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基本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計劃、有目的地觀察研究對象在一定條件下,語言或者行為的變化,并做出詳盡記錄,然后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他們心理活動特征的方法。觀察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收集第一手資料的最直接的手段,它包括自然觀察和參與觀察。

1.自然觀察

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中,通過對個體或群體的行為做直接觀察和記錄,從而獲得有關行為變化的規律。研究者也許要在實際現場中逗留一段時間,以測量某種類型行為發生的次數,例如親社會行為或者攻擊性行為等等,都可能是觀察的對象。

2.參與觀察

在參與觀察中,研究者不再是被動的觀察者,研究者可能會在所觀察的情境中扮演某種角色,成為實際的參與者。雖然參與觀察可以提供搜集個案研究資料一些特殊的機會,但研究者必須注意避免潛在偏見的產生。而Bogdewic(1992)提出幾點進行觀察時的注意事項:

(1)研究者不要妨礙會議或教學的進行,只需要專注于搜集資料和學習經驗,多聽少說。

(2)研究者應該以誠懇和開放的態度與研究參與者相處。

(3)研究者不應該預設自己的立場,因為研究者原有的學術知識可能是一種偏見,應該以開放的態度掌握不同的觀點和現象。

(4)研究者應該做一個具有反省能力的聽眾,時時反省所聽、所見,并學習所研究情境的語言。這樣做有助于維持和研究參與者彼此信任的關系。

(5)研究者應該適時自我表達,當研究參與者對研究者的背景產生好奇時,應該誠懇地討論研究者個人的興趣和經驗。

無論自然觀察還是參與觀察,觀察本身只是一半的工作,而另一半工作需要研究者在觀察中迅速地、真實地記錄要點。觀察記錄是一個研究中最終出現的原始材料。記錄越完整,分析就越方便。記錄項目和內容的多少依賴于研究者的角色以及他在活動中參與的程度。由于科學技術的提高,觀察記錄的方法不僅僅是紙筆記錄,錄音、錄像也是一種更加方便有效的觀察記錄手段。在觀察結束后,根據記錄要點盡可能多地回憶并整理觀察的內容。

二、訪談法

訪談法是通過談話來了解個體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采用這一方法的時候,首先應當根據研究目的和談話對象的特點擬訂談話的話題和內容大綱。談話的過程和結果應當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作錄音或者詳細的筆錄。

訪談的形式可分為開放式訪談、焦點訪談、結構式訪談,其總的原則如下:

1.研究者提供機會讓受訪者充分表達意見。

2.研究者使用適當的動作語言和保持必要的沉默,表現耐心地傾聽。

3.研究者提供時間讓受訪者組織他的想法,彈性調整訪談內容,不拘泥于既定訪談架構。

訪談的主要功能在于協助研究者捕捉研究參與者的經驗和觀點,這些經驗有時只能通過口頭表達才能獲得。另外研究者通過訪談可以擴展研究問題的層次。

需要注意的是訪談所得信息只能當作是口頭上的傳聞,因為受訪者通常會有回憶不完整、具有偏見以及回答不夠清晰或不確實等問題。所以,研究者最好將訪談信息與其他來源的數據相互印證。

三、調查法

調查法是通過讓參與者填寫書面問卷,從而了解參與者心理的一種方法,如小學生閱讀興趣的調查或中學生理想的調查等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比較簡單易行,可以在同一時間研究很多人。但缺點也比較多,參與者的回答往往不能代表真正的心理狀態;而且僅僅依靠書面回答來判斷參與者心理發展情況,常常是不可靠的。

研究者可以根據研究目的,以書面形式將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確的問題,讓參與者回答。更為常用的形式是將一個問題回答范圍的各種可能性都列在問卷上,讓被試圈定,研究者根據參與者的回答,分析整理結果。

四、測驗法

測驗法是指采用一套標準化的測驗題目,按照規定的程序,對個體心理的某一方面進行測量,然后將測量結果與常模做比較,對心理發展水平或特點作出評定和診斷的過程。心理測驗可以分為能力測驗、個性測驗、神經心理測驗、行為適應量表、臨床評定量表等。

