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今日之社會科學教育

論社會科學教育不外四端:一曰教育之動機,二曰學問之內容,三曰觀念之養成,四曰方法之講求。今就此四端以繩今日中國之社會科學教育。

當先論茲四端者應有之程序。教育之動機,不論其為辦教育,抑為受教育,最為先決問題,自不待言。其次應講求學問或教材之內容。又其次為觀念之形成。及學問漸有根柢,觀念既經形成,乃進求研究之方法,更事深造。

教材而充實,則觀念不蹈空洞之弊;教材而周備,則觀念可免偏激之患。然今日中國之社會科學教育鮮足以語此也。姑不言教材之充實與周備,即觀念與學問應有之程序且有顛倒之勢,在辦教育者大率有其確定之哲學觀念,在彼雖力持觀念不偏蔽而學說宜共通之原則,顧其于學校政策方面已難免不生影響。在學生方面,此種先入之觀念,來自二源。邇來國內關于社會問題之刊物,多不勝數;其中材料,屬意見與理論者多,屬經驗與事實者少;且派別分明,標榜各異;青年日濡月染,隨其所習見者而自成觀念;及其入校則挾與俱來。此一源也。設不然者,入學校之后,如主持之者為有魄力有主見之人物,則鮮有不受主持人物之潛移默化者,其黠者且盡體會與迎合之能事,卒以學校當局之觀念為己之觀念焉。此二源也。

觀念既先入,而再事學問,則敏慧者勢必以其觀念繩學之所得,其與觀念合者則習之,不合者則舍之,于是偏激之大患不可幸免矣。遲鈍者一端挾先入之見,一端亦未嘗不察其所習者時或與其成見相沖突,必至思考縈回錯亂,莫知適從,亦大弊也。

下文分論動機,學問,觀念,方法四端。

教育之動機

辦社會科學教育,有動機絕對顯著,甚或特別標明,例如革命政府在武漢新設之軍事政治學校。若是者,其旨本不重養成絕有科學精神之人才,可不具論。我當就宗旨不偏倚而實際行事亦力求純正之學校與學生,略作求全責備之論。嘗默察從事社會科學者之基本心理,以為有亟宜改正之二端焉。

一曰因人成事之心理。我所謂因人成事者非指依賴性;相當之依賴行為實為社會生活所不可無;乃指個人觀念之強烈,而組織觀念之薄弱,西文所稱personal之心理而已。學校為一種組織,而組織之良窳由人,然求學者或不問組織之良否,亦不問主持者何人以斷定其良否,第問何人辦此學校,甲辦則入,乙辦則否,于組織之如何不顧也。例如入政治大學者,大都慕張君勱先生之名,然詢以政治大學共分幾科,尚有入校已久,而瞠目不能對者:此我所親見者也。

若是之心理我國向無適當名詞,今我姑假因人成事之舊說以括之。此種心理之不健全,自無待論。中國官場,一人得勢,則其夾袋中人物隨之得勢;一人下臺,則其夾袋中人物與之俱下;是豈忠于領袖之心理為之耶,殆不然,因人成事之心,相沿成習,不得不爾也。何以知之?甲之人物未嘗不求蟬聯于甲去之后,顧甲去乙至,而乙亦自有其夾袋中人物,甲之人物欲求不去而不可得矣。職是之故,中國政治組織與其他社會組織之生命幾完全系于一兩個人之身,人在政存,人亡政息之大原則,幾若為此種不健全之現象言之,甚可慨矣!

二曰學用劈分之心理。學成致用本為有相當價值之舊說,今亦發生問題矣。其患在學者將學用二字看得太分明,而用字之范圍又看得極褊狹。今日習政法經濟之學者,猶大多數抱學優則仕之心理者也。誠能學優而后做官,固未可厚非;顧此種褊狹之心理橫亙于心,則大率今日之學不能優可必,而他日仕之優否不可必矣。何以言之?學問與職業既視做截然二事,于是學與用之密切關系不可復睹,而學非所用與用非所學之現象觸處是矣。中國學生多學不計用,故除書本外幾不言學問。中國人事職業,又多用不謀學,故一有職業,便不續求學問,往往并書本生活而無之;甚至以教讀為職業者,亦僅知翻熟幾本舊教科書,不復他求。凡此現象,無非學用劃分之心理為之厲階也。

欲祛除此種心理,當先明學問為體,職業為用,學問為機栝,職業為效率之道。體用不可須臾離,故做學問時即求相當之效率,使不覺其厭倦;而從事職業時尤不能不竭耳目思考之力以求機栝之日臻美備。唯如是,始可與言生活之日進有功。

學問之動機既確定,則學問之內容,由學問歸納而得之觀念,與進而續求深造之方法——種種問題,自不難迎刃而解。不然者,此數者隨之而日即于偏激,片段,浮薄,模糊種種弊病。此固推論,然亦可察事實而知之。若今日者,固觸處皆此種事實也。

學問之內容

今日之大學生于書本生活講義生活外無學問,前已言之。而今日之書本又多為英美舶來之品,而講義亦往往為轉輾傳抄之結果,與中國社會實況每多鑿枘。攻錯他山,實逼處此,今姑不論。然即此書本與講義生活已大有令人不能滿意者:一曰不務基本,二曰不求縝密,三曰不識取舍。

孔德論學問之階梯,以社會科學為最后之一級,良以其內容最復雜,而習之者不能不有深邃之根柢也。此種根柢學問,我輩今日約分為二類,一為自然科學,一為數學,后者可兼邏輯而言之。自然科學中尤以生物學與演化論為重,以其與社群生活關系最切也。習自然科學,所以求事實與原理之正確與精到,習數學,所以求方法之不茍且:數者皆為思想鍛煉所必須之條件。今日國內之社會科學教育,殊未足以語此。設備上不無困難,固屬事實,然自然科學與數學之授受,每視若一種無可奈何不得不循行之手續,則大非所宜矣。

