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庚文選
- 林庚
- 1207字
- 2019-12-20 16:15:47
三
上文謹就“攝提”在《離騷》中必為星名加以論述。這里順便再談一點關于“攝提格”的不成熟意見。“攝提格”是歲名,這也是名正言順的。其與“攝提”發生混亂,最早出現于《史記·天官書》里的一段文字上。《史記》之前,如《淮南子》、《爾雅》、《星經》、《韓非子》等,或言星則為“攝提”,或言歲則為“攝提格”;從未見相混用過。《史記》里那段文字是這樣的:
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勾之曰攝提。攝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故曰攝提格。
《史記會注考證》曰:“格字衍。”這是個校勘問題,也就是說最后的一句應作“故曰攝提”,“格”字乃是衍文。這個校勘對不對呢?我以為是對的。何況這段文字中“天王帝廷”的“帝”字也是衍文或錯字,在古書中是并不奇怪的。“格”字之所以必是衍文,因為有了這個“格”字原文就是不通的。首先在語言上顯然是不通的。“攝提者……故曰攝提格。”這能成為一句像樣的話嗎?“攝提者”是提出“攝提”這個星名來要求為它本身作解釋的,“故曰”乃是從這個解釋中得出的答案。要解釋的是“攝提”,答案卻是“攝提格”;要解釋的是星名,答案卻是歲名;所答非所問,這在語言上乃是荒誕的。那么解釋的內容又如何呢?解釋說:
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
而“攝提格”除歲名外更未嘗有別義,那么它怎么能“直斗杓所指”呢?又怎么來“以建時節”呢?所以無論從語言上還是從內容上,“攝提格”都無一是處,此“格”字之所以必為衍文也。
“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是怎樣來解釋“攝提”這個星名的呢?這可以參照《春秋元命苞》里的一段話:
攝提之為言,提攜也;言能提斗攜角以接于下也。
這里的“攝提之為言”正如“攝提者”之針對上文“曰攝提”而言。而“提斗攜角以接于下”,也即“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史記·天官書》:“杓攜龍角,衡殷南斗,魁枕參首。”“龍角”即二十八宿中為首的角宿,所謂東方蒼龍之角。“直斗杓所指”因而也就是“提斗”以“攜角”。而“以接于下”也即指角宿以下的二十八宿。這乃是古代下接天象上“建時節”的又一個體系。《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這“參”、“尾”就都屬于二十八宿。《說文》:“攝,引持也。”“提,挈也。”“挈,懸持也。”攝提六星正因其是上引北斗(斗為帝車),下銜周天二十八宿,而成為“建時節”的樞紐星辰。這就是“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的全部解釋。這個解釋是緊扣住“攝提”二字來作解釋的,針對性非常明確;更無一語針對“格”字。那么“故曰攝提格”又從何而來呢?“格”字在這里因此是完全格格不入的,所以只能是衍文。證之《史記》中凡涉及“攝提格”或“攝提”之處從來都涇渭分明,更可以斷定這個“格”字之誤出,而絕非史遷本意。但《史記》上既出現了這么一個衍文,后人不察,以訛傳訛,混為一談,容或有之;片語只字,也是不足為奇的。而這一影響能及于《史記》之后,卻不可能影響到《史記》之前的屈原去。這些姑且作為一個題外話,聊附于此。
1979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