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知識產權法
- 曲三強
- 1698字
- 2019-12-25 17:08:37
第二節 出版者權
? 2.1 出版者權的概念
出版者權是指出版者對其在出版作品的過程中創造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種權利的總稱。
出版者權是由出版圖書和期刊的出版社和雜志社所享有的權利,包括作者在內的其他人都不符合出版者權的主體資格要求。出版者權的客體是出版者在出版作品的過程中所創造的智力成果,按照2001年《著作權法》的規定,就是版式設計。由此可見,出版者權的客體與作品本身的表達無關,而僅與作品載體的包裝有關。雖然這種包裝也有一定的資金和智力投入,但是并沒有達到作品的獨創性要求,否則依據著作權保護即可,而無需賦予出版者專門的鄰接權。
與西方國家的立法相比,賦予出版者以出版者權是中國著作權法的一個特色。這與立法之初作品主要是以圖書出版的形式發行具有一定的關系。在我國2001修訂后的《著作權法》中出版者權仍然被作為一項傳統制度保留,不過要想在現實生活中清晰地界定出版者權的邊界仍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
? 2.2 出版者權的內容
我國2001年《著作權法》第四章第一節總共用了7個條款(第29條至第35條)規定了“圖書、報刊的出版”,不過前6個條款都是規定圖書出版合同中出版者的權利義務的內容,只是在最后一條中才規定了“出版者有權許可或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由此可見,出版者權的內容非常有限,就只包括版式設計專有使用權。對于版式設計權(layout design right),法律規定的保護期截止于使用該版式設計的圖書、期刊首次出版后第10年的12月31日。
版式設計是指文字排列的順序、字體及其他排版材料的選用,行間和段間的空距,版面的布局等因素構成的印刷物的總體設計。出版者既可以任意使用自己創造的版式設計,也可以許可他人使用該版式設計。未經出版者允許,他人不得復制或使用其版式設計,否則將會構成侵權。
我國1991年《著作權法實施條例》曾規定出版者享有裝幀設計專有使用權。裝幀設計是指圖書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圖書的封面、封底、護封所作的裝潢設計和報刊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報紙、雜志的刊頭、版面、封面、封底等所做的裝潢設計。在多數場合下裝幀設計可以構成獨立的作品,因此采用鄰接權予以保護并不合適。基于這樣的理由,我國2001年《著作權法》第35條只規定了出版者的版式設計權,而沒有規定裝幀設計權(graphic design right);我國2002年《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所稱的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是指出版者對其圖書和期刊的版式設計享有的權利”。
需要指出的是,出版者的圖書專有出版權不屬于鄰接權的內容。圖書專有出版權是指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有效期內和在合同約定的地區,享有以同種文字的原版、修訂版的方式出版圖書的獨立權利。這是依據著作權人與出版者所簽訂的出版合同而由出版者獲得的權利,而并不是圖書出版者依法自然擁有的權利。在上述情況下并不存在出版者在傳播作品過程中的智力成果的問題,不存在需要鄰接權保護的客體。
? 2.3 出版者的義務
出版者除了享有版式設計的專有使用權以外,其在出版發行作品的過程中還負有一定的義務。根據我國2001年《著作權法》第31條、第33條和第34條的規定,出版者應承擔以下義務:
第一,訂立出版合同并支付報酬的義務。出版者出版作品應當與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約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例如,是否約定享有專有出版權,獲得許可出版作品的期限和地域范圍等。出版者還應當根據合同的約定,或以稿酬或以版稅的方式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第二,重印、再版作品時通知著作權人并支付報酬的義務。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的,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第三,報社、期刊社在法定期間內向主動投稿的著作權人發出決定刊登的通知的義務。著作權人向報社、雜志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15天內未收到報社決定刊登的通知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30日內未收到雜志社決定刊登的通知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雜志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四,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修改權的義務。我國2001年《著作權法》第33條規定:“圖書出版者經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修改、刪節。報社、期刊社可以對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許可。”該條規定對于防止出版者假借編輯的便利對作品進行歪曲作品原意或有損作者聲譽的修改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