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學科學全書綱要
- 喬治·威廉·弗利德里希·黑格爾
- 1865字
- 2019-12-25 17:09:18
B.自然哲學
§.193.
自然已作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產生自己。既然在自然內理念是作為它自身的否定的東西而存在的,或者說,它對自己是外在的,那么自然就并非僅僅相對地對于這一理念是外在的,而是外在性構成自然在其中作為自然而存在的那種規(guī)定。
§.194.
在這種外在性中,各概念規(guī)定彼此對立地具有一種不相干的持存和個別化的外觀,正因為如此,概念是作為內在的東西。所以,自然在其定在中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自由,而是表現(xiàn)出必然性和偶然性。
因此從自然具有的、它恰恰由以而成其為自然的特定的實存來說,它是不應加以神化的,也不應把太陽、月亮、動物和植物等等看做上帝的作品而優(yōu)先地放在人類的事功和事件之上。自然是自在地、在理念中是神性的,但在理念中它自己由以而成為自然的那種特定的方式卻是被揚棄了的。如它所是的那樣,則它的存在就不符合于它的概念,因此它的實存著的現(xiàn)實性并不具有什么真理性,它的抽象的本質是否定的東西,就像古人把一般物質理解為non-ens[非存在]那樣。但是,因為自然盡管是處在這類要素之內,它卻是理念的表現(xiàn),所以我們當然也愿意在自然內贊美上帝的智慧。但凡尼尼卻說,一根干草就足以使認識到上帝的存在。如果是這樣,那就可以說,精神的每種表象,它的最惡劣的想象,它的最偶然的興致的表現(xiàn),每一詞語,對于認識上帝的存在,都是一種比任何個別性自然對象要高超的根據(jù)。在自然內,各種形式的表現(xiàn)并非僅僅具有其無所羈絆的偶然性,而是每種自為的形態(tài)都缺少其自身的概念。自然在其定在中被推使達到的最高的東西是生命,但是生命作為單純自然的理念,卻是受外在性的無理性的擺布,個體的生命力在其實存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為一種異于它的個別性所牽制,然而在每一精神的表現(xiàn)中卻包含著自由普遍的自我關聯(lián)的環(huán)節(jié)。自然有理由曾被一般地規(guī)定為理念背離其自身,因為理念在外在性的要素內具有它自身與自己不相符合的這一規(guī)定。如果因為人的藝術作品的材料似乎須從外面取來,因為這種作品似乎不是有生命的,就把它們置于自然事物之下,那同樣也是一種誤解,好像精神的形式不包含一種更高的生命力,不比自然的形式更與精神相稱,好像在全部倫理的東西中那種人們可以稱之為物質的東西并不同樣完全僅僅屬于精神似的。盡管自然的種種實存有其全部偶然性,它還是忠實于永恒規(guī)律,但是,自我意識的王國事實上終究也是這樣。這是在一種信仰內就已得到承認的:有種天意在引導人間事件。換句話說,難道這個領域內這一天意的種種規(guī)定竟會同樣僅僅是偶然的和沒有理性的嗎?然而如果說精神的偶然性,即任性,會一直發(fā)展成惡,那就應當說,這同星球合乎規(guī)律的動作相比,或同植物的純潔無邪相比,還是一種無限更高的東西。
§.195.
自然必須看做是由各個階段組成的一種體系,其中一個階段必然從另一階段產生,并且是它由以得出的那個階段的最切近的真理,但并非這一階段似乎會從另一階段自然地被產生出來的,而是在內在的、構成自然根據(jù)的理念中產生出來的。
把一種自然形式和領域向一種更高的自然形式和領域的轉化和完善化看做一種外在的、現(xiàn)實性的創(chuàng)造,是古代和近代自然哲學的一種笨拙的觀念,可是為了更加弄清楚這種創(chuàng)造,人們還曾把這種創(chuàng)造推回過去的晦暗狀態(tài)。使各種區(qū)別互相分離,并讓它們作為不相干的實存出現(xiàn),這種外在性正是自然所特有的。向前引導各階段的辯證的概念是內在的東西,這種東西只在精神中明白出現(xiàn)。先前如此喜愛的目的論的考察誠然已把與一般概念的關聯(lián)、同時也把與精神的關聯(lián)作為基礎,但卻只是固執(zhí)于外在的合目的性(§.155.),并且,從有限目的的意義上和囿于自然目的來考察精神;相應于這類有限的目的,它指陳自然事物是功利性的,由于這類目的的無謂性,它扼殺了自己指證上帝智慧的信譽。對自然事物的功利性的考察自身包含一種真理,即自然事物并非自在而自為地是絕對的目的,但這種否定性對自然事物卻不是外在的,而是它們的理念的內在性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促成它們的消逝和向另一種實存轉化,但同時也向一種更高的概念轉化。
§.196.
自然自在地是一個有生命的整體。自然的理念貫穿于自然階段行程的運動,更切近地說,是在于把自己設定為自己自在地所是的東西;或者換句話說,在于從自己的直接性和外在性——這種外在性是死亡——回到自身之內,以便作為有生命的東西而存在,但理念在自己這一規(guī)定性內只是生命,進一步就在于同樣揚棄這一規(guī)定性,并成為精神;精神是它的真理性。
§.197.
作為自然的理念,1)是作為普遍性的、觀念性的己外存在,作為空間和時間;2)是作為實在性的相互外在,作為特殊性的或物質性的定在,即無機自然;3)是作為有生命的現(xiàn)實性;有機自然。因此可稱是有三門科學,數(shù)學、物理學和生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