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匯票

匯票是國際結算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信用工具和支付工具。在信用證、托收或票匯的結算方式中,通常需要提示匯票,特別在承兌信用證、議討信用證業務中則必須有匯票。

一、匯票的概念

依英國《票據法》第3條,匯票(Bill of Exchange, B/E; Draft)是由一個人向另一個人簽發的,要求即期或于一定日期或在可以確定的將來的時間,向某人或其指定人或持票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的書面的支付命令。

日內瓦《統一匯票本票法》(以下簡稱《統一法》)第1條規定,匯票必須包括下列內容:票據必須注明“匯票”字樣、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的命令、付款人(受票人)姓名、付款期限、付款地點、受款人或其指定人姓名、開立匯票日期和地點以及出票人的簽名八項內容。

中國《票據法》)第19條規定: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從上述定義看,盡管其表述的文字有所差異,但匯票的概念是相同的,且匯票有三個基本當事人,即出票人(Drawer)、付款人(受票人)(Drawee; Payer)和收款人(受款人)(Payee)。所謂基本當事人即匯票一經開立就存在的當事人。

出票人就是簽發命令或委托付款的人。在國際貿易結算中,出票人一般為出口商或信用證中的受益人;付款人(受票人)就是接受出票人命令或委托支付匯票金額的人。在國際貿易結算中,付款人一般為進口商或信用證中的開證申請人、開證銀行或付款行或承兌行;收款人(受款人)就是憑匯票享有受領票據金額的人。在國際貿易結算中,收款人一般為出口商或信用證中的受益人或議付銀行。

二、匯票的種類

根據不同的標準,匯票通常可分為以下幾種。梁宇賢.票據法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二章第一節第二項:匯票之種類);王小能.中國票據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十一章第一節:匯票的分類).

1.依出票人的不同,匯票可分為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

銀行匯票(Banker's Draft)是指出票人和付款人均為銀行的匯票。銀行匯票一般用于匯付(款)業務,即票匯。在信用證業務中的索匯可以使用銀行匯票,即議付銀行議付單據后,根據信用證的規定,開立一張由指定銀行(償付行或付款行)為付款人的匯票,憑以索取墊款。

商業匯票(Trade Bill)是指由企業、商號或個人簽發的,付款人可以是企業、商號、個人或銀行的匯票。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商開立的匯票就是商業匯票,若采用托收方式,則該匯票的付款人為進口商;若采用信用證方式,該匯票的付款人一般為開證行或其指定銀行。

2.依匯票是否隨附單據,匯票可分為光票匯票和跟單匯票

光票匯票(Clean Bill)是指由出票人開立的不隨附任何貨運單據的匯票,銀行匯票多為光票匯票。光票匯票的付款完全憑當事人的信用。在國際貿易中支付傭金、代墊費用、收取貨款尾數時常常使用光票匯票。

跟單匯票(Documentary Bill)又稱押匯匯票或信用匯票,是指隨附與貿易有關的貨運單據才能獲得承兌、付款的匯票。商業匯票多為跟單匯票。在國際貿易中,跟單匯票又可分為三種:信用證押匯匯票、付款交單匯票(用于D/P付款方式)和承兌交單匯票(用于D/A付款方式)。

跟單匯票除了匯票當事人的信用外,還有貨物作保證,在轉讓匯票時,其隨附的貨運單據與匯票一起轉讓,因此,這種匯票的轉讓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貨運單據(物權憑證的提單)所代表的貨物的價值。

3.依付款時間不同,匯票可分為即期匯票和遠期匯票

即期匯票(Demand Draft; Sight Bill)是指持票人提示匯票時,付款人應立即付款的匯票。這種匯票又有三種類型:匯票上明確載明“見票即付”字樣的、匯票上未記載付款日期的以及匯票上載明的到期日與出票日相同的即期匯票。

遠期匯票(Usance Bill; Time Bill; Time Draft)是指付款人在將來一定期限內付款的匯票。依約定日期方法的不同,遠期匯票又可分為:

(1)定日付款匯票。它又稱為定期匯票、板期匯票或定日匯票,是指出票人簽發匯票時,載明一個固定日期為到期日的匯票,如“于某年某月某日付款”。

(2)出票后定期付款匯票。它又稱計期匯票,是指以出票日后一定時間為到期日的匯票,如“自出票日后30天付款”(at thirty days after date of draft sight)。

(3)見票后定期付款匯票。它又稱注期匯票,是指出票人載明見票日后一定期間付款的匯票,如“見票后60天付款”(at sixty days after sight)。“見票”是指持票人請求付款人承兌時,付款人記載“承兌”(accepted)并簽名的行為,即該匯票的到期日自承兌日起算,因此,付款人承兌時必須在匯票上記載承兌日期,否則到期日無法確定。

(4)提單簽發日后若干天付款匯票。它是指出票人在匯票上記載在提單簽發日后一定期間付款的匯票,如“提單簽發日后60天付款”(at sixty days after date of Bill of Lading)。

