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師的專業領導力
丁鋼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紫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

在我國學校教育的實踐中,教育領導力在哪些地方才能發揮得最好?在我看來,學校教育領導力的重心在教師。其實這種領導力本來就存在于我們的文化之中,只不過我們在自己的文化面前有點置若罔聞。因此,有必要討論如何提高大部分教師的專業領導力。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
成功的學校關鍵是建設優秀的教師團隊,教育領導者應該提供給教師四項條件,以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第一,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多與教師進行交流,對他們的工作表示興趣與欣賞等等,讓他們感到他們是在一個充滿支持的環境中工作;第二,提供良好的教學設施,為教師確定合理的工作量;第三,使教師有更充分的自主和更多時間從事教學科研;第四,學校應該明確地告訴教師,學校對他的期望是什么,并采取有效的獎勵機制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一定要注意環境的支持效力對于教師發展的作用。
其次,教師是否認同自己學校的文化和領導呢?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領導:第一,構建共有愿景。教師領會自己在完成全校性愿景中的角色,在執行時愿意作出自己的貢獻,并互相合作。學校從自己的實踐中出發,來規劃自己學校的發展之路。專家的意愿不能等同于自己學校的發展情況。每位教師都有權利來修改學校的規劃,并在教代會中通過。只有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才行,僅僅依靠外部的力量是不能最終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的。第二,形成行為意向。教師對學校文化的正面態度反映在信念、態度和規范上,以及感覺到改革過程中具有足夠的支持,在參與改革發展中,受到鼓勵。第三,分享權力。學校使教師感受到校內支持,鼓勵教師肩負領導責任,支持和鼓勵教師專業成長,顯示尊重教師和其自主性。第四,注重價值關注。認同教師即學習者,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相互依賴和相互欣賞,互相支持和合作,具有團隊凝聚力。在這點上,要警惕名師的負作用,名師重在團隊中的作用,而不是個體的表現,因此我們強調教師的專業合作。此外,專家并不一定了解學校的發展過程以及校園文化,所以在接受專家的建議的時候,要從自己學校的發展出發對自己進行規劃。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
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專業效能與日常教學實踐基礎上的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所謂日常教學中的實踐效能,是指促進教師從自己的實踐經驗出發,把教學看成一種開放的、能夠與自己實踐和經驗與各種教育理論和方法嫁接、融合,形成正向和積極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自我建構過程。效能與學科無關,而是與師生關系有關的。師生關系的效能越高,則專業效能越高,所以說學科教學不是萬能的。教學的定義是教與學的關系及其活動,在科學教育中,在應試環境中還是用解題的方法中做。而科學教育中需要的是科學的素養。一是如何教,二層是教什么,三是為何教。實際上涉及一個政策的問題,我們總是從大的方面,也就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在美國的學科雜志中,中小學的研究非常的細致入微,而在中國的教育雜志中,相應的論述則是非常的宏觀。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應關注學科教學中的教學效能,關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法關系,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教學關系,提高教學效能,強調“學科的功夫在學科外”。同時,注重教學過程中自我反思與效能。教師應對自己的教學法抱開放態度,在“為什么?怎么會?何時會?何地會?”的自我追問中改善自己的教學取向,使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獲得更好的理解,做出更好的行為選擇,才能提高教學效能。只有幫助老師進行反思,才能切實地提高教學效能。
