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組織發展迅速,布局得到調整,結構不斷優化,質量逐步提高,功能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群眾有序參與、有效覆蓋城鄉、門類齊全的社會組織體系基本形成。截至2008年底,全國各類社會組織共有41.37萬個,其中社會團體22.97萬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8.24萬個,基金會1597個。目前,每年仍以10%左右的速度在發展。社會組織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教育、科技等各個領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成為溝通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一支重要力量。特別是在2008年“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和北京奧運會期間,廣大社會組織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聲勢站在了第一線,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展現和提升了自身形象,引起國內外普遍的關注和贊譽。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深化改革的新階段。建設和發展社會組織,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工作。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從制度上更好地發揮公民和社會組織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國務院在《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對社會組織的培育、規范和管理,把社會可以自我調節和管理的職能交給社會組織,實施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要積極與社會組織進行合作,鼓勵、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賦予了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更重要的地位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對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但是,總體而言,我國社會組織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國際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政府方面,主要體現在培育扶持社會組織發展的法規政策不夠健全,措施手段不夠豐富;在社會組織方面,主要體現在社會組織發展水平還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能力普遍比較薄弱,資金、人才不足,服務水平不高。特別是在政府對社會組織的資助方面,2008年我國全國性社會團體政府資助收入占總收入的13%左右,低于世界39國政府資助占社會組織收入36%的平均水平。中國社會組織要真正成為與政府、企業并列的第三部門,成為社會建設和公共服務的主體之一,建設與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需要政府、社會組織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學習國外成熟做法和先進經驗。

推動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是培育發展社會組織的重要措施,也是引導社會組織按照政府意愿、社會需求開展活動的重要手段。做好這項工作,有利于規范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構建服務型政府;有利于推進改善公共服務供給機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多的公共服務需求;有利于培育扶持社會組織,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建設與公共服務中的積極作用。

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工作,在我國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深入研究,大膽嘗試,積極推進,需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社會組織以及科研機構的共同努力,以便建立更加系統、科學、規范、有效的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體系,建立新型政社關系。

本書采取理論與實證相結合、問題與對策相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相結合的形式,立足中國現實,借鑒全球經驗,總結了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總體情況和實際案例,分析了在公共服務供給方面,政府機制、市場機制和社會機制有機結合的特點,針對性地提出了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的理念、政策和方案,對于我國政府改進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實現政府管理和服務創新,對于我國公共事業單位體制機制改革,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都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同時,本書針對社會組織在承接和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其客觀體制根源和主觀能動原因,從政府與社會心態、構建制度體系、加強政社合作、擴展資金來源、增強社會組織責任感、培育專業社會工作者等方面,提出了加強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發揮社會組織功能與優勢的努力方向和具體建議,對于優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推進社會組織有序建設和良性發展提供了富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我們相信,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和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將逐步形成,社會組織在社會建設和公共服務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任務,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局長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罗定市| 常山县| 德昌县| 玛纳斯县| 昌江| 耒阳市| 乐安县| 康马县| 永嘉县| 襄汾县| 平邑县| 阿拉善右旗| 清徐县| 齐齐哈尔市| 颍上县| 凤山市| 四会市| 佛学| 资源县| 抚远县| 远安县| 来安县| 玛纳斯县| 剑河县| 宁明县| 梅河口市| 油尖旺区| 临朐县| 韩城市| 庄河市| 桑日县| 磴口县| 政和县| 都匀市| 镇坪县| 宁晋县| 滨州市| 同仁县| 长治县|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