4.依承兌人的不同,匯票可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Banker's Acceptance Bill)是指由企業、商號或個人開立的以銀行為付款人并經銀行承兌的遠期匯票。銀行承兌匯票是建立在銀行信用基礎上的,通常比商業承兌的匯票信用高,因而易于流通轉讓。這種匯票一般用于遠期信用證付款方式。

商業承兌匯票(Trader's Acceptance Bill)是指以企業、商號或個人為付款人并由其進行承兌的遠期匯票。商業承兌匯票是建立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的,若承兌人拒付,持票人的權利可能難以得到保障。這種匯票一般用于托收付款方式。

5.依記載權利人方式的不同,匯票可分為記名匯票、指示匯票和無記名匯票記名匯票又稱抬頭匯票,是指出票人在匯票上明確載明收款人的姓名或商號的匯票。出票人簽發這種匯票后,必須將匯票交付給票載的收款人才產生票據的效力。同時,收款人若要轉讓票據僅能依背書交付的方式進行。但該匯票可記載“禁止轉讓”等文句。

指示匯票是指出票人不僅明確載明收款人的姓名和商號,而且還要附加“或其指定的人”字樣的匯票。這種匯票,持票人可以背書轉讓,在國際貿易中使用較廣。出票人對這種匯票不得禁止持票人背書轉讓,否則與其記載相矛盾。

無記名匯票是指出票人在出票時沒有在票據上載明收款人姓名或商號,或僅載明將票據金額付給“來人”或“持票人”字樣的匯票。收款人僅憑交付而無須背書即可轉讓該匯票,持票人也可以在此匯票上記載自己或他人的姓名,使之變為記名匯票。在此應注意,依中國《票據法》第22條的規定,未載明“收款人名稱”的匯票無效,因此,在中國不承認無記名匯票。另外,中國《票據法》對指示匯票沒有明文禁止。

6.依匯票當事人的不同,匯票可分為一般匯票和變式匯票

一般匯票是指匯票關系中的三個基本當事人,即出票人、付款人(受票人)和收款人(受款人)分別由三個不同的人充當,互不兼任。

匯票關系中的某個當事人同時充當兩個以上的匯票當事人,如出票人同時兼任收款人,該匯票為變式匯票。變式匯票又分為:

(1)指己匯票。它又稱己受匯票,是指出票人開立以自己為收款人的匯票。在國際貿易中通常使用這種匯票。出口商發貨后,開立一張以進口商或銀行為付款人,以自己為收款人的匯票,因此,出口商既是出票人又是收款人。此時,出口商既可以將該匯票背書轉讓,發揮票據的信用作用;又可以請求付款人承兌,到期日再請求承兌人付款,發揮票據的支付作用;還可以將承兌的匯票貼現,提前獲得支付,發揮其融資作用。

(2)付受匯票。它是指付款人與收款人為同一人的匯票。例如,出票人對某母公司擁有一筆債權,之后又與該公司的子公司發生貿易關系而需支付一筆貨款給該子公司,于是則簽發一張以子公司為收款人、以母公司為付款人的匯票。在這一匯票關系中,付款人和收款人實際上為同一人,即母公司。這種匯票對付款人的內部結算比較便利,同時對外也可背書轉讓。

(3)對己匯票。它又稱己付匯票,是指出票人開立以自己為付款人的匯票,即出票人同時又是付款人的匯票。這種匯票常用于總公司簽發一張以分布于不同地區的分公司為付款人的匯票。另外,這種匯票由于是出票人付款,其與本票性質類似。在中國的銀行業務中,銀行匯票均為對己匯票。

(4)己付己受匯票。它是指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均為同一人的匯票。這種匯票一般用于同一銀行的各分行之間、同一公司的各分公司之間簽發的匯票和僅以流通為目的而簽發的匯票。

依據中國《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銀行匯票均采用對己匯票;商業承兌匯票可以采用對己匯票和指己匯票;銀行承兌匯票不能采用對己匯票和己付己受匯票,但可采用另外兩種變式匯票。

7.依行為發生地的不同,匯票可分為國內匯票和國外匯票

國內匯票是指匯票上的全部行為均發生在一國之內的匯票。英國《票據法》規定,若匯票遭到拒付,國內匯票不須做成拒絕證書。

國外匯票是指匯票上的行為既有發生在一國內,又有發生在另一國或其他國家的匯票。

三、匯票的記載事項

匯票是一種要式和文義證券,匯票上的權利義務必須依據其記載事項的文義而定。各國票據法和《統一法》均對匯票記載事項作了詳盡規定。匯票記載的事項通常分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三大類事項。但各國票據法對匯票記載事項的內容及規定不完全相同。現將匯票事項及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具體要求作以下論述。劉舒年,嚴思憶.國際貿易結算與融資.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6(第二章第三節:匯票);梁宇賢.票據法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二章第二節第二項:發票之款式);王小能.中國票據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十一章第二節:匯票出票的款式).

