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新詩運動及新思潮

文學革命初期所遇到的最大挑戰,是白話文如何取代文言文,尤其是能不能用白話寫出優秀的詩歌來。

晚清的詩界革命,提出了“新意境”和“新語句”,但“新語句”難以與倡導者所追求的“古風格”統一起來。采用新語句,必定要打破傳統詩詞的格律;而想要保留傳統詩詞的格律,就無法采用新語句。這是晚清詩界革命的重大局限所在。

胡適在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之前,已經開始思考詩歌采用白話寫作的問題。在留美時與同學梅光迪等人交換意見,他就提出要使白話文能夠通行,必須用白話寫新詩。這樣做的目的,是打破詩詞不能用白話的迷信。他在《論新詩》中提出,必須“推翻詞調曲譜的種種束縛;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有什么題目,做什么詩;詩該怎么做,就怎么做”。后來他又把這一主張概括為“作詩如作文”,強調詩歌語言要近于說話,反對“鏤琢粉飾的詩”。這與他在《文學改良芻議》中主張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語俗字的觀點是一致的。為了保證白話新詩不致失去詩的素質,胡適又提出用“自然的音節”取代舊詩詞的格律,用口語的語法取代文言的語法,并吸收外國的新語法。這樣做的結果,是新詩走向散文化,并由此建立起了一套新的詩歌美學。

胡適在進行新詩理論探索的同時,開始了新詩創作。1917年,他在《新青年》4卷1號上發表了《鴿子》(這是發表的第一批新詩,同時發表的有劉半農的《相隔一層紙》、沈尹默的《月夜》等)。到1920年,他把創作的新詩加以篩選,出版了《嘗試集》。《嘗試集》兩年內銷售了一萬部,說明新詩已經開始被許多讀者接受,胡適因此不無得意地宣稱:“新詩的討論期,漸漸的過去了。”胡適:《〈嘗試集〉四版自序》, 《嘗試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5頁。

胡適對于新詩有首創之功,《嘗試集》中寫得比較好的白話詩,是《一顆星兒》、《老鴉》、《威權》等,當然《蝴蝶》和《鴿子》雖有舊詩詞的調子,卻也清新雋永。不過,總體看,胡適的新詩帶有初創期的局限,藝術成就不高。他一方面要掙脫舊詩詞的格律,努力采用白話的文字、白話的文法和白話的自然音節,把“詩的散文化”與“詩的白話化”統一起來,實現“詩體的大解放”;可是另一方面,已經養成的作舊體詩的習慣不可能僅僅憑留學西洋的短短幾年就徹底打破,所以他的新詩語言是日常的口語,而調子卻有舊詩詞的成分。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新詩是從舊式詩詞曲調里脫胎出來的。由于竭力用口語寫詩,他的一些詩做到了通俗易懂,然而也帶來了過于直白、詩味不濃的缺點。

與胡適一起勇敢地“嘗試”新詩的,還有沈尹默(1883—1971)、俞平伯(1900—1995)、康白情(1896—1958)、傅斯年(1896—1950)。他們的新詩也大多帶有舊詩詞的痕跡。沈尹默的《三弦》、《月夜》意境清新,情調雋永,但音節像格律詩。俞平伯的《冬夜》和康白情的《草兒》是當時影響很大的新詩集,得到了新詩界的好評,但也存在嘗試的特點。真正擺脫了舊詩詞的束縛而又內涵豐富、具詩美的是周作人的《小河》。《小河》寫一條自然流淌的小河被農夫筑堤攔腰截斷,升高的水位使小河變得焦躁,也讓下游兩岸的小草和樹木擔憂河水決堤會帶來災難,所表達的是尊重自然人性的現代思想。藝術上,它著眼于小河形象的描寫,用流暢的口語寫出,避免說理,因而詩意濃郁,被胡適推薦為“新詩中的第一首杰作”胡適:《論新詩》, 《胡適研究資料》,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第372頁。

早期白話新詩的共同特點,是崇尚自然與平實的風格。大凡反映人生疾苦的,如劉半農的《相隔一層紙》、胡適的《人力車夫》、周作人的《兩個掃雪人》、劉大白的《賣布謠》、康白情的《草兒在前》,都寫得情真意切、通俗易懂;而托物寄興的,如胡適的《鴿子》和《老鴉》、周作人的《小河》、沈尹默的《月夜》等,也都清新可讀。當然,由于革新者關注的重點是擺脫舊詩詞的束縛,所以免不了過分追求散文化的效果而使詩失去詩的特點,或重在說理,使詩的詩味不濃了。

反對新詩的守舊人士最不滿意新詩的地方,就在新詩用白話寫作。一些守舊人士指責新詩“數典忘祖,自矝創造”,咒其“必死必朽”;但新詩并沒有“死”,而是相反,呈現出不可阻擋的發展勢頭。

文學革命緊隨著新詩的“嘗試”,向縱深推進。最突出的表現,是廣泛地吸收外來的思想資源,推動了新思潮的涌現。如果說胡適提倡白話文運動,是受到了美國意象派詩歌的影響,強調意象的“具體性”,反對語言的堆砌,那么在文學革命的深入時期,引進和借鑒外國文學的經驗就變得更為普遍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學》為新文學確立了人道主義的原則,他所提倡的“個人主義的人間本位主義”,與西方的人道主義精神一致。李大釗對文學的理解,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俄國現實主義文學觀的影響。《新青年》先后譯介了屠格涅夫、王爾德、契訶夫等眾多的外國作家的作品,還發行了一期《易卜生專號》,發表易卜生的《娜拉》、《國民公敵》等三篇劇作,引發了一場演易卜生的戲、討論易卜生的問題的“易卜生熱”。《新潮》、《少年中國》、《小說月報》、《文學周報》等刊物也大量登載了翻譯作品。短短的幾年間,這些刊物把西方自文藝復興以來的浪漫主義、自然主義、現實主義、象征主義、唯美主義、印象主義、未來主義、立體主義、心理分析派以及人道主義、實證主義、尼采哲學、弗洛伊德主義、托爾斯泰主義、無政府主義、國家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文學思潮和哲學思潮大都介紹進了中國。外來的思潮激發了中國本土的文學創作力量,許多文學青年從西方文學中吸取營養,探討人生的問題,表達內心的苦悶,從而形成了五四文學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雙峰并峙、現代主義因素滲透其間的獨特景觀。

文學新思潮涌起的一個突出標志,是文學社團的紛紛成立。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率先在北平成立,同年夏天留學日本的學生宣布成立創造社。這兩個文學社團在五四時期影響最大,分別代表了新文學的現實主義思潮和浪漫主義思潮。隨后成立的新月社、語絲社、湖畔社、淺草社、彌灑社、沉鐘社等,也各有文學主張,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和流派特色。文學社團的成立,文學流派的涌現,標志著文學革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隆县| 定结县| 中方县| 扶余县| 沈丘县| 罗平县| 安康市| 巴南区| 重庆市| 长顺县| 晴隆县| 佛山市| 蓬溪县| 桐柏县| 环江| 乐亭县| 彰武县| 百色市| 芒康县| 衡水市| 庆安县| 宜宾县| 津市市| 嘉峪关市| 丰顺县| 临朐县| 台南市| 汶上县| 汉沽区| 安新县| 马龙县| 五河县| 盐边县| 同仁县| 武义县| 临桂县| 类乌齐县| 抚顺市| 建阳市| 临沭县|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