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城市總體規劃與文化定位

城市文化的保護、建設和發展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的位置,從總體上體現一個城市對文化保護和文化建設的認識高度和意識深度,體現城市文化在城市總體規劃建設格局中的戰略地位和發展目標。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經歷過重大曲折,但總體上對于北京城市文化保護和文化建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性質和定位更加明確和到位。1953年,北京市制定的《改建和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的要點》提出了首都應該成為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的定位,特別是應該成為中國強大的工業基地和全國的科學技術中心。北京作為文化中心的定位雖確立,但更加偏重于工業基地和全國科技中心的定位。1965年,國家副總理李富春向中央作了《關于北京城市建設工作的報告》,再一次明確北京是全國政治、文化、經濟管理中心的城市性質,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未能得到落實。“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被停止執行,北京的城市文化建設處于停滯狀態。1973年提出的《北京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把北京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定位為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科學文化和現代城市設施的清潔的社會主義首都,這個總體規劃方案并未得到討論和實施。20世紀80年制定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了北京是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性質以及北京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定位,提出北京的城市建設要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革命傳統和社會主義中國首都的獨特風貌。20世紀90年代的《城市總體規劃》在城市性質定位上確定北京是偉大社會主義中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概念和定位,體現了深化改革和首都現代化建設的國際化視野和戰略性高度,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定位變得更加明確。進入新世紀,北京市頒布新修編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城市性質、城市發展目標與主要職能。在城市性質上保持了1993年總體規劃中確定的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現代化國際城市的性質定位,同時強調要貫徹尊重城市歷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則,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保護古都的歷史文化價值,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展示北京的文化內涵,使北京形成融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為一體的城市風格和城市魅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城县| 德兴市| 林甸县| 江口县| 周宁县| 自贡市| 卢氏县| 镇江市| 昌图县| 辰溪县| 海南省| 河池市| 博湖县| 西宁市| 神木县| 新巴尔虎右旗| 涟水县| 沂源县| 泌阳县| 和田市| 兴化市| 忻州市| 措美县| 汨罗市| 永清县| 南郑县| 大宁县| 张掖市| 饶平县| 土默特右旗| 泾川县| 尚义县| 柘荣县| 达孜县| 疏附县| 罗定市| 澄江县| 阿拉尔市| 榆林市| 三原县| 都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