(一)絕對必要記載事項(Requisites for a B/E)

絕對必要記載事項,是指出票人必須記載于匯票的事項,缺少一項,該匯票無效。各國票據法和《統一法》對此的規定不完全一致,但通常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表明“匯票”(Bill of Exchange; Draft)的字樣

根據《統一法》的規定,匯票上必須標明“匯票”字樣,這樣易于認清它的性質,以免發生混淆,方便實務處理。但只是要求文字有匯票字樣出現即可,并且實務中不是非用“匯票”(Bill of Exchange)不可,其同義詞(如Exchange或Draft)均可,但必須用做成匯票的同種語言表示,如“Exchange for”中的Exchange。與此相反,英美法系各國則不要求必須注明“匯票”字樣,只要能反映出票據的含義即可。中國《票據法》規定必須有“銀行匯票”或“商業匯票”字樣。

2.無條件支付命令或委托(Unconditional Order to Pay)

所謂支付命令或委托,是指出票人命令或委托付款人支付匯票金額的意思表示。無條件則是指僅為單純的命令或委托,不得附加其他行為或事件為前提;若附加了前提條件來限定金額的支付,如“交付合格貨物后付款”、“從5號賬戶付1萬美元”等,則為有條件的付款,是各國票據法所不允許的,因而該匯票無效。為了簡化票據關系,提高票據的流通性及付款的確定性,各國票據法都強調付款不得帶有任何條件。匯票的支付命令或委托通常用“pay××or order”或“pay to the order of××”等形式表示,例如:

(1)pay to ABC Co.or order the sum of twenty thousand US dollars and debit our No.2 account.

(2)on demand pay to the order of ABC Co.the sum of twenty thousand US dollars drawn against shipment of 10 bales cotton piece goods from Shanghai to New York.

(3)at sight pay to the order of Bank of China, the sum of twenty thousand US dollars drawn under L/C No.×××××.

(4)pay to the order of ABC Co.the sum of fifty US dollars plus interest.

在中國,無條件支付委托的文句已統一印制在匯票上,無須出票人自己填寫,如在銀行承兌匯票上,出票人簽章處已印有“本匯票請你行承兌,到期無條件付款”字樣;在商業承兌匯票上已印有“本匯票請予承兌,于到期日付款”字樣。若匯票上沒有記載任何條件,則視為無條件。

3.一定(確定)的金額(a Sum Certain in Money)

匯票為金錢證券,其支付標的必須是金錢,而不能為金錢之外的其他行為或物品,因而匯票上必須有可以確定的金錢的記載,即不論出票人、付款人和持票人,任何人根據其文義的記載都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如USD 100, USD 100 plus interest at 5%; USD equivalent for GBP100 at prevailing rate in New York; pay to the order of ABC Co., the sum of ten thousand US dollars plus interest at the rate of 9% per annum from the date hereof(5 April)to the date of payment(4 May)(10000×9%×30/360=75,10000 +75 =10075);等等。對金額作選擇的記載(如5萬美元或6萬美元)、浮動的記載(如約10萬美元)或未定的記載(如美元若干元)等都是不確定的金額,該類匯票無效。關于匯票金額的記載,必須有貨幣名稱(通常以縮寫表示,如USD等)和金額數字。為防止金額數字被涂改,貨幣金額數字應使用文字和數字同時記載,如在匯票欄的“exchange for...”中以數字(小寫)填寫金額,在“the sum of ...”中以文字(大寫)填寫金額。若僅有小寫代替大寫金額,經使用機械辦法防止涂改,一般視同文字記載。在此應注意,大小寫金額應一致,若不一致時,依中國《票據法》第8條,該匯票無效;依英國《票據法》第9條,匯票金額應同時以文字和數字表示,當兩者不一致時,應以文字表示的金額為應付金額;依《統一法》第6條,匯票金額也應同時以文字和數字記載,若大寫或小寫金額先后多次出現且有差異時以金額較小的為應付金額。

4.付款人(受票人)(Drawee; Payer)

多數國家的票據法將付款人名稱規定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統一法公約》也是如此。付款人是受出票人的委托而支付匯票金額的人,但收款人不能強迫付款人付款或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但付款人一經對匯票承兌后,即成為匯票的主債務人,承擔匯票到期付款責任,而出票人則退居次債務人地位。英國《票據法》允許由兩個以上的人為付款人,且沒有主次之分,即承擔連帶責任。依中國臺灣票據法,匯票未記載付款人名稱時,出票人為付款人,此時與記載出票人自己為付款人的對己匯票相同。匯票上的付款人應具有確定性,因此,在匯票上應注明其詳細地址,開立匯票時,將付款人填在“To...”一欄中。在國際貿易中,若采用信用證支付方式,付款人一般為開證行、付款行、承兌行等。若采用托收方式時,付款人一般為進口商或其指定人。

5.收(受)款人(Payee)

收款人,又稱為最初的權利人。收款人有權向付款人要求付款,若遇拒付則有權向出票人行使追索權;若在匯票上背書,則須承擔付款或承兌的保證責任。如前所述,匯票上記載權利人,即收款人的方式有三種:

(1)記名收款人(Pay A Company only; Pay A Company not transferable);

(2)指示匯票上除了記載收款人名稱外,還附有“或其指定的人”(Pay to the order of A Company; Pay to A Company or order)字樣;

(3)無記名匯票上則記載“來人”或“持票人”(Pay bearer; Pay to A Company or bearer)字樣。

因此,根據是否承認無記名匯票,收款人名稱則可能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或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在英美國家,當收款人為選擇記載(如A或B)時,只有現實占有匯票的收款人才成為權利人,匯票權利的行使或轉讓也由該人單獨進行;當收款人為重疊記載(如A和B)時,則匯票權利的行使或轉讓應由全體進行。若出票人以自己為收款人,則該匯票為“指己匯票”,國際貿易中常用此種匯票。在信用證業務中,匯票一般采用指示匯票,若為議付信用證,收款人一般為信用證指定的議付行或受益人選定的議付行;若付款信用證下則一般受益人自己是收款人。如何確定收款人應依信用證條款辦理。在托收中,匯票的收款人通常為出口商或其指定的人。

6.出票日期(Date of Issue)

多數國家的票據法和《統一法》都將出票日期規定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出票日期是指形式上記載于匯票上的開立日期。匯票的出票日期在匯票中具有重要作用:(1)為決定出票人是否具有行為能力和代理權的標準;(2)為決定見票即付匯票的付款提示期限的標準;(3)為決定出票后定期付款匯票的到期日標準;(4)為決定見票后定期付款匯票的承兌提示期限的依據;(5)為決定利息起算的依據;(6)為決定保證成立日的依據;等等。

關于出票日期應注意以下幾點:(1)出票日期是形式上記載于匯票上的開立日期。依多數國家的票據法和《統一法》,匯票記載的出票日期不必與實際的出票日期完全一致,即出票日期是否真實,與匯票的效力無關。例如,根據實際的出票日期,付款提示或承兌提示期限已過,甚至匯票的有效期限已過,但根據匯票上記載的出票日期上述期限未過;或者,反之,都應以記載的出票日期為準。(2)出票日期在無反證時,推定為實際出票日期。(3)出票日期的記載方式只要是可以確定的日期即可,但所記載的日期不是日歷上的日期,如2月30日、4月31日等,一般應解釋為該月的末日是出票日,才符合當事人的真實意思。(4)但英美法律則認為,出票日期并不是匯票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若匯票上沒有記載出票日期,匯票仍然可以有效,持票人可以將其認為正確的日期補上;若持票人所補日期有誤,只要該匯票在善意的持票人手中,則將錯就錯,即不得以日期有誤為由被認為無效,而應將所補日期視為真實日期,并按此于到期日付款或進行其他票據行為。(5)在國際貿易中,若采用信用證支付方式,匯票的出票日期不能晚于信用證的有效期,同時不得早于隨附的各種單據的出單日期。

7.出票人簽字(Signature of the Drawer)

出票人簽字是匯票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依票據法,根據某人在匯票上的簽字來確定其匯票責任,出票人簽字則意味著他承擔簽發匯票的責任。若匯票上沒有出票人簽字或簽字是偽造的,則該匯票無效;若某一被授權的人代表出票人簽字,該簽字就作為出票人的簽字;若由未經授權的人代表出票人簽字,則該匯票不能被視為由出票人所簽。在中國,銀行匯票的出票人在票據上簽章,應為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使用的該銀行匯票專用章加上其法人代表或其授權經辦人的簽名和蓋章。其他人的簽章為: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應為該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公章加其法人代表或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名或蓋章;個人在票據上的簽章應為該個人的簽名或蓋章。在國際貿易中,若使用信用證支付方式,匯票的出票人只能是信用證的受益人(出口商);信用證項下的匯票必須有出票條款,即開立匯票的依據,一般在信用證中都有此規定,這時應按來證規定出票。若信用證中沒有規定具體的出票文句,可以在匯票上注明開證行名稱、地點、信用證號碼及開證日期。例如,Drawn under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HONGKONG, L/C NO.WFH90049 dated 12JAN.2004。

(二)相對必要記載事項(Relative Requisites for a B/E)

相對必要記載事項,是指出票人應當在匯票上記載的,但若沒有記載并不影響匯票的效力,而是依據票據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補充或推定的事項。各國票據法和《統一法》對此的規定也不完全相同,內容通常包括:(1)出票地(Place of Issuing);(2)付款地(Place of Payment);(3)到期日(付款期限)(Tenor)。

各國票據法及《統一法》均規定,若匯票沒有記載付款時間,均視為見票即付匯票。匯票付款到期日的作用是:確定匯票種類,從而決定匯票的各種期限;確定匯票權利最終消滅的時間,如中國《票據法》規定,持票人對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兩年不行使而消滅。大陸法系國家的《票據法》均規定,不得記載數個到期日或分期付款;而英美法系國家的《票據法》和中國臺灣“票據法”則允許匯票記載數個到期日或分期付款。匯票到期日通常在匯票的“At...Sight”一欄內填寫。