五、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過對參與者作品的分析來了解個體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作品的種類很多,如日記、作文、繪畫、各種作業、工藝制作等等。通過這些作品,可以分析個體某一方面的心理活動,如觀察力、想象力、理解力或興趣、能力、性格等特點。例如,通過兒童的作文、日記,可以分析其思維和言語的發展,也可以分析兒童的興趣和理想的發展。

作品分析法的優點是,信息獲得較為容易,不需要耗費較多精力,并且信息穩定性高。在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中,個體過去的歷史或家庭生活情況通過日記進行研究更加準確。作品分析的局限主要體現在作品可能是不完整的,也可能提供了不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同時,怎樣確定作品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也是一個重要問題。

六、實驗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擬訂周密的設計,把與研究無關的因素控制起來,讓被研究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引發出某種行為,從而研究一定條件與某種行為之間的因果關系。在心理學中,通常把實驗的研究者稱為主試,把被研究者稱為被試。實驗法是一種較嚴格的、客觀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實驗法可分為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兩種。

1.實驗室實驗

實驗室實驗是在心理實驗室里使用儀器設備進行的有控制的觀察。它可以提供精確的實驗結果,常用于對感知、記憶、思維、動作和生理機制方面的研究。

2.現場實驗

現場實驗是在被試的原有環境中進行的有控制的觀察。例如在工廠里不影響工人工作的條件下,研究背景音樂對工人工作效率的影響;在運動場上研究小學兒童在體育活動中的互助行為等。

七、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是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研究個體的某種心理特質。一般來講,個案研究都是在某項理論的指導下,借助各種信息收集的方式和數據分析方法,探討核心問題的研究方法。通常個案研究的個案數目很少,雖然不能作出普遍的類推,但是可以深入、連貫地描繪所要研究的個案。雖然個案研究的樣本不大,有時其研究成果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如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以自己的小孩為研究對象,根據其行為及認知發展,提出著名的認知結構理論,并對教育上的課程與教學產生重大影響。

個案研究的資料收集途徑很多,如訪談法、調查法、參與觀察法、作品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相結合得到完整的結果。因此信息收集全面是個案研究的一大優點,全面地收集信息并且分析信息才能發現問題產生的原因和相關因素。此外,個案研究本身對個體有所幫助。由于研究在實際情境中進行,在研究者和參與者互動的過程中,能促使參與者充分的反思,進而更了解問題背后隱含的意義,因此對參與者有很大幫助。

個案研究的不足是研究容易受主觀偏差影響。研究者容易產生“首因效應”和“暈輪效應”,而影響其收集哪些數據,放棄哪些數據,從而不能保證研究的客觀性。此外,個案研究結果缺乏普遍性。因為個案研究往往集中于個人、少數人(團體)或者特殊的對象,樣本較缺乏代表性,其研究結果難以推論到研究之外其他個案。

發展心理學是一門實證性很強的科學。有關參與者心理的特點和規律,只能從收集到的實際材料中分析、綜合,而不能憑研究者想當然地發揮。因此每個心理學的研究者都要學會正確使用研究方法。心理現象是復雜的,運用哪一種方法,要根據研究對象、研究條件、研究目的來確定,有時要綜合好幾種方法才能收集到多方面的資料。心理學的各種研究方法是收集感性材料的直接手段,目的是要從中分析、歸納出規律性的東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中山市| 二连浩特市| 百色市| 承德县| 崇仁县| 灵宝市| 安龙县| 长武县| 玛沁县| 平罗县| 昭苏县| 武威市| 盐津县| 修武县| 新蔡县| 沅陵县| 灌阳县| 五河县| 常州市| 紫阳县| 巫山县| 松阳县| 广平县| 柳林县| 文山县| 军事| 邻水| 邵武市| 昌黎县| 株洲县| 介休市| 枣阳市| 洛川县| 牙克石市| 荥经县| 娱乐| 历史| 曲阳县| 闸北区| 岳池县|