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文學轉型的歷時演進及階段性特征

轉型源自西方發展社會學和現代化理論,它是社會學家對生物學中的“生物演化論”的借鑒轉用;而“生物演化論”在生物學中,則是特指一物種變為另一物種。我們這里所謂的轉型,主要是強調歷史過程的轉化和質變。它一般是指從政治中心向經濟中心、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從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的轉化和質變。借用不少西方學者的話來講,主要指的是“Post-”,即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偉大過渡”。而按哲學語言講,則可叫做歷史發展過程的漸進性中斷,是實踐本體(即人)自覺推進歷史的一種創造性活動和按照發展邏輯對原有平衡進行質向突破的一種理性轉換,所以它與“轉折”有所不同。

當然,這樣界說主要著眼于轉型的社會學內涵,具有它特定的語境。事實上,不同語境有不同的轉型觀。比如后現代的轉型,是指局部、斷裂、偶然及其非連續性的歷史,也即是被主流歷史遺棄的大量歷史信息。因為在他們看來,那種從過去通向未來的連續性的感覺已經崩潰,歷史只剩下了碎片,我們只能進行拼貼;而這種拼貼,則是偶然、隨機的,它沒有什么規律可言。后現代將歷史與現實完全割斷的觀點,自然難以為我們所認同,但它對更客觀、更全面地考察我們目前置身的這場偉大變革至少在認識論上是有啟迪意義的。它提醒我們要高度重視非主流歷史,注意偶然性歷史。

文學是人學,它的中心是寫人,因此我們談轉型不能離開人。那么從人學或人論層面上講,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的文學轉型到底有什么樣的表現呢?我們認為無論從思想觀念還是就具體創作來看,催產深刻轉型的最根本標志就是:人的解放及其現代性。顯然,這不是從政治的角度看待八九十年代的文學,而是著重從中國文學的現代性進程來考察,將八九十年代文學看成是中國文學現代性進程中的一個特定時段。從政治的角度研究近20年來文學當然也可以,如反封建、反官僚、反現代迷信、反西方文化殖民等等,這無疑屬于文學現代性的重要內容。但文學現代性本身比這要寬廣得多,豐富得多,它實際上包括了從文學語言、藝術形式、表現手法到作品思想內容、審美情趣等不同于傳統文學的全面深刻的變化,涉及的范圍是很廣的。這樣的理解不僅有助于對轉型時期文學思潮進行多視角、全方位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它突出了世紀之交的八九十年代這段文學在現代性進程中的特殊意義。

然而同樣是轉型,近20年文學也因時因境不同可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1985年以前的屬于轉型的發軔期,1985年以后的則可稱之為轉型的加速期。在轉型期的發軔階段,文學主要是繼承五四傳統,高度重視人的解放,為人與文的現代性做好艱難的觀念轉換和輿論準備。劉心武的《班主任》、魯彥周的《天云山傳奇》、王蒙的《蝴蝶》、戴厚英的《人啊,人》、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張潔的《沉重的翅膀》等“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呼應著時代潮流在這方面作了探索;并由此及彼,開始接觸到了人性、人道以及異化問題。與之相應的,理論批評領域圍繞朦朧詩,有謝冕、孫紹振、徐敬亞等發出三次“崛起”的聲音。在此期間,雖有反復甚至受到過嚴厲的批判,但這種探索和討論是有意義的。它不僅反映了文學日趨現代性的趨勢,而且在推進人與文的解放及其現代性方面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正因這樣,所以才有了“文學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多樣創作方法”的概念提法,有了對《創業史》等“建國以來農村題材小說再認識”的討論,有了關于新時期文學中的人道主義、藝術典型、批評標準、性格組合等問題的討論。

而80年代中期特別是90年代以降,情況發生了變化。市場經濟的確立,商品因素的介入,在給文學帶來新的內涵的同時也驅動著其轉型步履的加快。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強調一下1985年。因為從轉型這個角度看,“1985年,是中國當代文學的又一個轉折年頭,是新時期文學的一個全新的起點”趙俊賢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綜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年版,第737頁。。“這是奇跡迭出的一年”,“是民族主體精神和生命力度在藝術領域的又一次噴涌勃發”。宋耀良:《十年文學主潮》,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第246頁。文學中產生的許多新質和出現的許多新變,包括延續到今天仍富有生命活力的精神指向,有不少就濫觴于此。理論上,這一年產生廣泛深刻影響的,除了提出以“三論”(即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為基礎的新方法論外,還有文學的主體與本體問題,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問題,文學與文化問題,觀念創新問題,20世紀文學問題等等,可謂盛況空前。創作上,這一年也生機勃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涌現了至今仍影響深遠的“尋根文學”和“先鋒文學”。代表作如王安憶的《小鮑莊》、韓少功的《爸爸爸》、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陳村的《少男少女,一共七個》等。在這些作品中,彼此借鑒的文化資源盡管不同,藝術趣味也大相徑庭,但都明顯地受到了西方現代主義價值觀、藝術觀的影響。也正是從這時開始,不少作家特別是先鋒作家都開始將目光冷峻地投向對人的本質力量的叩問:他們不再把人視為單純的理想、理性的精神載體,而是更多看到其身上的原始的、非理性的一面。如《你別無選擇》、《少男少女,一共七個》中的大學生和高中生,他們酗酒、逃課、胡鬧、怪叫、歇斯底里,很大程度上就是針對傳統的理性原則的。這既反映了作家對人的自我局限性的清醒認識,同時也流露出一種世紀末的感傷頹廢的情緒。這樣的結果,就致使文學中人的解放及其現代性的命題,及此逐漸游離脫節于思想解放運動,不期而然地與中國古代傳統特別是與西方現代文化出現某種深層對接的趨向。