(三)任意記載事項

任意記載事項包括,可以記載事項(即是否記載由出票人決定,一旦出票人記載則產生票據法上效力的事項);記載不生票據法上效力的事件;記載無效的事項以及記載使票據無效的事項等。

四、匯票行為及其使用

票據行為是指能夠產生票據債權債務關系的要式法律行為。匯票行為通常包括匯票的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拒付與追索等。在國際結算中,匯票行為(Acts of a B/E)實際上主要表現為有關當事人或關系人如何使用匯票(Use of a B/E)的問題。現將匯票行為及其使用作如下分析。

(一)匯票的出票

匯票的出票(Issue)是指出票人簽發(或開立)匯票并將其交付給收(受)款人,從而產生匯票權利義務關系的票據行為。匯票的出票又稱匯票的發票、簽發或開立。從本質上講,匯票的出票是出票人創設票據關系、委托付款人向收款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的基本票據行為,通常稱之為“主票據行為”,而背書、承兌等稱為“附屬票據行為”。若主票據行為無效,則附屬票據行為自然也無效。

匯票的出票包括“制作匯票”和“交付匯票”(act of drawing and giving out a B/E)兩個行為。制作匯票是指出票人依票據法的規定在匯票上記載前述的各種事項;交付匯票是指出票人出于自己的意愿將匯票脫離自己占有交付給受票人。出票是以創設票據權利義務為目的,這種行為完成后即產生票據法上的效力,但它對各當事人的效力不同。梁宇賢.票據法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二章第二節第三項:發票之效力);王小能.中國票據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十一章第二節:匯票出票的效力).

案例2-1

H公司(賣方)與G公司(買方)簽訂了一筆貿易合同,賣方H公司出具了一張期限為3個月、付款人為Y銀行的遠期匯票作為要求買方付款的憑證。H公司獲得Y銀行承兌后將該匯票轉讓給了W銀行。匯票到期后,W銀行要求Y銀行付款,該銀行拒付,其理由是該銀行已經接到G公司通知:貨物質量不符合合同要求,要求停止支付匯票。W銀行與Y銀行和H公司多次協商無果,于是W銀行向法院起訴Y銀行和H公司,要求其無條件支付匯票金額,并賠償其延期付款損失和有關費用。法院判決W銀行是正當持票人,H公司應承擔出票人的責任,Y銀行承擔付款人責任,應向W銀行支付匯票金額和有關損失及費用。

(二)匯票的背書梁宇賢.票據法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二章第三節:背書);王小能.中國票據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十一章第三節:匯票的背書).

匯票的背書(Endorsement)是指,持票人將匯票權利轉讓給他人或將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在匯票的背面或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名,然后,將匯票交付被背書人(受讓人)的一種附屬票據行為。匯票是一種流通證券,轉讓是使其流通的手段。匯票的轉讓方式有兩種:交付與背書。但背書的適用范圍比交付更為廣泛。記名匯票和指示匯票的轉讓必須以背書的方式進行,而交付的方式僅適用于無記名匯票的轉讓。《統一法》和中國《票據法》不承認無記名匯票的效力,因此,背書便成為匯票轉讓的唯一方式。通常認為背書是一種單方法律行為,因此被背書人(受讓人)無須簽名。一般被背書人可以再作背書,這樣持票人可將一張匯票持續轉讓下去,從而實現匯票的流通。

1.背書的種類及其轉讓記載方法

背書主要是以票據權利的轉讓為目的的,但有時背書人也將背書用于其他目的。因此,可將背書分為轉讓背書和非轉讓背書兩大類,如圖2-1所示。

圖2-1 匯票背書種類

(1)轉讓背書

轉讓背書即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的背書,通常所說的背書多屬此種。轉讓背書(又稱正則背書或固有背書)又可分為一般轉讓背書和特殊轉讓背書。若票據經背書后,其權利轉讓的效力是充分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則屬一般轉讓背書。若經背書,匯票的權利轉移效力和權利擔保效力受到限制,則屬特殊轉讓背書。

一般轉讓背書,是指在各方面都沒有特殊情形的背書,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背書。它依背書的方式可分為完全背書和空白背書。

完全背書又稱為記名背書或正式背書。依票據法的規定,完全背書不僅要求記載背書人的姓名和簽章,并且要求背書人記載被背書人的姓名。

完全背書的記載方法(格式)可以是文句形式,如:Pay B(被背書人),A(簽章)×年×月×日,或Pay to the order of B(被背書人), A(簽章)×年×月×日。這是第一次背書。若B轉讓給C,則Pay C(被背書人), B(簽章)×年×月×日,或pay to the order of C(被背書人), B(簽章)×年×月×日。這是第二次背書。也可以采用表格形式的背書,如:

完全背書的匯票,其持票人再轉讓時,必須再以背書形式轉讓,無論是以記名背書或空白背書均可,但不得僅以交付轉讓而無背書。

空白背書又稱不完全背書、略(簡)式背書或無記名背書,即背書人僅在匯票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或簽章)而不記載被背書人的名稱,因此,空白背書只有一項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即背書人的簽名。在此應注意,依中國《票據法》第30條,不承認空白背書的效力,即在中國,匯票背書時必須要有被背書人的記載(完全背書),這是絕對必要記載事項。而《統一法》、美國《統一商法典》及中國臺灣“票據法”等大多數國家或地區承認空白背書的效力。在國際貿易中,匯票的背書多采用空白背書。這種背書的優點是,其持票人轉讓匯票的權利時,僅將匯票交付即可,而不必簽名,使匯票易于流通,同時可不負背書人的責任;付款人拒絕付款時,行使追索權的范圍不至于擴大,容易執行,這是其實際益處。

空白背書的記載方法(格式)同樣可以采用文句形式或表格形式,如:Pay to the order of(Blank),A(簽章)×年×月×日;或

匯票經空白背書后即成為不記名或來人匯票,受讓人(持票人)可不經背書而僅憑交付即可再次轉讓匯票權利,形式上不產生背書的連續問題;空白背書匯票的持票人也可以再以空白背書方式轉讓匯票,如A以空白背書轉讓給B, B也可僅簽章而成為空白背書,再轉讓給C;空白背書匯票或最后背書為空白背書匯票,其持票人可以在原有空白背書匯票的背書空白內,記載自己為被背書人,再次轉讓。這樣,空白背書就變成了記名背書,記名背書的被背書人在再次轉讓匯票時可以空白背書方式進行,即僅簽上自己的名字,而不記載受讓人名字。這樣,記名背書的匯票又變成了空白背書匯票。最后背書為空白背書,是指已經多次背書,其前的背書既有記名背書又夾雜空白背書,但最后的背書必須為空白背書。持票人在最后背書空白內記載自己為被背書人的作用是,可以再轉讓(記名背書或空白背書);為防止匯票遺失而記入自己的名字以資保障。另外,持票人在空白內記載他人為被背書人,再次轉讓時,即指將匯票受讓人的名字記入空白背書的被背書人欄內,使原空白背書變為記名背書。同時將該匯票直接交付給受讓人,持票人自己并未背書,即可完成轉讓手續。此時,匯票實際上雖然曾經其手,但形式上未作背書,這樣,他就不負背書的責任。

特殊轉讓背書在形式上與一般轉讓背書并無不同,只是其效力有所不同。這種背書通常包括限制背書、無擔保背書、回頭背書和期后背書等。

(2)非轉讓背書

非轉讓背書,又稱變則背書或非固定背書,是指背書人以將一定的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為目的的背書。這種背書一般又分為委托取款背書和設質背書。

2.匯票背書的連續與不連續

《統一法》及各國票據法均規定,在匯票權利轉讓中,匯票的持票人必須以背書的連續性證明其匯票的權利,即匯票的持票人若能通過連續的背書證明其對匯票的權利,則視其為合法持票人。若背書不連續,即間斷背書,持票人不得主張匯票權利。

匯票背書的連續,是指匯票上所記載的背書,自收款人至最后被背書人的持票人,在形式上必須無間斷地連續,即在匯票上作第一次背書的人應當是匯票上記載的收(受)款人,從第二次背書起,每一次背書的背書人必須是前一次背書的被背書人,最后的持票人必須是最后一次背書的被背書人。例如,A背書給B, B背書給C, C背書給D, D背書給E……若A背書給B, B背書給C,而D背書給E,則出現了背書間斷,即不連續。因此,一般情況下,連續是指前一背書的被背書人與后一背書的背書人一致。由于一張匯票往往在很多主體之間流通,為了保證流通的安全,票據法都要求背書必須具有連續性。

匯票上的背書是否連續,必須以下列標準認定:①形式上必須連續。背書的連續僅以背書形式上有效即可,即使背書中有偽造或無權代理等實際上無效背書的存在也無礙其連續性。②背書連續是指轉讓背書的連續。若背書中夾有設質背書或委托取款背書,不礙于轉讓背書的連續。③記名背書與空白背書的連續不同。記名背書時,前背書的被背書人為后背書的背書人,則連續,否則不連續。若有背書日期時,也作為判斷是否連續的標準。即使前背書的被背書人與后背書的背書人,實質上為同一人,但形式上的記載不能認為同一人時,則背書不連續;在背書中,除有記名背書外,若夾有空白背書時,其后的背書人視為前空白背書的被背書人;全部為空白背書時,若有背書日期,是否連續可以參考背書的年月日及背書人是否為同一人,若無背書日期和同一性,則此時視為連續;④各背書連續且有同一性。判定背書的連續,須先判定背書的順序連續,再判定背書上背書人與收款人或前背書的被背書人是否為同一人。