姑舍基本科學不論。即幾本通用之政法經濟教科書,學生之能熟讀而洞察各種制度各種原則之因果原委者,恐亦不在多數。此則更可憐矣。此非學生智力不逮也,實乃不求甚解之浪漫心理為之。此種心理,半為舊式之記誦教育所養成,半亦由上文所稱學用剖分之觀念所致。學用既不甚相干,則學之可為他日致用之資者,不外若干事理之原,則與制度之大要而已,其細節目不必問也。殊不知細節目不明,則大要與原則亦無由切實了解,此我與學生接觸之實地經驗,當可征諸其他做教習生涯者。

學者志在亟于應用,故于學但求粗枝大葉;及其結果,則并此粗枝大葉亦未能應用或應用而無當。其故安在?為學不知分析者,鮮知評估,不知評估者,鮮知取舍;不識取舍,而謬以所學于西方文物者應用之于中國社會實況,宜其格不相入也已。及其格不相入,乃舍所學不用,日久卒受舊方法舊制度之同化;及其同化,乃謬曰:畢竟學問與經驗是二事,既以自慰,且以詔后之來者。此種現象實為歸國留學生不足以取信于社會之一大原因。今國內之社會科學教育且起而追步之矣。因學用剖分之觀念,而得學不能用之結果;因學不能用,而學用剖分之觀念益牢不可破;此種兜不出之惡圈子一日不打破,即中國社會科學一日不發達,而社會問題一日無清明之望;欲打破之,當自求學問之縝密與養成學說之判斷取舍力著手。

觀念之養成

專攻自然科學者,日所事事者為客觀之事實與經驗,故觀念為其余事。專攻社會科學者,在在與社會利害發生關系,即不能不力求觀念之正確,以為判斷事物之根據。近二百年來西方社會問題之復雜與亟切難理,局部由于社會哲學思想之不健全,近已頗有人公認之。觀念之正確與否,與學問之內容有直接因果關系,前已及之。學問內容既有問題,則觀念自難幸免。此可分二端言之。

一曰觀念之混亂與迷離惝恍。此與觀念之多且復雜不同,觀念之多且復雜,未始非文化進階之一種表示,例如古希臘與我國春秋戰國之世。今則不然,目下流行之各種社會哲學觀念十九自西方移植而來;姑舍橘逾淮為枳之理不論,即其持之者之囫圇吞棗,其黨同伐異之精神,其刊物之充塞,其宣傳聲浪之喧嘩,已足使人目眩神迷,而使社會呈鼎沸之象矣。此其病根,當然不得不求之社會科學教育之不足與失當,無可諱言。

二曰觀念之情感色彩太濃。正確之觀念,為思考之結晶,應為一種冷靜鎮定之物。顧今日流行之觀念且與沖動無殊。一知半解者即思做社會運動,某也持某主義,某也屬某派,某主義與某主義發生沖突,某派與某派積不相能;果何種主義與何派最有學理之根據,則鮮有人能言之,亦鮮有人求能言之也。是今日號稱青年教育階級之絕大怪現象也。某大學學生將出一種社會科學之刊物,其發刊詞中有曰“本刊擁護社會科學”,社會科學而亦須擁護,可見今日中國青年之用情,誠無微不至矣!雖然,觀上文種種,可知社會科學行且為種種社會臆說所攘奪,科學精神將掃地無余,則事實上又似不無擁護之必要矣,噫!

所謂社會科學之失當,不足,與須“擁護”者,上文固已歷數之。其所以然者,則基本學科之不講求一端已足以盡其說。今日流行之種種社會哲學觀念,十之七八不足經生物學與人類學之事實與原理之盤駁者也。不識此種事實與原理,則觀念當前,便不知靜觀默察,不知分析,不知比較,一言以蔽之日,無以準繩而定褒貶取舍之方。一端觀念如猬集,而一端所集中者又為血氣方剛,理想方盛,而識量則未定之青年,宜學說之日亂,而社會問題之日亟也已。

方法之講求

此端就學問已具相當根柢觀念已略臻固定之從事于社會科學者而言。中國學者向不甚講方法,人人知之,然至今日而猶沿舊習,行見學問之日不如人,而將永作西方文化之寄生蟲矣。社會科學不若自然科學,不能求諸實驗,但能求之詳贍之觀察;欲求詳贍,不能不先求觀察之數量化,是統計學之所以重要也。顧統計學之不講求在今日之中國猶屬一普遍之現象。即就政治大學一隅而論,統計為必修科目,然學生方面嘗一再請求改為選科;其原因至顯著,一則學生之數學程度太淺,再則以持籌握算為微業之心理至今未破,三則大率以為做實際政治者無須乎此種細節目。是又學用兩歧而為學無須致密之心理之又一證也。統計學,西文名曰statistics,與國家state之一字同源,從事實際政治者因曰statist,實際政治家既曰statist,則實際政治家之所務斯為statistics矣。嘗以此語政大同學,不禁為之莞爾也。

(選自1930年11月《讀書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浏阳市| 体育| 城固县| 都江堰市| 贺兰县| 渝北区| 北碚区| 准格尔旗| 岫岩| 泾川县| 五指山市| 邵阳县| 嘉义县| 泽州县| 泊头市| 潞城市| 讷河市| 高陵县| 滕州市| 固安县| 沛县| 福海县| 龙陵县| 韶山市| 深水埗区| 综艺| 利川市| 金华市| 喜德县| 三河市| 海宁市| 苍溪县| 上杭县| 铜鼓县| 乌拉特前旗| 昌都县| 融水| 博客| 仙游县| 高唐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