。李贄更是反對把孔子作為崇拜偶像,無情地揭露假道學的虛偽與丑惡,推崇“童心”,反對復古,主張男女平等,被統治者目為異端。在文學上直接受到王學左派哲學思潮影響的是公安派,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與袁中道。據袁中道記載,袁宏道的文學主張受李贄影響很深:“先生(宏道)既見龍湖(李贄),始知一向掇拾陳言,株守俗見,死于古人語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至是浩浩焉,如鴻毛之遇順風,巨魚之縱大壑。能為心師,不師于心,能轉古人,不為古轉,發為語言,一一從胸襟流出?!?img alt="(明)袁中道:《珂雪齋前集》卷一七《吏部驗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狀》,《續修四庫全書》第1376冊,第11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4810E/13173365105550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782912-xHlQ3sx8mzYPOQaQgy1XoUGjaP8xaKNh-0-58838966e350a7a6b010b53276bb12c3">公安派提倡“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卷四《敘小修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頁。,要求文學充分表現作者的個性,反對復古派的清規戒律,在文學主張上和李贄有許多相似之處,可以說“性靈”說便是“童心”說在文學思想上的體現。

各種意識形態之間互相滲透和影響,同時,彼此又有獨立性,它們之間的影響,并不總是均衡的,有時情況十分復雜。如魏晉玄學對文學理論和文學創作的影響,主要在于玄學動搖了西漢經學的正統地位,形成了自由解放的思潮,這在當時,對人們的審美意識的發展大有裨益。但是具體的哲學觀念對于文學理論的影響,則情況復雜,不應作簡單的類比附會。如玄學的才性理論,啟發了人們對于作家的才性氣質與文章體貌關系的認識,促進了個性論的發展,也形成了創作上追求個性風格的風尚。但一些哲學命題在文學理論中,并沒有同步發展。如“言不盡意”、“得意忘言”等命題,在魏晉頗為流行,士人清談玄理時也頗欣賞言簡意賅的談吐,但在魏晉的文學創作和批評中,并未形成有意追求含蓄的審美傾向,也未曾提出意在言外之類的美學論題。直到劉勰、鐘嶸才提出“文外重旨”、“文已盡而意無窮”等命題,但其“旨”、“意”也還是指某種較明顯的意義,而不是空隱、難以執著的審美情趣。參考王運熙、楊明《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第一章緒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頁。

統治階級的思想總是占據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學的時代風氣,往往與統治者的倡導有關系。明代八股文興盛,假如單純就形式而言,八股文本身并非全無是處,它是在綜合吸收古代散文與駢文技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駢體化、格式化的散文。然而明代統治者以八股取士,在形式上有種種程式化的規定,在內容上則要求代圣人立言。士人以之為晉身之階,故明代士人的精神大都銷蝕于對八股文的練習之中。黃宗羲在《明文案序上》說,明代“三百年士人之精神,專注于場屋之業,割其余以為古文,其不能盡如前代之盛者,無足怪也”《黃宗羲全集》第10冊,第19頁。。吳喬《答萬季野詩問》說:“明代功名富貴在時文,全段精神,俱在時文用盡……”《清詩話》上冊,第34頁。明代文學風氣與時文(八股)的關系十分密切。明代的作家,大多受了八股文的訓練和影響。歸有光是明代屈指可數的文章大家,可是黃宗羲《明文案序上》說:“議者以震川為明文第一,似矣;試除去其敘事之合作,時文境界,間或闌入,較之宋景濂尚不能及?!?img alt="《黃宗羲全集》第10冊,第18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54810E/13173365105550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782912-xHlQ3sx8mzYPOQaQgy1XoUGjaP8xaKNh-0-58838966e350a7a6b010b53276bb12c3">一些通俗的文體如戲曲也受八股的影響,所以出現不少以時文為南曲的作品。參看黃強《八股文與明清戲曲》,《文學遺產》1990年第2期。而更為嚴重的是八股文精神已滲透到明代文人的創作意識的深處,難解難分。如明代的復古派高唱“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口號,似乎是對八股的反動,但是復古派仍然擺脫不掉八股的精神。復古派的缺點是模擬以至剽竊,而這習氣正是從八股來的。八股寫作正是要代古人說話,而且還要“代古人語氣為之”(清)張廷玉等:《明史》卷七〇《選舉二》,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693頁。,這就需要模擬。明代人日夕受八股文的熏浸,已不知不覺地形成模擬的精神。所以他們高唱復古,而精神卻仍和時文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晃| 秦皇岛市| 桂阳县| 修文县| 长兴县| 高雄市| 原平市| 烟台市| 遂溪县| 黔南| 长乐市| 德江县| 甘泉县| 健康| 廊坊市| 佛学| 乌苏市| 合作市| 镇安县| 龙里县| 阳山县| 鹿邑县| 固镇县| 巴彦县| 崇信县| 利川市| 松江区| 新乡县| 龙泉市| 天峻县| 桐柏县| 吴桥县| 涪陵区| 夏河县| 芦溪县| 阿克陶县| 盖州市| 南充市| 托克逊县| 浦江县| 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