依各國票據法,若背書是連續的,則對票據權利的轉讓具有以下證明效力:①持票人所持匯票即為行使票據權利的證明,無須再以其他證據表示自己為真正的票據權利人;②票據付款人在向背書連續的持票人付款時,無須審查對方是否為真正的票據權利人;③依連續背書而取得匯票的人,當然享有匯票權利。另外,背書還必須是無條件的,否則背書無效,如:Pay to the order of N Company on delivery of Bill of Lading NO.×××××××

(For)H Company, Beijing

(signed)

(三)匯票的承兌

匯票的承兌(Acceptance)是指遠期匯票的付款人同意并記載于匯票正面上的在到期日支付匯票金額的一項承諾。

承兌是匯票所特有的法律制度。 梁宇賢.票據法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二章第四節:承兌);王小能.中國票據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十一章第四節:匯票的承兌).在匯票的關系中,由于出票人簽發匯票是單方面的命令或委托付款人向持票人付款,而付款人并不絕對受其約束,即沒有絕對付款的義務。因此,付款人是否對持票人支付匯票金額是不確定的,即持票人的票據權利是一種期待權。為了使匯票權利確定下來,票據法特設承兌制度,即由付款人自己做出承擔付款義務的承諾并將其記載于匯票正面上,從而使持票人的權利得到保障,并有利于匯票的轉讓流通。

1.匯票承兌的種類

匯票依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不同種類的承兌。

(1)匯票依其形式,可分為正式承兌與普通承兌(略式承兌)。

正式承兌又稱完全承兌,是指在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或其類似的文義,并由付款人簽字(簽章)。

普通承兌(略式承兌),是指僅由付款人在匯票的正面簽字(章)而不必記載任何文義。若匯票正面有付款人的簽字(章),不論簽字人是否有承兌的意思表示均視為承兌。但依中國《票據法》第42條的規定,付款人承兌匯票,必須在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因此,在中國不承認普通承兌(略式承兌)效力。

(2)匯票依有無限制,可分為單純承兌和不單純承兌。

單純承兌,是指付款人完全依匯票文義予以承兌,而不附加任何條件的限制,一般情況下,匯票承兌多為單純承兌。

不單純承兌,是指付款人對匯票文義加以限制或變更而進行的承兌。這種承兌又分為部分承兌和附條件承兌。部分承兌,是指付款人只承兌匯票金額的一部分。中國《票據法》不允許對匯票金額做部分承兌。附條件承兌,是指付款人承兌時附加了一定條件。例如,付款人承兌時附加了“到期日前收到出票人的資金才予以付款”,或“到期日后××天內不請求付款,則承兌失效”,或“此匯票承兌后禁止背書”等條件。大多數國家的票據法規定,附條件的承兌視為拒絕承兌,但承兌人仍應依所附條件承擔責任。換言之,持票人可以選擇據以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權或愿意依所附條件行使付款請求權。中國《票據法》不承認附條件承兌,即視為拒絕承兌。

2.匯票承兌所適用的范圍

匯票承兌是為了確定匯票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但并非所有匯票均需承兌。因此,持票人在取得匯票后應對承兌所適用的范圍有所認識,即哪些類型的匯票需要承兌,哪些類型的匯票無須承兌。根據國際慣例及各國票據法的規定,匯票承兌所適用的范圍有以下幾種情形:

(1)應當承兌的匯票。《統一法》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票據法均規定,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應承兌,否則無法確定匯票的到期日,進而無法行使匯票權利。但中國《票據法》第39條和第40條規定,定日付款匯票和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也應當提示承兌,否則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這一點與大多數國家票據法的規定不同。

(2)可以承兌的匯票。這類匯票是指法律允許其承兌,但即使持票人不提示承兌也不影響匯票權利的行使。《統一法》和大多數國家票據法都規定,提示承兌是持票人的權利而非義務,若不提示承兌,持票人的權利不因此受到影響。可以承兌的匯票主要是指定日付款匯票和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依上述說明,這兩類匯票按中國《票據法》也必須承兌,否則將影響持票人的追索權。

(3)無須承兌的匯票。這種匯票是指見票即付的匯票。由于見票即付匯票第一次向付款人提示時,付款人即應付款或拒付,因此承兌沒有任何意義。在中國,銀行匯票均為見票即付,因而無須承兌。

(4)禁止承兌的匯票。《統一法》和有些國家的票據法允許出票人在匯票上記載“禁止請求承兌”。這實質上是免除出票人擔保承兌的責任,而且效力及于背書人。但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不能做這種記載。對于禁止承兌的匯票,持票人仍然有權請求付款人承兌;若付款人承兌了這種匯票,則產生承兌效力;若付款人拒絕承兌這種匯票,則持票人不能進行期前追索。依中國《票據法》,不允許作禁止承兌的記載。

案例2-2

中國香港K公司(賣方)與大陸D公司(買方)達成買賣鍍鋅鐵皮交易,并同意2個月付款。K公司開立了一張期限為2個月的匯票,其付款人為D公司,但受款人為大陸C公司。該匯票經D公司承兌,C公司于匯票到期時向D公司要求支付款項,但D公司以K公司沒有向其發貨為理由拒付匯票金額。