其次,專業分享是重新確立教學專業知識的基礎。專業分享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推進。(1)構建學習共同體。通過教師的合作學習和對話,彼此能達成一種對教學法的相對一致的看法,通過對話,彼此能深化自己的原有想法,使教師更好地改進自己的特色教學,并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2)采用案例教學法。通過把認知性和感受性學習方式融合,實現在特定情況下識別和應用相關知識所需的技能,具有問題導向、跨學科性質的實踐。(3)體驗情境學習。以教學問題為基礎的,讓教師有更多的可能去估計他們正在學些什么、怎樣運用所學的知識。(4)同伴互動與合作。教學專業的成長通過參與實踐群體而獲得,學習某種實踐則意味著參與到那種實踐的知識中去,并且在實踐中認識。(5)敘事探究。通過敘事,教師們彼此敞開心扉,分享專業經驗,促進共同反思,從而形成教師教學專業成長的一種校本科研方式。
第三,專業領導是構建教師專業團隊的實踐。所謂教師專業團隊,就是在學校環境中最大限度滿足每個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對話和合作,營造教師之間專業合作的精神面貌和合作氛圍,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專業發展團隊,從而推進每個教師在專業態度、能力和知識等方面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提升整個學校教育的水平。這是因為教師專業團隊的形成使教師之間以及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對話、溝通、協調和合作得以實現,并共同分享經驗,通過互動彼此支持,減少了教師由于孤立而導致的自發行為。因此,學校領導需要營造一個培養、支持教師專業合作發展的學校文化。關注大部分教師的專業發展,而不僅是一小部分骨干教師的發展。只有推動中間才能整體進步。
第四,專業文化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身路向。教師間的互相觀課和指導被認為是一種有利于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文化基礎。由于儒家文化把人格理想和價值的體現,看作是一個經過社會轉化的進程,即個體價值的確立是經由社會的承認,因此受到此種文化熏陶的人非常在乎社會性的評價如何。這同西方文化中強調個人主義,以及在社會性活動中強調所謂個人隱私,有著很大的取向上的差異。因此,中國和西方在教師專業發展上存在著不同的路向,在西方所實踐和思考教師團隊工作、同伴互相合作學習等,是從自身文化特點出發的考慮,之所以提倡是因為本身文化的缺失;而中國人之所以贊同,并結合自己的經驗付諸實踐的,卻是來自于自身文化的自然稟賦。我們雖然都認為教師相互觀課和教師專業合作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在實踐上卻呈現出不同的文化底蘊和行動方式。如果沒有了解文化內涵,就不要輕易地提文化。文化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人的自覺的行為規范,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因此我們提出要在日常的學校教育中來提出自己的學校的口號。
三、人力資源領導與教師專業領導力
學校由兩大元素構成:一是常規元素,包括組織、領導、決策、人際關系以及資源提供,這些元素決定學校的管理方式。一個好的制度一定是解放人的,而不是束縛人的。二是非常規元素,包括教師和校長的行為與態度。學校的整體氣氛便是由這兩大元素交互作用而營造出來的。
從人事管理到人力資源領導就是發展成功優質教育,同時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傳統的人事管理與人力資源領導的區別在于,人事管理更多表現為一個非個人化的過程,它多圍繞組織的效率和效能以及傳統的管理職能,如資料檔案、政策實施以及程序、組織和控制。而人力資源領導盡管也包含許多傳統功能,但卻主張以人為先、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理解教師對知識、技能、行為、心理和動機的需求,把這種理解付諸于領導行動,更關注于服務、關心、促進和協調等互相關聯的功能。因此,學校要成功,需要有能夠實現長遠目標的管理和治理結構。就此而言,教師才是形成學校良好氣氛的關鍵。因此,一所學校的優勢在于對教師多方面的自由追求予以鼓勵,使教師之間相互合作,每一教師都能為了學校的利益而工作。
在我國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師教研體制。一個是公開課。公開課在今天已經成為一種與教學相聯系的教研制度,并成為教師探究課堂教學的專業生活方式。盡管教師在專業上的成長不僅僅限于公開課,但公開課這一方式在學校教師專業發展中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識,這是因為它既有利于教師個體的專業發展,又對教師之間的專業合作具有實踐意義。教師間的互相觀課和指導既然已經被認為是一種有利于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它理所當然地成為改善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同事之間開放自己的教室,教師就有了互相切磋教學問題的伙伴。可以說,同事之間在教學上的開放和互相支持正是發展優質教育的重要資源。