如果說80年代中后期文學轉型的加速主要是來自西方現代派的驅動,那么到了90年代促成其轉型迅速發展的則無疑就是市場經濟的“魔力”了。經濟對人的解放及其現代性的重要決定性作用眾所周知而無須贅述。這里要指出的是,這種重要決定性作用在打破大一統的“政治決定論”而強化作家主體獨立性的同時,往往也有可能使他們異化為物的工具。但是從歷史和發展的觀點來看,它畢竟是一個進步,是人類走向現代性包括文學走向現代性的一個必然環節。因為文學一俟置身于市場經濟,就不能不受到市場經濟價值觀念的影響,而市場經濟價值觀念最根本的就是優勝劣汰。為此,這有利于文學競爭和藝術民主化。同時,正是由于優勝劣汰,它也為讀者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機會和可能,使之不再成為過去計劃經濟生產模式中被耳提面命的消極被動接受者。而這,在總體上則無疑是與人的解放及其現代性命題相契合的。

不過盡管如此,我們認為談論市場經濟下文學輝煌仍言過其實,即使僅僅是談論嚴肅文學或純文學的輝煌也同樣為時尚早。文學不同于經濟,精神迥異于物質,更何況我們當前的文學在市場經濟的實利原則驅使誘導下出現了明顯的精神式微,物化的傾向相當嚴重。所以這就給人的解放及其現代性提出了新的挑戰,它提醒我們的文學要保持自己獨立不倚的人文品格,不能放棄自己的理性陣地和對未來的終極關懷。是的,對當代中國作家來說,生逢這樣一個“經濟中心”的時代是一種幸運,面對這樣的時代,我們的作家責無旁貸地負有用文學推進經濟建設和物質文明發展的歷史使命。但是無論如何,當代中國在建設市場經濟的同時,也要進行一種超越物質和實利的追求之上的精神構建,這是一個包括普通人在內的全民族成員所達成的共識。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我們一方面對當前文學思潮中存在的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心存憂慮;另一方面又為近些年來文壇上出現的人文精神、現實主義精神討論感到由衷的慰藉。

而從前者出發,我們不無遺憾地看到,進入90年代以后,當代文學的確明顯地呈現出了日趨“邊緣化”的發展態勢:純文學大面積滑坡;80年代曾經輝煌紅火的創作隊伍日趨萎縮;知名文學期刊或停刊或大幅度改換辦刊方向;閱讀對象流失和文學空間越來越小。與此同時,與文化市場流行趨勢走向一致的大眾通俗文學,在純文學遭遇尷尬的情況下卻一躍而成為當下最重要的文化生產方式。這些雜志、書籍、影視作品以娛樂性為第一要旨,涵蓋經濟、法政、生活、休閑等多個方面,竟然在文化市場占據了大半壁江山,成為人們文化消費的主渠道和精神主餐。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后,涉及此項的經濟、法政類書籍未賣先紅,預定的數量往往當以萬計。而引領時尚潮流的生活休閑類讀物,雖然價格昂貴,卻仍擁有龐大的都市中青年消費群。特別在沿海發達地區,《新周刊》、《格調》、《品位》、《時尚》、《瑞麗》等新興時尚類刊物儼然成為必備的客廳讀物。此外,電子文化尤其是電視、電影乃至網絡元素(如flash作品),也借助于傳媒的普及,不僅與以文字符號為載體的文學爭奪讀者,而且正如日中天地安享著前所未有的中心地位。全國數億臺電視機每年容納數以萬計的電視?。?,其速度、信息量以及豐富的感官刺激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方式。更多人愿意把業余時間花在視覺化的消費活動上,而不愿在辛苦的工作后,再勞心費神地通過閱讀來完成從形象呈示到意義領悟的過程。這就導致屏幕上歷史劇熱、瓊瑤片熱、戲說熱、偶像劇熱、賀歲片熱等你方唱罷我登場,連帶著產生了劇本文學熱、明星自傳熱。所有這些,的確使人感到“憂慮”。

需要指出,就在純文學中心地位無可挽回地失去,生存境遇日益艱危的今日,文學界大多反而冷靜下來;人們有“憂慮”,但卻不像先前那樣驚慌失措。近些年來,不少學者還著文肯定它的必然性、重要性。人們開始對全球化、經濟化、信息化下文學的生存境遇進行理性的分析。2001年年底,在上海大學召開的“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國際研討會上,有專家認為新的時代環境不僅不會帶來文學的毀滅,相反能使文學的傳播、學理的研究突破封閉、壟斷的格局,掃除非學術的人為陰影,樹立真正客觀的科學態度,也能將當代中國文學納入更加開放的“全球一體化”軌道,縮短我國文化藝術與世界先進文化的時空差距。這些觀點的提出,標志著作家在轉型時期對自我身份開始有了清醒的認識,可視為是整體文學在觀念思維上的一次結構性的調整。未來文學的發展及其轉型,也許就在這不斷調整的動態的過程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岱山县| 前郭尔| 清丰县| 万山特区| 出国| 大荔县| 安陆市| 青海省| 含山县| 平度市| 黔西县| 石屏县| 湘西| 将乐县| 云林县| 永宁县| 临泉县| 平顺县| 工布江达县| 徐闻县| 万载县| 天津市| 青海省| 会理县| 伽师县| 六盘水市| 宣汉县| 临安市| 江都市| 罗源县| 徐州市| 富阳市| 中山市| 堆龙德庆县| 华阴市| SHOW| 肥乡县| 庆云县| 泾源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