在本案中,D公司承兌匯票后是該匯票的主債務人,應首先向C公司支付匯票款項,不得以買賣合同對抗正當持票人;K公司是該匯票的出票人,承擔擔保責任。D公司向C公司支付后,可依據買賣關系向K公司追索。

(四)匯票的保證

匯票的保證(Guarantee),是指匯票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以擔保匯票債務的履行為目的,在匯票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字的一種附屬票據行為。英美法系國家一般沒有專門規定票據保證問題,僅規定凡未以出票人或承兌人名義在票據上簽字的,則對善意持票人應承擔背書人的義務;而大陸法系國家的票據法通常對此專設規定。

(五)匯票的付款

匯票的付款(Payment)分為狹義和廣義的付款。梁宇賢.票據法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二章第八節:付款);王小能.中國票據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十一章第六節:匯票的付款).狹義的付款是指匯票付款人、承兌人或代理付款人(擔當付款人)所進行的消滅匯票關系的付款。這種付款在付款之后,票據關系絕對消滅。至于付款人與出票人之間的資金關系,雖然可以行使清償權,但這并非票據關系,所以不是匯票的付款。廣義的付款是指包括狹義的付款以及一切票據關系人依票據文義向匯票債權人支付匯票金額,包括參加付款人或償還義務人(出票人、背書人及保證人)所進行的付款。匯票的付款通常僅指狹義的付款,是以消滅票據關系為目的的付款。付款人支付金錢后票據關系最終消滅。其他人付款后,可依民法的規定向有關當事人請求補償,這項請求權不屬于票據關系中的法律問題。

(六)匯票的拒付、追索權

當匯票的持票人依票據法的規定向付款人要求付款或要求承兌時,卻不獲付款或承兌,這種拒絕付款或承兌一般稱為“拒付”或“退票”(Dishonor)。由于拒絕承兌表明付款人拒絕承擔匯票的付款義務,因此,持票人無須等到匯票到期日再作付款提示,拒絕承兌本身就說明拒絕付款,因此,拒付實際上包括拒絕付款(dishonor by non-payment)和拒絕承兌(dishonor by non-acceptance)兩種情況。此外,在付款人逃匿、失蹤、死亡、破產等情況下,持票人也無法獲得付款或承兌,也屬于拒付。出現上述情況時,持票人則具有匯票追索權。梁宇賢.票據法新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第二章第十節:追索權);王小能.中國票據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十一章第七節:匯票的追索權).

追索權(Right of Recourse)是指匯票到期不獲付款或期前不獲承兌或有其他法定原因時,持票人在依法履行了保全手續后,有向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或其他匯票債務人等前手請求償還匯票金額、利息及有關費用的權利。

持票人擁有的匯票追索權是一種票據法上的特別權利,這種權利具有以下性質:第一,連帶性或共同性。出票人、承兌人、背書人及其他匯票債務人,對持票人負連帶責任。第二,飛越性或選擇性。持票人可以自行選擇追索對象,而不必依債務的前后順序依次向前追索,同時既可向一個債務人,也可向幾個債務人進行追索,或向全體債務人追索。第三,變向性或變更性。持票人對于匯票債務人中的一人或數人已經進行追索的,對于其他尚未被追索的匯票債務人仍可行使追索權。第四,移轉性或代位性。持票人行使追索權在獲得清償后,追索權并未消滅,而是轉移給被追索人;被追索人在清償債務后,即與持票人享有同一權利,可以繼續向其前手追索,同時也擁有上述飛越請求權和變向請求權。

案例2-3

東南亞某國B公司欲向中國F公司訂購一批童裝,并表示愿意預付30%的貨款。此后B公司寄來一張匯票,其金額為貨款30%。該匯票的出票人注明為新加坡L銀行,而匯票的付款人為B公司。該匯票同時注明:PAYING AGAINST THIS DEMAND DRAFT UPON MATURITY。但該匯票又表明付款期限為出票日后2個月,并無AT _____ DAYS AFTER SIGHT OF THIS SECOND OF EXCHANGE(FIRST OF EXCHANG BEING UNPAID)PAY TO THE ORDER OF...之類的語句。

在本案中,匯票存在以下問題:第一,無法斷定該匯票是即期還是遠期匯票;第二,該匯票付款規定的寫法不規范;第三,該匯票的付款地點應在新加坡。因此,中國F公司不可貿然與之簽訂合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乐县| 宁河县| 游戏| 恭城| 龙游县| 上蔡县| 乃东县| 苗栗县| 通渭县| 扶风县| 平利县| 岚皋县| 定州市| 孝义市| 营口市| 宁阳县| 稻城县| 济宁市| 辰溪县| 永定县| 富锦市| 华宁县| 普宁市| 昭觉县| 长岭县| 巴楚县| 大邑县| 康马县| 富裕县| 民丰县| 衡山县| 白银市| 东山县| 衡阳市| 洛隆县| 和林格尔县| 大石桥市| 峨眉山市| 阳原县| 朝阳区|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