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研究:中國與全球經驗分析
- 王浦劬
- 20字
- 2019-12-20 17:38:22
下篇 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全球經驗
前言
本研究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的要求,旨在概要介紹各國政府采用直接和間接、供給和需求的不同方式,使得社會組織從事承接政府出資的社會和公共服務的國際經驗。我們理解,中國政府之所以委托我們進行這一研究,是因為它正在尋求以更為良好、更為有效的方式來為中國人民提供社會服務,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培育社會服務供給的合作伙伴,以便在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推進“小政府、大社會”方式。2009年6月3日在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召開的對報告初稿的研討以及隨后在民政部的會談,使我們獲益良多。報告終稿彰顯了兩次會議與會專家所強調的我們的報告應有的內容。
報告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概要介紹了全球社會組織的發展規模,以及各國政府對其支持的程度和形式。在此背景下,第二部分較為詳細地考察了特定國家政府與非營利部門在購買社會服務方面開展合作的經驗。最后,基于這些經驗,慮及中國政府正在努力尋求與方興未艾的中國社會組織部門合作的可行方式,報告為中國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議。本報告的各部分反映了薩拉蒙教授提出的“新治理”模式的全球發展趨勢,強調通過政府和社會組織的合作和伙伴關系以滿足社會和經濟需求。我們認為,以這種新的視角看待社會服務外包過程,將大大增強中國政府在21世紀滿足中國人民需要的能力。
報告作者為世界銀行特為此項研究聘請的咨詢顧問——中歐大學教授里昂·艾里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社會組織研究中心主任萊斯特·M.薩拉蒙和美國天主教大學教授卡拉·西蒙。本項研究及其報告由世界銀行資助,項目經理為世界銀行駐華代表處高級對外事務官員、社會組織聯系人李莉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