再有是集體備課、集體聽課和集體評價。這是比公開課更為常規的教研活動。這種做法已經有著長期的傳統。在上世紀50年代所建立的統一教學研究管理制度,無論是年級備課組還是學科教研組,主要的活動方式就是組織教師集體備課、集體聽課和集體評價,提倡教師之間可以分享備課資料并集體體驗課堂教學的效果。
第三是在個體教師之間的相互指導。比如在學校中對新教師的傳、幫、帶(即老帶青)的做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中小學培養初任教師的專業傳統。進而,在教師專業發展的合作文化方面,加強教師之間以及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上的專業對話、溝通、協調和合作,共同分享經驗,通過互動彼此支持,建設優秀的教師團隊。可以說中國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
毋庸置疑,從學校發展的角度看,校長是關鍵角色,但是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團隊的專業領導方式也同樣重要。在教師專業團隊工作中,其實更為經常的現象是教師輪流在團隊活動中扮演領導角色,實際上這也是在實踐多種的教學領導方式和專業自我引領。如自行組織教學討論、自行進行示范教學、自行決定研究內容、集體相互質疑和評價、共同承擔發展的責任。很顯然,強調教師之間的合作精神是教師團隊工作的核心,也正是教育領導的核心內容。我們鼓勵一種來自于教師內部相互促進教學成長的合作方式,而不是來自于外部或行政式的評價方式,它更容易為教師所接受,并且激發教師在教學創新方面的內在潛能和動力。這不僅體現為教師合作的方式,而且也是一種學校促進教學的有效內部組織方式。
專業團隊合作是從中間層面出發,一方面希望通過教師之間的專業合作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方面是力圖最大限度地滿足在學校環境中每個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通過教師之間的專業合作提升教師個體在專業能力、知識、態度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我們在推進一項新的“專業團隊計劃”,主要內涵是最大限度滿足在學校環境中每個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對話和合作,營造教師之間專業合作的精神面貌和合作氛圍,在學校中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專業發展團隊,從而推進每個教師在專業態度、能力和知識等方面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提升整個學校教育的水平。

如上圖所示,校本教師專業發展指引、校本教學研究制度和校本教師工作激勵制度,是工作架構中相互關聯的三個結點,而教師的專業團隊合作是其工作的中心,它同時與三個結點相關,并成為這三個結點互動的支撐。教師的團隊合作有效地支援教師個體的專業成長需要,而多樣的團隊工作又形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發展共同體。
從學校內部組織方式來看,在原有的縱向(學科教研組)橫向(年級備課組)結合的統一的教學研究管理系統基礎上,采取在年級組中建立同年級單學科或跨學科的教師團隊,在教研組建立跨年級單學科或跨學科的教師團隊,目標定位于以教師之間的專業合作推進學科教學和研究的發展。這樣便有效地利用了原有的學校內部教學組織架構,同時采用新的教師團隊合作方式轉換了原有架構的內涵和功能。

如上圖所示,教師專業團隊方式可以有效地改變原有的科層組織,使其成為網絡組織形式。由此,通過新的教師團隊合作方式,形成更具創新意味的學校組織方式和教師專業發展方式。
- 注重細節好處多(成長勵志系列)
- 學會明白事理的故事(青少年學會知理的故事)
- 李嘉誠:永遠不要找別人要成功
- “我的青春我的夢”全國中學生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在時光里暗自生長
- 18歲前應該克服的18種弱點
- 青春文學精品集萃叢書·快樂系列:快樂是悠揚的鋼琴曲
- “我的青春我的夢”全國中學生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流年微涼,涼不過少年時光
- 因為迷茫,所以叫青春
- 青春美文精品集萃叢書·美好童心系列:童心是飛向云端的夢想
- 中華勵志故事
- “我的青春我的夢”全國中學生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走過青春的笑忘歌
- 青春文學精品集萃叢書·幸福系列:幸福是爸爸結實的臂膀
- 著名科學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 火箭學習法
- 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